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鬼城时代会来临吗??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09:43:29
1.少子化根本假议题
因为外劳一直狂输入
观光人口直线上升
这些都会造成很大的房屋使用需求
不管是居住 还是开店等等
2.真正该担心的其实是产业空洞化
尤其是东协起飞后
现在台湾一堆年轻人去澳洲打工 可惜澳洲只能工作两三年
不然我看一堆人会一直呆在那边
以后我看我们下一代大部分年轻人会到越南 柬埔寨工作
更不用讲目前已经一堆要去中国 新加坡 工作的
这其实才是真正的问题
一直把人往外推 又一直引进外劳
少子化以外 真正问题是下一代根本不在台湾工作
那这么多房子真的是养老人而已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5-07-28 09:52:00
外劳都住宿舍 或著雇主(外籍看护)家为主吧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09:53:00
观光的负面影响在香港最明显,一年数千万旅客房屋改建平价旅馆转外汇,而不想赚平民房租导致蚊型套房租金创新高,啥薪水跟不上不能涨?
作者: ADDSS (睡过头)   2015-07-28 09:55:00
各位有看过外劳的宿舍吗?都只是一般透天,没有改建的喔!基本是4人房,大一点的房间可以到6或8人房。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5-07-28 09:55:00
为什么观光人口需要买房??XDD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09:57:00
观光人口不是买房,而是排挤本地居住供应。全台产业区周围很多房东是租给公司做宿舍,原本是只能租或卖给园区就业家庭,这也是排挤。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0:00:00
很多人脑袋转不过来 来观光当然不用买房 但相关需求需要就像为什么外劳很多一定会拉低本国薪资 这叫唇亡齿寒薪资本来就是供需原理 阿你输入外劳就是破坏供需阿~观光人口也是阿 就像kuma讲的排挤效应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04:00
观光人口的排挤效应?台湾跟香港的稠密程度,台湾跟观光客、香港跟大陆客 的那种连结度我认为是不ㄧ样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06:00
连结都度不同,但外来旅客只集中大都市居住。就和台湾自住需求有冲突,只是没香港严重香港是实在太严重,本来就没人能超越。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12:00
旅客住都市,没关系,自住shift到卫星区域刚好,可以平衡一下发展大家上班到都市赚赚观光财,下班回到没有被污染的新市镇过生活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13:00
是阿,所以香港造镇造到远的要命的边缘去了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14:00
我手上的观光客的case,真的是做几小时够我吃一个月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14:00
台湾连林三淡都嫌远,香港等于造镇到桃园基隆去这就是排挤,只是程度不同。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15:00
虽然累一点,但是最好他们每个月来贡献一两天就爽翻了程度不同就是关键啊!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18:00
轻症和重症的差异,但市中心较严重。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19:00
应该调查一下,一般住宅,改建成旅馆的数量才准,不然他们住他们的,住宅还是没市场如果说我买个大安区公寓,是可以改成收大陆人钱的旅社吗?
