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SSct (JJC)
2008-04-03 10:34:19一篇无意间看到的转寄文章
如果台湾经济未来发展状况如该文章所述的话
那么是否会影响重创到房地产的价格呢?
虽然该篇尚未强调提到房地产
但是若仔细思考的话 或许是那么的有一点相关
我的公司(台湾前20大企业)内部状况跟该篇文章所提的状况也很类似
但是也常常不解怎么很多人买千万房子都是不眨眼的
或许会不会是因为有长辈的支持呢?
那么当哪一天 长辈也老了没高薪资收入了
而年轻一代的薪水所得跟加薪幅度又不如往年长辈的幅度
这样是否又会影响台湾房地产市场呢?
又思考到
民国60年以前 人口比现在少很多 当时土地跟房地产也超便宜的
而民国60年到90年这段期间 人口大幅成长 相对买房需求也成长
然而最近这几年 结婚的一代 生小孩的数量比以前少很多很多了
面临少子化 国小已经首当其冲 五年后也许总人口开始衰退
看来 如果要抢救台湾满山遍地的的高中,大学 唯一的办法就是大量引进中国人口
看来 如果要抢救台湾房地产价格需求量的支撑 唯一的办法就是大量引进中国买房客
但是 这是好还是坏呢??...
让体质不佳收费又昂贵的学校让内需市场机制使它倒闭 是好是坏?
让房价过高而使内需市场机制使它崩盘 是好是坏?
我也不清楚
大家可以讨论深思或提出反向看法论点看看 感觉还蛮有趣的
===================
作者黄逢征简介
学历:台大毕业,中山大学EMBA-4榜首
经历:台塑关系企业副厂长、高级专员,复华金控经理、协理、副总经理,
复华期经总经理
现任:外资基金投资长
台湾“百年断崖”即将逼近
中钢招考,各路人马争抢3万4薪资
95年9月20日,台湾国营企业赚钱第一把交椅的“中钢”要招考425名员工,
其中“工程师”125人,“技术员”300人,各路英雄好汉蜂拥而至,非但먊茪h一箩筐,连博士都披挂上阵,总计36,000人报考,录取率约1.2%。
然而要通过初试、复试,考完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常识等各项专业科目
后,薪资是多少呢?录取后“工程师”基本薪资为34,800元,而“技术员”
基本薪给更只有25,700元,然后每年并另视营运获利情况及员工绩效表现核
发奖金,抢破头的中钢待遇并不是传闻中的每月12万元以上,每月领12万元
的是老员工。
中油招考新人,薪资不过26,212元
95年10月29日,另一国营企业中国石油,委托台湾金融研训院办理雇用人员
甄选,录取人员试用期间6个月,试用期满成绩合格予以正式雇用,试用期间
比照评价4等1级支薪(月支22,936元),正式雇用后按规定支给评价5等1级薪
给(月支26,212元);未来! 薪资升等再依中国石油公司待遇调整比照办理,
也就是说,辛苦抢进中油的薪资也不是每月八、九万元。
邮局也重装上阵,但起薪不过31,130元
95年12月3日则是邮局招考新人日期,专业职“内勤”由53级每月31,130及
60级元每月24,530元起薪,专业职“外勤”则由60级每月24,530元起薪,驾
驶外有加给5,732元,传闻待遇优渥的邮局,其实只是起薪2、3万元而已,
而且要考上并不是件易事。
高雄捷运招考109人,报名1万2千多人抢26,000元
高雄捷运公司于 96年9月16日 招考新员109人,但报名的却有一万两千多人
,其中许多大学毕业、甚至是硕士毕业,很多都降级报考薪水少、职位低的
工作。职位较高的“师级”,薪水3,1000元起跳,准备录取21人,必须大专
以上学历才可报考,而“员级”预备录取88人,学历只需高中职以上程度即
可,虽然起薪只有26,000元,但很多有些硕士毕业的考生,宁可放弃待遇与
职位较高的“师级”,反而降级报考“员级”,原因无他,竞争实在太过激
烈,先求“有稳定工作机会”再说。
在报考高捷的一万两千多名考生中,大专和大学程度就占了78%,研究所毕
