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aitrop (嘴砲无双)》之铭言:
: 标题: Re: [闲聊] 各国大城市的房价所得比
: 时间: Thu Dec 28 06:57:55 2023
: 刚好里头有些我还蛮熟的,
: 平衡报导一下,
: 首先,
: 你提供的refine 资料是2021年的美国资料,
: 当年洛杉矶中位数房价是705,900,
: 不是你说的1025K
我的标准很一致
家户所得中位数采用 2021年,房价中位数采用 2023年。
台湾、美国、英国都是同样标准。
2021年 家户所得中位数
https://www.rent-allowance.gov.taipei/Checkpoint
台北市166万
https://nths.ntpc.gov.tw/FC
新北市133万
台北与新北的房价中位数都取2023年的数据。
LA与NY 房价中位数资料来自Redfin
https://www.redfin.com/city/30749/NY/New-York/housing-market
https://www.redfin.com/city/11203/CA/Los-Angeles/housing-market
LA与NY 人口数与家户收入资料来自
https://datausa.io/profile/geo/los-angeles-ca
https://datausa.io/profile/geo/new-york-ny
伦敦资料来自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https://i.imgur.com/NBWHk6M.jpg
https://i.imgur.com/7wSVLKh.jpg
反观你,房价中位数 美国的部份 拿2021年的数据。
台湾的房价中位数你有拿 2021年的资料来做比较吗?
: 结论就是美国加州与纽约的大城市 房价所得比 都比 台湾高不少,
: 但是美国不是只有加州与纽约,
: 即使是 San Jose, Phoenix 都比远比台湾便宜,
: 美国99% 的地方都远比台湾便宜
1. 你有看到文章标题吗?
各国大城市的房价所得比
先看好标题再讨论吧。
台湾大城市的代表,我拿台北与新北出来,
美国大城市的代表,我拿 LA与 NY 出来,这样有很难理解吗?
美国大城市的代表,除了 LA 与 NY 外,你有更具代表性的选择吗?
2. 美国99% 的地方都远比台湾便宜?
你爱夸大的老毛病又犯了。
https://www.redfin.com/state/California/housing-market
https://datausa.io/profile/geo/california
加州房价中位数 795.1K,家户收入中位数 84097,房价所得比 9.5
内政部的 台湾房价所得比 9.82,但这个分母是可支配所得。
统一标准把分母改成家户所得,那台湾的房价所得比会是 7.X
加州房价所得比 9.5 > 台湾的 7.X
加州房价所得比明明就高于台湾,
请问加州人口有没有超过美国的 1%?
请问加州的土地面积有没有超过美国的 1%?
: 推 CaLawrence: 看到台北房价中位数两千万就知道没啥参考价值了 12/28 07:55
: → CaLawrence: 他做数据分析都先设定好结论 然后做资料处理 排除掉 12/28 07:56
: → CaLawrence: 会影响自己结论的数据 那还分析什么 12/28 07:56
真是被打脸打不腻耶
不然你说说台北房价中位数是多少呢?
内政部的房价所得比 房价中位数 / 家户可支配所得中位数
换算一下就知道 台北房价中位数: 15.52 X 127.4万 = 1977 万
1977万 跟我估的 2000万根本就差不多。
等你拿数据出来论证 台北房价中位数
我低端朋友 收入大概只有公务员双薪这几年也是卡了两件江翠北2+1新房他们说没啥压力 可能还有加上投资收益
作者:
jfw616 (jj)
2023-12-28 10:00:00没意义,为何不拿新加坡私宅来比?
