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15675
只截取其中的一部分。
就在将近70年前,日本战败未久,美国主导的盟军总部进驻日本。
盟军总部挟著战胜国的余威,抱着使命感,务必要把军国主义的根
苗从日本拔除,“废除汉字”因此被排进了时间表。
汉字为何要为日本军国主义背负罪责?原来,在美国人的想像里,
汉字字数过多,且难学难记,人民终其一生不可能学完;人民认字
水准不高,知识传播就成问题;知识难以传递,民主思想就难以培
养;民主思想缺乏,军国主义自然借机兴起。这推论看似成理,在
当时盟军占领当局的执政者中根深蒂固,而以盟军总部任职的美国
年轻学者佩尔泽尔为代表。
除此之外,就连日本人自己,也因为战败的关系,对于本国文化失
去了信心。战时清一色的军国主义用语,如“大诏奉戴日”、如
“一亿玉碎”、如“神州不灭”,这些杀气腾腾,望之生厌的词汇
,全都是透过古奥的汉字来表达。如此看来,美国统治者对于日本
汉字的指摘,似乎也非无的放矢。与盟军总部唱和,抱持
“废止汉字”看法的日本学者,同样势力不小,甚至连诺贝尔奖得
主汤川秀树都加入了。
为了应付美军的压力,日本文部省先是公布了“当用汉字表”,
共1850字,把上万实用汉字数硬是腰斩了一半以上还有余。但美国
占领当局不以此为满足。盟军总部的真实意图是要消灭汉字,实现
日文的彻底拼音化。为了维持这个政策的表面客观,盟军总部决定
在日本举行一次“全国识字测验”,由“全国识字测验”的结果决
定汉字的生死,并由日本学者柴田武、另一个日文拼音化的急先锋
来主导这次测验。
对汉字磨刀霍霍的盟军总部,加上“废除汉字”的日本学者,这是
个早有默认立场的“测验”,将会导出怎样的结果,不言可喻。在
日本有着1600年历史的汉字,被送进坟墓,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识字测验”的主办单位在日本全国找了两万个受验者,年龄在
15岁到64岁之间。当年,日本人都要吃配给粮,靠着“配给名簿”
随机抽样,这两万人不难找。
接到占领军总部来的通知,每个人都战战兢兢,不敢不去。这次测
验的到场率约在八成以上,抽样算是极具代表性。
盟军总部的“识字测验”考些什么呢?以下就是当中的一道题:
东村的大爷,在银行买了两枚彩券,中了大奖。请问:
大爷买了几枚彩券?
(1)一枚(2)二枚(3)三枚(4)四枚
大爷在哪买的彩券?
(1)香菸铺(2)大阪(3)女儿家(4)银行
由这题目的设计可知,盟军总部抱着西方人的高傲偏见,把汉字国家
的识字程度彻底看扁了。受验者事前未被告知测验目的之下,个个振
笔疾书,浑然不知自己的一只笔正在掌握著日本汉字的命运。
这场举行于1948年8月的“识字测验”,结果出来,彻底跌破了“专家”
的眼镜:“日本无法读写汉字的人口,比率仅仅为2.1%”。且不说汉字
国家不曾有过这么高的识字率,就连拼音文字的国家也难以望其项背。
事实证明:日本在1911年,就已经达到98%的小学就学率。普及的教育
,才是提升识字率的根本,和文字体系没半点关系。
主导这次测验的日本学者、“汉字废除派”柴田武,尽管对测验结果不
甚满意,仍如实拟好报告,交给了盟军总部。后来在其他的纪录中,我
们看到了这么一段轶闻:柴田武提出报告后不久,被叫到一个房间。等
着他的,是主张废除汉字的美国学者佩尔泽尔。
“柴田,2.1%,这……结果不太好看”佩尔泽尔摇头道。
“恩,是不太好……,”柴田苦笑地回答:“日本的识字率,恐怕比美国都高。”
佩尔泽尔干笑了几声。半晌,低声道:“反正,目前就我们两个知道。
你看怎么样?把数字改一改吧?”
这是个很大的诱惑。柴田同样是汉字废除派,一时的暗室私心,却能成就
他终身的抱负。他只要点头了,汉字从此消失,日文从此全面拼音化,他
个人也将因此留名青史……。
柴田毕竟还是摇了头:“先生,我做不到。对不起!”
佩尔泽尔叹口气,未再为难,走出了房间。
这是个动人的故事。遗憾的是:同样的故事不曾发生在对岸。中国的文字改
革,没有盟军总部这样的太上机构指手画脚,政策完全出于自发。可惜我们
找不到一个让人信服的调查报告、找不到一份正反说理的纪录、更找不到一
个柴田武。我们看到的只是反右之后全国噤声,文字学者陈梦家坚持己见,
最后含冤自杀……。
如今维护简化字的人们,夸夸其谈地说著“汉字简化才能助于提高识字率”
,口吻与盟军总部无知的美国学者何其相似,但偏偏这是出自中国人自己之
口!这个未经任何检验就上路的政策,影响了几代人,造成十多亿“发”“发”
不分、“里”“里”不明的人口,徒然把数千年东亚汉字圈的文化纽带横刀
一切!我们不禁要问:当年热衷简字的中国学者,心中可真的明白自己在进
行着什么“千秋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