业的比例更是不少,但录取率仅1.06%,竞争激烈可以想见。在高捷工作并
不轻松,但待遇却差强人意而已,大环境就业不易,每回高捷招考照样挤破头。
薪资“断崖现象”到处可见
为什么国人印象中的最优厚三大公司,薪资都只是2、3万元而已呢?这就是
国人未来几年即需面对的薪资“断崖现象”,所有军、公、教、国营企业、
民营大企业…都难脱此薪资断层,原因是:
(1) 所有军、公、教、国营企业、民营大企业的薪资都是奋斗二、三十年,
长期历经5%、8%、10%调薪而来,民国六十几年时,军、公、教、国
营企业、民营大企业员工薪资都不过几千元而已,但国家经济就是一直
成长、一直快速成长,因此薪资就一直调涨至今日的平均7万元至12万元。
(2)但民国八十四年以后,国家经济成长步调缓慢,有时连续五年加起来都
调薪不到3%,从此,新进员工待遇就和四、五年级的旧员工待遇相差一
大截,薪资结构有如“断崖”般明显差别,而且愈是同时、同比例再调薪
时,差距就更大。
(3)更糟糕的是,所有四、五年级的军、公、教、国营企业、民营大企业员工
,在“民国一百年”时即将迈入“大退休潮”,他们的年纪即将陆续符合
退休申请资格,这些目前支撑全台“稳定收入”和“稳定支出”的经济
磐石即将崩解,当这些7万元至12万元“高稳定收入”族群逐一消失时,
接续的2-3万“断崖”底层薪资,在不得不“省吃俭用”的情况下,台湾
的“内需”消费市场势必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引发的经济衰退更难以避免。
民营大企业,早就利用工读生实施变相减薪
在台湾,较大的联锁服务业如加油站、超商、速食店等,早就雇用“工读生”担任
第一线营业重任,然而每小时80元新台币的时薪,一个月怎么样也赚不到2万元,
是工读生工作能力差吗?才不呢,耐操好用又好使唤,但比起他们受雇的大企业的
获利,他们的薪资实在是相形委屈,但又能怎样呢?工作比谁都累,薪资不到2万元
,买个手机、讲几句电话、吃个饭、加个油,薪水就快没了,怎么存钱、怎么理财呢?
还撑得过去的原因,其实很多都是父母亲还在就职领薪资,有一天,当高层结构薪资
退休失去倚靠时,社会治安情况不会这么单纯。
“百年断崖”挟带冷峻寒流
民国一百年,很多辛苦一辈的人陆续准备退休,然而经济成长结构特殊的台湾,
偏偏就是在六、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特别快速,但近十年却表现平平,因此
中间并没有“逐次降低”的薪资结构,而是只有“老员工7-12万”和“新进员工
2-4万”二种,无论是中钢、台电、台铁、中油、邮局、老师、军官、公、民营
银行…都是如此,民国九十七年已悄悄到来,而这挟带冷峻寒流的薪资“百年断
崖”亦逐渐逼近,社会不能不重视这问题:
(1)“百年断崖”是另一种“同工不同酬”的不合理薪资结构。
(2)“百年断崖”将重创台湾房地产、百货、汽车、奢侈品…市场。
(3)“百年断崖”在民营企业,更是同时启动低薪、不加薪、外包、裁员的节流
经营现象。
(4)原本就业机会就愈来愈少的同时,再加上薪资结构低层化,人力资源市场,
更容易走向“职缺”就是珍贵社会“资源”的情况,届时,无权无势的家庭
子弟更将谋职不易。
(5)台湾目前社会安定和繁荣的重大力量,大都来自三、四、五十年次的“断崖
上层”群,他们的高收入支撑台湾新世代“就学”和“刷卡”,以及稳定消
费、投资及房价成长。
作者:
aqwe (乱世小书僮)
2008-04-03 11:15:00这文的假设是 老的退掉年轻的拿不到老人的薪水
作者:
aqwe (乱世小书僮)
2008-04-03 11:16:00不过年轻的也会变老 会递补上去
作者:
erptt (烟)
2008-04-03 11:20:00以台湾企业家的抠门程度,递补的只是位置,薪水不变,不降就很
作者:
erptt (烟)
2008-04-03 11:21:00好了还想调薪?
