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Babel

楼主: Kubelik (cliche)   2007-04-02 12:50:34
http://www.wretch.cc/blog/milstein&article_id=15295810
Babel
人,都是孤零零的被抛到这个世界里来的。这个悲剧性命题是我在“火线交错
”里感觉到的,导演阿利安卓岗札雷伊纳利图(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成功的运用配乐以及影像营造了这样的气氛,其风格化的影像语言清楚的标志了
其非源自好莱坞。这是电影“火线交错”在风格上予我最深刻的印象。
“隔阂”作为导演意欲探讨的主题,剧本的编写展现了导演的企图。用不同短篇
构成的电影很容易形成支离破碎不知所云,而导演在这样的剧情架构上展现了其
长才,也就是观众印象深刻的特点:他擅长用镜头叙述抽象的概念。
在这样的前提下,故事前进的路标并非以时间为主,精确来说,而是以不同故事
中人物的冲突为标记前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导演在前半段,缓缓的叙述四段故
事的开头、冲突起源、冲突,以及冲突过后。或者更精确的说,剧本的编排的经
纬是以“隔阂”的起始到结束,再用象征将四段故事连结起来。透过镜头与镜头
、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切换,导演放大强化了“因为隔阂而产生的”的画面呈现与
观众。而非让紊乱的叙事淹没了其想要探讨的主题。
四段故事的始末于是很简单的可以分析出来:
一、
尤瑟夫比哥哥哈桑要强,但是却得不到相称的父亲的关爱。这份忌妒遮蔽了他心
中对哥哥的手足之情。直到自己的哥哥中枪倒地,父亲抱着哥哥的身躯痛哭时,
他一下子明白自己的本心,他把猎枪砸烂,双手举高,向警方投降:“你们可以
杀了我,但是请救我的哥哥,他什么也没作,他什么也没作……”
当警方把哈桑抬走时,尤瑟夫想起他和哥哥在山坡上,张开双手迎著山股吹来的
风呐喊的回忆,不知道是哪一个节点开始出了错,使得一切都被用力的扭到另一
个大家都不快乐的结局。
二、
(似乎)因为小儿子的猝死,造成理察和苏珊的婚姻降至冰点,即使到摩洛哥旅
行,仍无法使之升温。山姆的夭折事件恒梗在夫妻之间,当两人共同面临着苏珊
死亡之恐惧时,也等于是重现了山姆的死亡事件,两人共同再次面对死亡,一同
被死亡所折磨、惊吓,最终超越,化解了山姆之死在两人间造成的隔阂。
三、
(似乎)母亲的自杀,形成了聋哑的知慧子和父亲之间的形同陌路。聋哑的知慧
子的孤独像头怪兽,母亲死亡之后,它疯狂的滋长。知慧子只是想要和正常人一
样,彼此慰藉,她是如此的孤独又不知如何表达,因此看起来非常叛逆。当她赤
裸的向陌生人寻求慰藉的同时,其实也强烈的自觉了“自己之孤独”的事实,这
样不堪的自己是无比悲伤的,用叛逆跨越那道隔阂只是种自欺欺人,只有承认那
道高墙之存在的自己,方能跨出封闭的自我,那道高墙不在外界,在于自己的家
庭。这个部份比较可惜的是这个冲突化解只有看到知慧子一方的过程,父亲的角
色相对弱化,但是由于饰演知慧子的女演员菊地凛子的出色表现,让这段故事仍
然非常杰出。
四、
艾米莉亚是比较特别的故事,同为墨西哥裔的导演赋予此段故事的血肉是最细腻
的,表面上看来这段故事的主旨是比较不像其他三段明显的,但是这段故事呈现
的层面却是最广的。在这段故事里,导演不是用“情节”来呈现他的探讨,而是
直接让“隔阂”融进一段故事之中,隐而不彰。简言之,“隔阂”在这段故事不
只是以直接的冲突呈现,而是存在整个故事的氛围之中。
人物的心理流变是每段落的切换点,导演让四段看似不相关的故事,运用简单的
媒介取得藕断丝连的联系,在每段故事走到一心理冲突的节点时,其他故事的主
人公亦面对其内心的矛盾。他们的冲突并不相同,因为其不同的种族、国家、文
化背景之故。但是这些不同的冲突,都指向整部电影的核心概念:因为缺乏沟通
