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先说本人不是投资客,就一般讨生活上班族
每个政策都有利与弊,纯抒发心情...
这三年在中部买了也卖了房(小两房),去年也签了预售屋(三房)
所以对房地合一税蛮有感的
自身是远距工作者,两年前考量中部生活较好,搬回台中
在北部缴租金惯了,加上中部房价也便宜,想说不要太有负担,
就买了低总价的小两房,住得很开心
后期开始在看大一点的房子,势必要把小两房卖掉才有钱
结果才知道房地合一吓死人税率45%...
幸好房子条件不错,一个礼拜就卖掉了...
但其实根本没有赚钱,因为都被税吃掉
结论:房地合一税+房仲抽成,基本上垫高买家很多钱,政府+房仲才是助涨房价的元凶
后期在看台中预售,恩最疯狂的房市时代跟建案都经历了,
(像是惠x MRT....一堆族繁不及备载的一日完销事件)
当时的背景是台中一片看好、大环境疫情+QE没有尽头,
身旁所有准备成家、想换大的朋友都下手了
加上看到喜欢的3房建案、付款条件符合财务规划,签了一间预售
在参与整个抢预售的过程中,
讲真的虽然很讨厌投资客(但我认为自住的也在抢)
但重要的是“资讯有没有透明”
今天建商到底哪户卖掉、哪户没卖掉、卖了几成、卖多少钱,
说真的消费者根本无从知道
资讯不对等的状况、加上房地产稀缺性,这中间不晓得有多少获利空间
结论:与其课重税,“资讯透明”或许才是政府真的该努力做的吧?
课重税的确可以抵制投资客
但对真的想自住、或者人生规划充满变化的世代,真的是最好的吗?
年轻人来说,一开始也只能买低总价小坪数建案,
后续成家小换大势必得把房卖掉凑头期款
为什么就要被政府课重税?我们的政府不是鼓励成家吗?
以趋势来说,现在几乎不少工作都远距了,可以自由搬移县市、甚至国家,
以我来说,虽然签了预售,但讲真的3年后也可能出国、也可能搬到其他县市生活
现在产业变化1.2年就迅速改变,伴随人的职涯规划也必须改变,
但我们的住宅、房地产政策却还是停留在“长期持有”
为了杜绝炒房,过高的税率、过长的期间限制
是不是也限制了某些愿意持有房地产,但因政策缺乏弹性的一群自住客?
一个人难道5-10年都待在同一个地方?
房地合一,这中间是不是可以有年纪、总价、个人条件等不同的规范?
杜绝投资客是好,但应该做的是让资讯更透明,
但过高与过长的税率年限限制,惩罚到自住客,这政策难道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