作者:
aqwe (乱世小书僮)
2008-04-03 11:22:00所以断崖是谁造成的哈 我只是有点不爽第五点说的
作者:
erptt (烟)
2008-04-03 11:25:00竞争力是一回事,老板要不要给高薪是另一回事,觉得被错待当然
作者:
erptt (烟)
2008-04-03 11:26:00可以跳槽,只是下个老板也是相同做法,意义不大,一个不高兴,老
作者:
erptt (烟)
2008-04-03 11:27:00子火了员工,随他想跳哪就跳哪好了,所以才那么多人拼公职,公
作者:
erptt (烟)
2008-04-03 11:28:00职的薪水也没多高
作者:
hitoo (◎☑)
2008-04-03 11:30:00公务员 哪有什么竞争力的问题..
作者:
erptt (烟)
2008-04-03 11:33:00可以啊!事实上很多人真的到没加盖的地方了,平常在外国生活消
作者:
erptt (烟)
2008-04-03 11:34:00费,逢年过节才回台湾一趟,又能称起多少内需?
楼主: HSSct (JJC) 2008-04-03 11:37:00
另一个思考重点: 科技业分红费用化之后 是否将冲击新竹房市?
楼主: HSSct (JJC) 2008-04-03 11:38:00
南港软件园区,内湖科学园区,新店园区,竹科,中科,南科??...
作者:
ms863043 (ms863043)
2008-04-03 12:33:00少子化问题已经发酵,裁并国小、教师超额成为普遍现象
作者:
osioli (和平奋斗爱动物)
2008-04-03 12:35:00这断崖说真的高人才往外流 同时又想拼经济 没人没消费..
作者:
ms863043 (ms863043)
2008-04-03 12:35:00不过明星学区还是每年入学额满,而偏远小学则遇裁并问题
作者:
meltice (三億兩åƒè¬å¤§æ•£æˆ¶)
2008-04-03 12:36:00少子化不是刚好可以小班小校 干么要裁老师啊
作者:
osioli (和平奋斗爱动物)
2008-04-03 12:36:00原PO说对了 引进中国人口进入也是方法,但中下阶层可惨了..老板的心态 只用便宜不管政策 美国的中国餐馆厨房后面都
作者:
osioli (和平奋斗爱动物)
2008-04-03 12:37:00非法打工的老墨与老中...这岛要它经济起来还真有得拼
作者:
ms863043 (ms863043)
2008-04-03 12:45:00裁并的是学校,而超额的老师被介调到其他学校服务
作者: tacchang 2008-04-03 13:20:00
所以有流浪教师的名词出现啊。就算都是小班教学老师遇缺不补,还是会多啊,难不成通通跳海去?
作者: tacchang 2008-04-03 13:21:00
其实这篇文章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新的大产业
作者:
jojochen (人言而无信就是兆玄)
2008-04-03 13:51:00为什么要"抢救台湾房地产价格需求量" 回归市场机制吧
作者: adkue 2008-04-03 15:55:00
这种文看多 就觉得还是烧炭好了...
作者:
leejones (jones)
2008-04-03 18:47:00工读生哪来耐操好用又好使唤?不爽就不做耶!
作者: skyshine8 (薪水都给老婆管....) 2008-04-04 09:23:00
来北区房屋吧~新人底薪四万 要赚钱有这么难吗?
作者: liku (来自东海岸的访客) 2008-04-05 09:34:00
实在不鼓励职场新人投入泡沫市场.对实质经济发展没啥帮助.
作者: liku (来自东海岸的访客) 2008-04-05 09:37:00
虽然名曰服务业.但是所学到的那些学问.对于未来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