作者: storyo11413 (小便)   2015-07-28 10:21:00
引进大量外劳只是缓急,后续的社会问题也很难解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21:00
如果不行,那排挤效应该怎么去更精确的讨论?我是感受到,大陆人常来的地区“饭店”涨价、比较难订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5-07-28 10:29:00
房价的确受许多因素影响,但主导因素仍是在地人口购买需求,将许多次要因素都拿来谈未免太过“广泛”?香港的案例在台湾也比较适用于台北新北,扣除台北新
作者: ru04hj4 (纯朴乡下人II)   2015-07-28 10:30:00
还冀望外劳喔 有没有这么开心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5-07-28 10:30:00
北,其他城市还受这些因素影响吗???以后可能连非本国籍渔工进港暂停都会拿出来讲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33:00
讲少子化不也是夸大影响? 人口推计10年少30万。但相对于2300万的基数,及外来补充预期数十万真正重要是利率,资金宽松程度才是关键。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35:00
因为少的是关键年龄层,补的顶多就是产业劳动人口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36:00
少子的小朋友不是买卖的年龄....反而是额外负担。因为没有生产力,是额外消耗资金。目前统计上首购是35-40岁,也就是6年级尾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37:00
小朋友的负担会比老人负担“有希望”多了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5-07-28 10:38:00
有买房需求的不是2300万人口,而是其中的青壮年人口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38:00
你把老人从65岁养到88岁,跟把小孩从0岁养到23岁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5-07-28 10:39:00
1970-1990这一批出生人口正走到青壮年期,1970-1990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39:00
而且人口减少影响是乡下农业县,都市还继续成长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41:00
人口红利消失的国家,像台湾没有自然资源,也没有优秀的世界级产业的,现在有哪个发展的好的?还是台湾是第一个,准备以后当教材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42:00
台湾生育1985-2000有一个平原期,稳定32万上下这世代预定是2025-2040的房市首购买方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43:00
40岁买房...贷20年? 屋龄几年的?新的买的起吗?这些人的爸妈(所谓目前高自住率的贡献者)他们的房子要给谁?高自有率+低生育率=未来买房需求降低,重装潢、改建需求高?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47:00
1984-86有一波生育率大衰退,40万->30万导致近10年大学招生困难,而这世代结婚时间就落在2013-2016间。会导致2023-2026首购转弱(结婚到生育到强烈买房需求,约有几年落差)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48:00
我是真的很好奇之后会怎么走,因为抓住趋势跟创新突破才是这一辈能够翻身的关键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49:00
但2026之后是出生率平原期世代接手,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50:00
你要把生育年龄算进去 这样会发现 1984的应该在2020年“之前”就要生了,想买也会是这几年女性生产年龄会在35岁之前居多,假设男大女小,再给你延个5年
作者: scarface ((<ゝω・)绮罗星☆)   2015-07-28 10:51:00
外劳输入会去唸小学中学大学吗?~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52:00
同时不婚率提高,买房的情况就没那么迫切外配会啦!但是已经很多小学外配小孩很多了可是依然得面临减班的命运这代表什么?我认为代表不够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54:00
外劳不会唸大学,所以私立大学大半完蛋。外配小孩也是本国籍了。买房主要是男方家庭出资,跟女方生育年龄较无关45岁南男娶30岁女也照样能生,所以只看首购年龄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0:57:00
所以我说给你延个五年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0:59:00
所以都会区首购落点统计35-40很正常女方可能30-35.就不必管生几个几岁生,反正首购35-40.从35-40年前的生育数字可以回推房市刚性需求。(不含外来因素)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1:03:00
真刚好 我和两个朋友前阵子也是首购 也在这个年龄区间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04:00
不过还要搭配外来因素+都市化+小家庭分家化+政策变化+长期利率偏低.....一起看。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04:00
那就回到我说的问题:这些人的父母,他们的房子呢?甚至祖父母目前我看到的,祖父母、父母一辈 分居的很多自有房屋也很多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06:00
1970-80年代生育的,他们房子目前已35-40年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1:06:00
如果把父母的算进来 我们每个人手上最少三间房子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06:00
还有一个关键,就是经济基础你要考虑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07:00
他们平均还能活30年,届时屋龄上看60-65.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08:00
经济基础要考虑,我的看法是,没钱的人他根本不敢结婚(或是人家不嫁)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08:00
其实50年以上大概就无效供应了。拉皮顶多缓几年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1:08:00
其中一个朋友 他和未婚妻都独生子 两个人家族6间房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09:00
混凝土中性化是不可回复的过程,多数拉皮只是穿雨衣,延缓老化速度。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09:00
搭配现在实质薪资倒退,或许应该算一算,1985男生到40岁之前“能不能结婚”,再来说“他们能不能成为首购的主力”再把老屋的型态纳入考虑,ok 届时,60年的透天多还是大楼公寓多? 如果透天,那就打掉了吧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11:00
八成会变成靠爸妈拼自备,现在也是这样阿。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12:00
问题是现在靠爸吗拼自备拼不出量啊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14:00
公寓居多,尤其是双北都会区,走在马路看都公寓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14:00
普遍薪水不高、结婚率低、生育率更低 这三个都是买房需求的弱项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15:00
乡下很多透天,但未来那时人口减少的重灾区大概也不需要改建。。。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19:00
ok 那现在碰到的情况是,大家挤都市、家里有老公寓下一步?咬牙买另一间房屋?家里的公寓(还可能低税负)摆着?
