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结论:
一、有鬼无鬼是六朝人清谈辩论的题目之一
二、跟现代一样,有鬼派辩是辩不赢无鬼派的,从理性上就不可能赢。世说新语把第一
则故事归在方正篇,也是表达赞同之意。有鬼派想赢,只能诉诸亲身经历。
三、第三则故事说的是搜神记的写作背景,干宝的亲身经历。干宝是史官,史官是古代
知识分子的最高荣誉,有他的“发明神道之不诬”背书,有鬼派算是扳回一城吧。
四、原文在前,改写在后,希望大家多读原文吧。
---------------------------------------
1、(阮家人都不信鬼)
《世说新语‧方正》:阮宣子论鬼神有无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独以为无,曰:“今见
鬼者,云箸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复有鬼邪?”
阮宣子与人谈论有无鬼神,有人认为人死后有鬼,只有宣子不以为然地说:“见鬼的人都
说鬼有穿生前的衣服,而你们说人有魂魄,死后成鬼,难道衣服也有魂魄,也能成鬼吗?
”
2、(鬼恼羞成怒的故事)
《搜神记‧第十六卷》:阮瞻,字千里,素执无鬼论。物莫能难。每自谓,此理足以辨正
幽明。忽有客通名诣瞻,寒温毕,聊谈名理。客甚有才辨,瞻与之言,良久,及鬼神之事
,反复甚苦。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圣贤所共传,君何得独言无?即仆便是鬼
。”于是变为异形,须臾消灭。瞻默然,意色太恶。岁余,病卒。
阮瞻,字千里(注:高瞻远瞩,明见千里,好名字),一向持无鬼论。从来没有人可以驳
倒他。他总是说自己这套论述可以阐明辨正阴阳鬼神之事。某一天,忽然有客人来访,双
方寒喧过后,便清谈起来。客人辩才无碍,阮瞻与他相谈甚久,论及鬼神之事,双方来回
诘问辩论,颇为激烈。客人终于不敌,便发怒道:“古今圣贤都说有鬼,怎就你独排众议
?我就是鬼。”于是当场变幻为怪异的形体,很快便消失不见。阮瞻无言以对,结了一张
屎脸。一年多后就病逝了。
3、(死了也要养小三的故事)
《晋书‧列传第五十二》:宝父先有所宠侍婢,母甚妒忌,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
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其
父常取饮食与之,恩情如生,在家中吉凶辄语之,考校悉验,地中亦不觉为恶。
干宝的父亲生前十分宠爱一名侍婢,母亲很是妒忌,等到父亲亡故,便将这侍婢活活地推
入墓中陪葬。当时干宝兄弟年幼,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过了十多年,母亲也去世了,
家里掘开父亲的墓(注:应是为了陪葬),赫然发现这位侍婢伏在棺木之上,仿佛并未死
去;将她载回家中,一天后便苏醒过来。侍婢说干宝之父会经常取饮食给他吃喝,
恩爱一如生时,家中大小事都说给他听。家里人去查证这些事,他所说都正确无讹。侍婢
在地下,也没感到任何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