不知道什么时候恼羞的CrazyKill会来这篇叫叫叫,先预防性补个血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12-28 10:04:00我认真觉得挑你错的反而是它们脑中的既定事实被数字推翻觉得很无法接受 所以才在那想尽办法左挑右拣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12-28 10:05:00他们看到的是这个吧“根据预售屋实价揭露资讯,今年7月,台北市预售屋中位数总价约2952万元”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12-28 10:05:00完全没注意到自己才是先画靶再射箭的人
预售中位数2900 原本那篇IB大就讲过了 还有人以为发现新大陆XDDDD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12-28 10:08:00美国有几个时机点 买房是真的很容易 比台湾容易
逻辑的不同看法意见其实都还不错啦不像有人,从某个假人设现金四千万被戳破以后就崩溃到现在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12-28 10:12:00唯一例外就是家里有矿直接搬全现金 不用贷款的人
作者:
Arnol (还是太浅了)
2023-12-28 10:12:00逻辑一致推
当然算上30年有差,但当时台中15年房头期大概只要拿出个70就有3房平车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12-28 10:14:00我是台北人 2006年的时候台大后门一间公寓才1200万左右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12-28 10:15:00任何人在那讲20年前房子多好买我真的是笑笑
马的重点是哪有什么三户四成...现在根本锁得死死的,以前随便你贷,一直增好吗
作者:
cblade (cblade)
2023-12-28 10:21:00高雄还是一堆每坪2开头的中古大楼,根本舒服,空空没意识到其实台湾房地产是长期被低估,有钱人太多了
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房价跌,看他什么时候解开限贷限贷一开一堆如狼似虎的家伙不包括我都一起上了
作者:
flexin ((喘))
2023-12-28 10:26:00我2018买预售屋的时候,还被笑勒,结果现在头期款拿回来,还多了几百万可以丢股市,现在谁笑谁…
作者:
tfct (小尼)
2023-12-28 10:30:00谁跟你说那是预售屋中位数啊? 查到的资料都是房价+车位中位数。 我是不知道自己乱算目的是什么 看不懂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12-28 10:31:00基本上如果有大错 IBIZA会先出来打脸 他没在管你多空你只要讲错数字或逻辑牛头不对马嘴他一定开喷
作者:
KrisNYC (Kris)
2023-12-28 10:32:00这种事 多年来我已经习惯相信专业了
作者:
celine007 (Celine007)
2023-12-28 10:38:00推,梦大优质好文!
哈打脸打不腻,到处一堆数据自high文,跟淀粉差不多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3-12-28 10:46:00驻版数据稽核长
作者:
dcdc (redflag)
2023-12-28 10:54:00为什么要拿加州出来比,加州是全美房价最贵的地方喔,怎不拿密西西比州出来比?
“预售屋实价登录中位数” 和房价交易中位数根本不同中文糟糕
台北比加州哪里有问题了?如果拿密西西比出来比,我们就拿南投的房价去应战吧
作者:
anomaly (Fantasy)
2023-12-28 11:43:00台湾政治乱象 就是一堆人在双标或鸡同鸭讲或故意似是而非这篇只是缩影
作者:
sqera (姑苏城外含三次)
2023-12-28 11:47:00解开束缚我就立马变身钱鬼
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23-12-28 11:50:00我很好奇那几位一直被打脸又一直把脸凑上来让人继续打的,心态是在想啥XD
一堆低能看不懂什么是中位数,真的懒得去跟他们解释。
推梦大!我看到信奉少子化跟房价太高论的人一直崩溃中位数就是2300万人中有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排如果是算收入,那就是中间第1150万人他收入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刚好正中间他既赢过1150万人也输1150万人各位了不了解啊?你就是低于1150万人那就是你还需要再努力!不要再当酸民了!加油好吗?如果低于中位数,那就是你输给全台超过1150万人!为什么不检讨反省呢?反省社会?都社会的错?
实价登陆2023年台北市交易中位数就是2900万阿交易价格中位数比较有参考价值吧确实搞错了 2023年台北房价中位数是1910万 预售才是29预售才是2900万不过计算房价所得比跨年度是不是怪怪的你用2021年去除2023年房价 变成每个国家数字一定都偏因为每个国家的成长又不是相同的如果这两年美国薪资成长>房价成长 就会高估所得比台湾如果刚好相反 你的推论就会出问题了你用同一年去除 房价所得比这个数据都一堆问题了 你还跨年度混用数据 很奇怪吧为什么不都用2021年算就好了 等23年数据出来再更新或者再不济应该也有22年的资料?
傻眼 不然你算本益比会用今年的eps去除2021的股价吗你算出这样的数字横向比较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种明显错误还能说自己标准一致洋洋得意
作者:
freekid (世界真是小)
2023-12-29 10:15:00坦白说这样比较反而对t大结论不利吧,我猜美国这两年的薪资成长应该小于房价涨幅,美国不像台湾刻意的压制房价
其实这比较抓的是概念 也不是说要像中位数从2000变成2900这么夸张 但也不必执著 2023的收入明年才报税呢 可能后面才有机会出来如果用2023的收入我想台湾房价所得比会更低 这两年收入挺好的虽然我敲碗失败 但也看到一些很意外的资讯 例如胡志明市 纵使我不会买国外 多看看是好事那如果梦大选择2021的房价对收入 那更多人喷这两年的涨幅blablabla我想如果真的要看拥有房产的难易度 看自有率比较准确毕竟除了房价比 房贷负担比 持有成本 供给需求面 都很重要举例瑞士 全境也是山地多过平地 他们人均高不高 结果房子自有率很低啊 除了房价 还有贷款条件以及供需失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