作者: fytnship (<( ̄︶ ̄)>)   2015-07-28 11:20:00
认同这篇 但少子化还是有影响 邻近国家比台湾高薪 未来外劳输入可能较困难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25:00
目前看来就要这样,肯咬牙买的就陆续买了=低量。不急买的继续存钱观望,等著进场时机。双方原家庭的老房都有各自爸妈用自住低税撑著。老房在2040以后大概会大量空置,老人慢慢走了。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28:00
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去更彻底改建老公寓、然后让年轻人觉得比买新的划算(地点又方便)这样会造成什么问题?就又回到现在都更推不动的困扰?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31:00
都更推不动,也跟不够老还可以住有关。所以地震屋海砂屋都比较快都更。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33:00
没错啊 所以 之后如果房子该更新、新的买不起、推就会更好推了然后,买屋需求仍然没有办法有帮助0rz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1:35:00
我猜2035后再谈都更会比较顺利,屋龄50.老房开始漏水掉砖,屋主要住得再花钱,有选项是免费换新或许室内变小,也肯考虑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1:39:00
我也认为20年后谈都更会更顺利 看北市那些精美的40年老屋
作者: D900 (Nikon)   2015-07-28 11:41:00
外劳薪资买台湾房?还是寄回家乡你要不要搞清楚先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42:00
怎么还是转不过来阿=.=! 不是外劳买房 是外劳增加后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1:43:00
外劳不可能买房啦 台湾房子贵外劳又被当次等公民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43:00
会延伸出相关需求 这些需求都会需要房子 房子需求会增加简单讲 你一个地方本来住一万人口变成十万外劳 房价会一样?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45:00
把这些都统合起来,人口结构、初婚年龄、都更需求 这样双北自住买盘的高峰会在何时?桃园有因为外劳而房价得益吗?台中潭子我观察到是没有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1:47:00
买盘的高峰?不是已经过两年了吗?未来20年是都更的高峰了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47:00
高雄的话哪边外劳比较多?ceca要不要出来讲一下有没有受惠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48:00
不会飞天但也会有一定支撑 要说变成鬼城也很困难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5-07-28 11:48:00
到底是你自己转不过来还是其他人转不过来???潭子加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49:00
kuma大认为还有一波,可是我东凑西凑抓不到是什么时候(万一对方忍到都更就没了)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49:00
有外劳在 房价就不会跌到哪去 还是你们一定要飞到一坪一百?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50:00
有支撑就不会变鬼城 阿投资客们都只想看涨上天的地方=.=
作者: mopigou (mopi)   2015-07-28 11:50:00
所以第一点是外劳买房?台人买不起房?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50:00
没有要涨啊 就讨论一下趋势 配合现况分析一下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1:51:00
我觉得楼上各位争的只是大跌和小跌的差异 只有投客想着涨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52:00
有人就不会有鬼城啊!但是最近台湾还有那么夯吗?讲中文的外劳跟我说他朋友嫌台湾钱少了我对涨跌没需求,但是对外劳能够弥补少子化房价的影响存疑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55:00
外劳能弥补少子化"劳动力"的影响 这才是讨论少子化的目的至于房价 拜托房价关少子化什么事?所以外劳又关房价什么事?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56:00
我重看了一次原文,我认为外劳除非输入的比衰退的多很多,不然就大概这样子了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57:00
以前房价看跌最流行的说法叫做"空屋率" 结果空屋率二十几年台湾高空屋率二十几年了 房价是跌还是涨??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57:00
不认为少子化对房价有影响,那的确没有必要讨论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58:00
少子化只是现在又生出的说法 但因此说房价要大跌也太牵强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58:00
玩过叠叠乐吗?抽底下堆上面,能对多高?
