在网络上一些访谈稿中,
导演表示这并不是一部同志电影,
同样的剧情也可能发生在一男一女之间。
看完电影我很能认同这样的说法。
导演用了很多配角营造出两个主角(杨丞琳、梁洛施)各自的故事和人格,
但故事的主轴是因为两个女孩遇到彼此,改变了原有的生活,
所以我认为“爱情”仍然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主题。
作为一个说故事的人,
你可以用两种方式告诉你的观众“这两个角色爱上彼此了”。
一是拍摄两个角色看着对方说“我爱你”;
另一种方式可能是拍摄两个人互道再见后转身离开,
没走几步路就忍不住想回头看看对方。
在另一部谈到女同志的电影《面子》里,
让两个女孩“露馅”,被其中一个女孩的母亲(陈冲饰)发现的关键,
正是这样自然流露出的小动作。
(一个女孩碗里的菜掉到身上,另一个女孩很自然的绕过餐桌帮她擦拭,
不小心还比她亲老娘快了一步)
我觉得《刺青》比较缺乏这种传达讯息的小动作,
好几段梁洛施的心理转变是跳跃式的前进,
如果说杨丞琳的爱情是初恋的延续,
那梁洛施究竟为什么会喜欢上杨丞琳?
因为看见她在电脑前脆弱的哼唱着“小茉莉”?
(感觉有什么很重要的片段被剪掉了)
“小茉莉”这首歌在整部电影里扮演许多关键的转折,
许多次梁洛施都是在听到这首歌后,情绪出现很戏剧性的转变,
那这首歌对梁洛施的义意应该不只是年少时随口哼唱过的歌曲吧?
电影的美学在于它每个镜头都是经过设计的,
每段对白、画面都有它想传达的讯息在其中,
但我觉得传达讯息并不是唯一的目的,
画面和画面之间的对比营造出整部电影的节奏感。
一个半小时的《刺青》里,两位主角沉重的背景交代占了很大一部份,
相较之下,爱情带来的快乐似乎很轻、很短暂,
短到不足以卸下梁洛施沉重的亲情,
也不足以让她在一夜之间找回对刺青的信念。
然而,我觉得在整部电影里几乎没有镜头或对白是多余的,
也许只是应该在爱情戏上多点琢磨吧。(我不是说床戏)
当然,整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值得赞赏的地方。
电影最后拍出小绿阴暗破旧的房间,坏掉的灭蚊灯在墙角闪烁。
狭小的房间里,原来只有一个小角落的华丽,
强烈的反差对应杨丞琳看清事实后哭花的浓妆,
周围的场景搭配角色的情绪,营造出非常强戏剧张力。
梁洛施每晚和弟弟睡前聊天的“庭院”,我想应该是特别设计过的。
整个布景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呼应到梁洛施的动作(试图要触碰弟弟阿青游离的意识),
又紧扣著这部电影的“绿色主题”,
(角色命名用:小绿、竹子、阿青,我猜应该有这层涵义吧)。
不用说,几位演员的表现都很不错,
杨丞琳诠释出视讯少女对于网络世界的天真,以及对于追求爱情的坚定。
(我记得同一幕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告诉竹子她要一个爱情的刺青,
第二次是结尾看到竹子的短信后,走往刺青店的途中。)
梁洛施的眼神从第一次看到小绿到最后萌生爱意,表达的很有层次感,
其他演员的素质也很好,充分的把情绪传染给观众。
整体来说是部非常值得买票进戏院看的国片,
希望未来台湾还有更多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