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当年信义区盖好 为啥没有商业地块盖

楼主: a386036 (骷髅怪)   2024-05-23 01:33:07
主要原因多数重划区,重划前都是私地为主
私地为主还有分单一跟非常多
新板就是厚生,南港就是台肥
信义计画区主要地主是中华民国
私地主多顾及地主权益下每块土地原则上都是切150-250坪
甚至还有50坪的土地
切的小虽然是商业土地,但是要到百货公司像样规模的,没5000没3000坪也要个1500坪吧
500-600坪一层,四面广场才1000坪
就是一个三创而已
企总办公大楼都嫌小,好一点的办公大楼也嫌小
你要搞像信义计画区那样的,土地好歹也要3000坪
然后私地主多的街道通常不大
你要信义计画区发展交通一定爆掉
这时问题来了你要搞定10个地号地主,大概就是搞定至少10房的人,多半都是祖产家族持

别说都持分至少买10快地才可以
更别说这种重划区一个街廓了不起就3000坪
多说都是2000坪内
副都心就是这问题,主要面积商业地,可是都切很碎很分散,道路又小
新板也差不多
只有中小企业,甚至只有小企业自己买一块盖一个总部
不会有A咖企业,你A咖企业单一平面500坪都嫌太小
所以基本上限制了大百货,电影院,大企业总部
再来就因为门槛低很多建商可以玩
加上有几间专玩这类住宅建商去搞,才会特别多
有个10亿就够你玩了
而信义计画区商业行为会强
因为整个主要地主中华民国,中心商业区几乎都是国有地标售
面积都很大随便3000坪,新光三越30年前一坪100多万时一块就40亿,当时40亿耶
现在一块就3-4百亿,加上盖也不会低于150亿,加上装修等等
所有权的搞一块低消600亿
南山世贸三馆地上权买654万/坪,312亿
容积移转,争取奖励,画图设计,盖也不随便,我想在312亿跑不掉
南山搬去的装修,跟百货公司装修
700亿吧
远雄2008年买A1才1419坪就买129亿,单坪910万,还要盖等等
也是要200亿才玩的起来
现在这一支少说500亿价值吧
光是买地就不是建商碰的起,所有权的话单坪应该破200万成本,买的也不会想住一定是
当公司总部
盖的也不会想卖掉
※ 引述《eddisontw (沙丘)》之铭言:
: 台湾各大重划区
: 在规划的时候
: 都会规划商业区跟住宅区
: 无论是什么七期啦
: 新板特区啦
: 副都心啦
: 建商还是很喜欢在商业的地块盖住宅
: 如果不行
: 就盖成一般事务所当住宅卖
: 或是一半事务所一半住宅好像也给过
: 可是看信义计画区
: 很不同的是他中间那几区百货公司
: 就真的只有办公大楼饭店跟百货公司
: 没有任何住宅型或是一般事务所的建案
: 在那个年代
: 法律应该更不严格吧
: 为啥信义区当时商业区就没人去搞住宅或是事务所???
作者: macetyl (gogolow)   2024-05-23 08:01:00
当年信义区都是农地,我爸小时候还当过佃农,结果也没趁机买一块翻身......
作者: kukuching (好挣扎)   2024-05-23 08:27:00
原来是这样,又习得知识~~
作者: esheep (^^)   2024-05-23 09:58:00
北部不知,南部很久前听我阿公谈到佃租,真心觉得佃农可以买地,要马 地主家快速中落,要马 真的祖上积德。佃农买地一直都不太容易...
作者: Elio2021   2024-05-23 12:13:00
不是这样的, 你只点出了土地所有权的单纯与否和土地切割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但这无法完全解释为何信义没有商业宅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商业动能"以新庄副都心为例, 有一个街廓几忽都是远雄标的, 里面都是公园系列, 中悦在副都心内也有几块地将近两千坪左右厚生在新板特区的桥峰3600坪, 国家世纪馆1800坪, 板信双子星1800坪. 以上都比远雄在信义的1400坪大多了
作者: as755027 (还没想到)   2024-05-23 12:51:00
4F 之前还有耕者有其田这个政策,佃农可以买到租的田地
作者: Elio2021   2024-05-23 12:52:00
也比原中国信托总部大楼大一点 (或差不多)地坪大小只决定了投资者进入的门槛,但不代表地坪小就不能做商业开发. 以内科为例, 里面多的是小地坪, 盖出来的商办量体甚至比新庄副都心的商业宅小多了,但内科却没出现工业宅台北市过去数十年在中央大量资源的挹注下, 早已变成了商业巨兽, 而过去的台北县却是以工业区见长. 膝盖想都知道台北县的商业特区(新板&新庄副都心)没有那个商业动能支撑那样大片的商业区新庄副都心这几年的商业地已经有朝向商业开发的良性进展但这是拜2018年美中贸易战之后才造成的, 大量台商回台使的商办和厂办需求的实质增加.如果不是因为如此, 副都心可能还是会继续盖商业宅但副都心目前商办市场的需求大部分还是来自周边厂商汰旧换新或规模扩大需要更大的空间. 还看不到从台北搬迁过来的.所以总结来说, 标题的答案主要还是在"商业能量"
作者: esheep (^^)   2024-05-23 13:40:00
家中耆老的说法,“耕者有其田”,最终是“地主换人做做看”。 不过,我无意谈论这点,就当作有助于平均地权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