作者: darthv (闲谈莫论国事)   2015-07-28 11:58:00
少子化,但居住面积扩大化底消了
楼主: Tosca (hi)   2015-07-28 11:59:00
一堆当初秉持高空屋率看空房价的学者 到底该不该认错道歉阿
作者: darthv (闲谈莫论国事)   2015-07-28 11:59:00
你可以像光复初年全家一张床 我佩服你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1:59:00
我认为影响的结果是僵化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2:03:00
这次不同了啦 房屋税都缴的比所得税高了 税和以前不同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2:06:00
可是多数人房屋税还是超低...新成屋豪宅才超高。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2:08:00
你知道吗 那些人的所得税更低 还是会有感觉的 我很有感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2:16:00
低所得怎会买新成屋? 老屋现在根本没调怎会有感?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2:19:00
不是说我喔 我说别人 非受薪阶级政府很难课税啦卖盐酥鸡的赚很大缴多少税?他们多有钱你知道吗?房子都这种人买的 现在税金缴很重了啦 都再不爽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2:26:00
赚很大那就有钱人啊,管他被课税多少我们何必帮有钱人能买新房的担心缴太多没叫它连所得税漏报的一起补就偷笑了有钱人多缴不是问题,穷人多缴才是问题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2:31:00
所以有钱人现在少在买房了 南北各一间? 现在都住豪华饭店光缴税他们就想要处分资产了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2:33:00
空屋率跟持有成本息息相关,也跟未来“期待涨幅”相关家里3间房,摆着一年税没多少,又会涨,没有经济需求,谁要卖啊?当然是再来买第四间现在反过来了,税制(包含遗产赠与)可能变动,短期内房价涨幅不明,就算不现在卖,几个人会现在置产?阿就观望啊!望呀望的,贷款金额又被绑住...后市要怎么走扬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5-07-28 12:37:00
就像楼上说的 摆着只是缴税 我不知道大家的多低多无感我个人是很不爽啦 又没人住 缴那白痴税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2:40:00
对啊!有的人买了又舍不得租给别人会心疼以前可能涨一年,缴10年税现在...10年还太保守,大概50年?
作者: BlueSatan (...￾  )   2015-07-28 12:42:00
Dr.T这篇不错唷,我个人是非常认同...只是好奇你是泛绿的支持者,对于第二点你们有办法解决吗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2:42:00
我刚刚看我的房屋税+地价税(自用)才三万一 一年XDDD
作者: BlueSatan (...￾  )   2015-07-28 12:43:00
当初服贸问题时东协问题也被拉近来讨论好几次...现在东协老共就是老大之一,不解决中国你啥都不行...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2:43:00
以前的房子大概又更低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2:44:00
目前老房构造单价没调,影响还不存在.以后则是要先各地自行修法,不会很快.等草案出来再说,我猜北市会冲第一3.1万的话,还比大部分汽车税金低..老房甚至只有几千块.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2:52:00
没有啦 kuma你没开车吗?最常见的Altis一年大概1.1万的税3万1可以开3000cc左右的车了 车子是保险、折旧、停车费在消耗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2:58:00
我有开阿,车有2种税,你少算一个一个是牌照税,一个是燃料税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3:02:00
有吗XD altis 牌照7120 燃料4800销售最多的suv rav4 两税为22410你是不是都你家帮你缴=.=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3:05:00
他这么少? 我已经很久没开小车记错了.我家休旅车有某种减免,只缴一种,那是我记错了....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3:07:00
嗯啊 税不高 但是就我说的上面那几个消耗很高是有手册减免牌照税吧更平价的crv 税金两税才17440
作者: aimgel (aim.gel)   2015-07-28 13:24:00
外劳都在台湾买房 哈哈哈哈 神逻辑 你家有请过外劳吗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3:28:00
这里没说外劳会来买房啦说的是外劳来能够让城市不会变鬼城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15-07-28 13:29:00