与倾听造成的悲伤。
我认为导演除了在叙事与节奏上的杰出,能够细腻的呈现不同的故事之间辩证的
主题之外,我认为电影的使人感动之处,是在于非美国出产的导演阿利安卓岗札
雷伊纳利图带有的独特笔触,所呈现的一股悲凉之感。
在墨西哥故事,艾米莉亚的儿子的婚礼,有段令人心醉欲泪的歌曲,即使对墨西
哥完全陌生的我,却也强烈感受到了中南美洲特有的浪漫,一种带着悲伤却又美
丽的音乐,一种在欢乐的宴会的背后隐藏着的心酸(这样的感觉)。而当她们非
法越境时,情急之下,艾米莉亚的姪子圣地牙哥将她以及两位孩子抛弃在荒野时
,那种被世界遗弃似的绝望感,几乎从电影里蔓延出来,引发了深埋于人类潜意
识中,那迷路于世界的深邃恐惧,那份突然坠落到陌生语文国度的惶恐与狼狈,
令观者无不同情。
导演笔触最深的是墨西哥场景,然而,在日本故事里却也有极度悲伤的诗意的刻
画,深夜的知慧子裸体站在黑暗高耸的公寓阳台,城市灯火繁华闪耀,她的内心
就像永远挂在和世人不同高度似的,没人靠近,也没人愿意靠近,除非用坠落撞
击的暴力才能唤起注意吧。当偏激的行为不断被拒绝,没有遇到间宫警官对于哭
泣的知慧子的卑微弱小的怜悯,也许最暴力的手段:自杀会是她的出路。(她不
断向警方谎报其母亲是跳楼自杀的,(我猜测)是投射自己内心的自杀冲动,最
终,导演选择不让她走这个方向)
摩洛哥的美国夫妇故事是比较难拿捏的,或许在编剧上有把格局放大到国族冲突
的野心,但是结果并没有多加着墨,而是继续聚焦在个人之卑微上。奄奄一息的
苏珊和查理等待不知何时才来的救护车,死神步步逼近的恐惧一点一滴的吞噬他
们身处的简陋屋室。在这个民生物资远落后于美国的村落,导演其实呈现了一种
都市共同潜意识的恐惧:脱离了物质文明,我们其实脆弱无比。
悲剧来自隔阂与误会,我们悲伤,因为我们赫然的惊觉到自己被抛到世界上那孤
单与无助,这样残酷的事实使人类难以承受。导演在最终让每段故事大致有个答
案:苏珊没死、两个孩子也没死。但是另一方面却没有交代摩洛哥的哈桑是否死
亡,尤瑟夫是否会被当地法律宣判死刑。艾米莉亚也面对被强制遣返,离开已经
成为生活重心的美国。姪子圣地牙哥也行踪不明;日本故事里,间宫刑警因为知
慧子的眼泪,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在迷离的城市里,神情若有所思。我们可以
发现,这些故事里,美国人是相对幸运的,日本故事比较中性,而墨西哥和摩洛
哥故事,结局仍是宿命论的,无法逃脱的悲剧。也许反映了他眼中的世界真貌吧

04/01/2007 Milstein
作者: earwen (Toffee Nut Latte)   2007-02-12 01:02:00
摩洛哥兄弟那边 应该是哥哥得不到关爱 哥哥叫Ahmed不是哈桑
作者: earwen (Toffee Nut Latte)   2007-02-12 01:03:00
哈桑是卖枪给Abadullah的摩洛哥人
作者: waterX   2007-04-02 13:44:00
写的很好@@ 推
作者: edd740404   2007-04-02 13:53:00
很佩服能够将影评写这么好的人
作者: tetsuki   2007-04-02 14:17:00
推你的文章!!真的写得好好喔~!!这部片真的很引人深思!!
作者: Asucks (我的老婆是超人)   2007-04-02 15:10:00
写的真好,推
作者: Sullivan (水深火熱似天堂)   2007-04-02 16:18:00
强者
作者: Heatdrive (铃木服雄)   2007-04-02 20:16:00
推好文~但是菊地凛子饰演的是千惠子还是知慧子?
作者: earthrise (yes)   2007-04-02 20:44:00
我爱菊地 她实在太屌了
作者: icerub (记得~她说)   2007-04-25 01:13:00
我很喜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