好像变成张飞打岳飞了 T大没说外劳要买房阿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3:33:00
对啊 所以要看清楚XD
作者: darthv (闲谈莫论国事)   2015-07-28 14:05:00
外劳开放买房?T大是多多?干脆把高雄买下来?跳针跳针
作者: spmark (这就是幸运)   2015-07-28 14:15:00
正解,台湾真的变成亚洲四小虫了产业空洞才是台湾的核心问题,没有产业就没有企业没有企业就没有高薪,没有高薪就没有消费,没消费就当日本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4:44:00
尴尬在你不开放外劳,很多产业也会出走日本现在大印钞,牺牲很大就是希望产业可以回来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4:45:00
那台湾变成帕劳发展观光好了产业走干干净净、人口少少的,我看走观光不错那些房子啊什么的,就留着拍电影爆破顺便炸ㄧ炸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4:49:00
要观光就是机捷三航厦三跑道要赶快做。
作者: cattity (cattity)   2015-07-28 14:51:00
不推本文 却强推底下推文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4:52:00
台北老房子拉皮装潢一下,就变平价背包旅馆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4:54:00
合法吗?我的意思是被检举的话会不会很麻烦
作者: cattity (cattity)   2015-07-28 14:59:00
其实很多台北老公寓都是钉子户,因为持分因素想获得都更利多,造成都更延宕,市容老旧是否这波30~50岁持有者老了之后,加上房子损害,推动下波换屋潮,最后形成自愿性都更,以退让持分换取都更成捷运附近的大楼??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5:11:00
我觉得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没有其他选择了,不换,房子不安全 要不你就卖掉,愿意买的愿意接受都市更新
作者: cattity (cattity)   2015-07-28 15:16:00
For大 我认同 因为也有家人是钉子户,其实我个人怀疑给个30年年纪增长加上房子太老旧,寓前无地可外挂电梯,这些持有着(现是中年)也只会配合都更,最后都更带来大楼增加户数,以近捷运之便形成换屋需求增加,是否有可能?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5:34:00
换屋需求我不是那么认同,我认为可能会出现一个情况是不如提供个社区,是让要都更,准备等新房盖好的人住的用租的,到时再让他们搬回去接受都更的人不一定有钱,你的想法是他们换到已经盖好的捷运宅去(两个都同建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07-28 15:39:00
现在是大家还能撑,RC混凝土还很耐用。谈啥坪数缩水都觉得是奸商欺负小老百姓。等到类似2010年香港55年老房倒塌,常发生时。自然就会很好谈,要贴钱要缩水,都总比危楼好。
作者: cattity (cattity)   2015-07-28 15:40:00
因为觉得这些各捷运边中年人扛房贷20~30年, 高龄与屋龄可能还是要面对换屋压力?另外,都更后也会增加户数,以良好的地理位置,不是可能增加迁入吗?也就是说 再增进阶梯式搬迁?认同房子耐用 只是老关节 很不方便欸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5:46:00
阶梯式搬迁,隐藏的还是成本支出啊你可以想一想 如果你今天住6楼 30坪 无房贷 你65岁,房子60岁,存款500万,下一步,你愿意花多少钱搬家?还是你愿意住小坪数的18坪都更完的房子?
作者: cattity (cattity)   2015-07-28 15:51:00
认同成本增加 ,买房 再换房, 一辈子至少两波压力,所以为了省下搬迁成本,从地表最强钉子户变成好配合都更户,我觉得我啦~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5:52:00
台北我认为市区的地理位置都不差了,公共汽车+捷运很方便
作者: cattity (cattity)   2015-07-28 15:54:00
其实 身边有人谈都更,持分大大缩小,坪数是加大的(原坪+车位),但是卡在觉得被缩小持分,都更谈多年
作者: F0r (ㄈㄓ小四)   2015-07-28 15:55:00
如果是我,我会先去租房,然后再搬回都更完,有电梯的“全新房”甚至以后还可以再留给子女卖个不错的价格
作者: cattity (cattity)   2015-07-28 15:55:00
因为原户意愿都更不成,我个人觉得住户以后可能住户是增加的是的 我意思也是如此
作者: godwed (章鱼)   2015-07-28 23:21:00
这篇推文好强! 推阿~
作者: top911 (圣诞)   2015-07-29 07:47:00
GOOD
作者: Achillies (Achillies)   2015-07-29 12:55:00
会为小孩买房,但外劳买的起房? 人口红利影响层面是国安等级了吧?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5-07-30 00:42:00
少子化不完全是假议题 台北市学区宅有所松动是真的 但是少子化确实不至于全面影响市场...对学区宅比较有影响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