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 推背图𫍰‧台湾谂‧二二八事件后(5)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23-04-05 21:59:06
◎此文乃是书稿试读,敬请指教文中疏误之处
推背图𫍰‧台湾谂‧二二八事件后(5) 东岐明
  台湾自荷西明郑建构国家统治,再由日殖当局推进法治建设,至于国府来台形成本土
法治传统及地方民主自治体制,直至李登辉终结国府党国威权而乃确立自由民主之政治问
责体制;二十一世纪台湾乃而成为中国历史首度成功建立自由民主社会之地,政治发展逐
步超越亚洲诸国而并驾欧美。台湾于二十世纪两蒋国府建立有效法治机构后之统独政争,
虽是引发朝野人心动荡,然于法治范畴政见斗争尚未扼止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政治高层
纷争并未引起官僚体系混乱失能,政府机构尚能保持有效治理,社会开放自由乃而促成种
种民间团体自发形成茁壮。二十世纪末国府威权衰退伴随的统独之争,表面看是撕裂和谐
社会,实际却是台湾社会在统独相互批判下打破观点禁忌之自由风范演进,乃而日后台湾
可以容忍多元共存,不像其他亚洲国家即使建立民主而仍旧社会潜藏国族政治禁忌,难以
真正建立自由社会。台湾也就于统独对立抗衡下,得以避免成为新加坡式民主威权政体,
乃以具备并驾欧美之泱泱大国开放自由气象,更而于政治自由氛围下趋向形塑成熟公民社
会,影响惠益未来中国发展良多。
  两蒋逝后政局纷扰,并未中止台湾基础建设进展与国家社会进步。李登辉推动台湾作
为亚太营运中心,虽因海峡两岸对立而失败,台湾仍于一九九二年登为发达经济体,一九
九五年开办全民健保而后运营成为世界典范,一九九七年成为已开发经济体。全岛交通运
输日益完善,高铁、捷运、公路、机场、港口逐步建设完备。二十一世纪台湾基础建设趋
向提升精致,随着周休二日逐渐普遍,全岛观光事业逐步兴盛,旅游设施林立,各式餐饮
竞相发展,各地民宿多样兴起,更而吸引海峡对岸与世界各地之旅客访台,日益潜移默化
台湾华雅风貌。
  二十世纪九○年代乃台湾奇蹟转型之分界,以前是政治威权领导之经济奇蹟,其后是
公民自由引领之社会奇蹟。经济奇蹟逐步造就二十世纪台湾启始种种企业组织崛起于二十
一世纪世界,由五○年代台塑、六○年代长荣,至于七○年代宏碁、鸿海,至于八○年代
台积电…等,逐步茁壮成为国际企业。台湾本土于自由开放之社会信任增长满足之后,乃
能日渐造就媲美先进国家之大型企业组织,亦然促生种种非营利之民间社团热心经营公益
事业,更有许多民众加入义工志工行列服务社会。二战后至于国府解严前之台湾社会,民
间社团乃是处于国府威权监控下作为服从政府领导之侍从组织而存在活动,实际无法造就
自主公民社会。然而党国威权对于不涉政治之公益团体亦有善加扶助,譬如慈济以“教富
济贫”进行慈善救助,一九八○年推动兴建医院即得小蒋亲访支持,尔后志业日益惠施,
乃至扩张世界各国。一九八七年解严之后,逐渐涌现种种抗争国家不公不义之社会团体从
事自力救济,早在一九四二年即已制订之〈人民团体法〉亦随党国消退而于一九九三年修
订为真正开放自由结社,而有二十世纪末种种公民运动积极面向国家机构争取自由平等与
人权正义之价值维护。九十年代台湾各地逐渐兴起在地社区发展活动,一九九四年国府政
策配合推动社区总体营造以“建立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建构社区生命共同体”而支
持民间社区自发组织改造生活环境,一九九六年社区营造学会成立以统筹产学支援,一九
九八年启始社区大学发展至今全台已有近百所校部提供社区居民在地进修,社区在地民间
社团良性发展欣欣向荣乃以奠基公民社会。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后自发兴起之民间救
灾活动,更又促成志工参与公益活动大增,公益团体蓬勃发展成为此后台湾社会特色;然
而志工发展众多亦然衍生经济问题,导致排挤基层劳动工作机会。二十一世纪台湾即在民
间自由开放下,逐渐达成公民社会、市场经济、政府统治之三足鼎立。
  二十一世纪初台湾,随着党国威权终结后之政党政治劣化腐坏,政府领导逐渐落后社
会发展,公民群体与市场企业逐步凌驾政府引领社会进步。公民社团与市场财团之良性发
展投身公益引领民众提升社会信任,反而政坛党派斗争成为败坏社会诚信之不良示范,造
就政治乱象于和谐社会,堪称另类台湾奇蹟。早在两蒋国府,以党国体制建立党营事业体
系并以威权操控地方自治政局,威慑挟持地方派系与黑道帮派顺从党国以利于统治稳定,
乃为黑金政治之滥觞。至于李登辉操控党国政局而结合地方派系压制党内反对意见,其本
人操守亦多财务疵失而随台湾社会富裕,财阀逐步介入政局,乃致党国中央逐渐腐化而陷
入金权政治,地方派系又有黑道嚣张,遂而形成台湾黑金政局,而于统独政争下日渐靡化
政风,终而党国体制崩裂终结。伴随黑金嚣张,更有譁众邀宠之民粹政风兴起,朝野操弄
民气倾轧斗争,政党政治沦为社会乱源,政治人物多为国家蠹虫,喧闹统独政争而派系贪
污敛财。其后二十一世纪初台湾政局落于蓝绿相争之烂乱轮替,党派互斗丑闹不止,弊案
怪象此起彼落,国政远略谬误屡发;幸赖承继国府宪政体系成功秩序,维系台湾社会蓬勃
兴旺仍于旧有政经法治轨道上继续进步发展前行。
  二十世纪国府因应九一八事变后准备对日抗战之军工产业发展,老蒋乃以一九三二年
秘密成立之“国防设计委员会”合并兵工署资源司而成立“资源委员会”,负责军工国防
产业发展,孙运璿、李国鼎皆此服务出身,迁台后于一九五二年转为经济部国营事业司。
胡适念兹在兹推进科学发展,一九五七年返台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即与吴大猷积极策划
而于一九五九年成立“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一九六七年改为行政院之“国家科学
委员会”,专责推动科学发展,奠基台湾科技基础。一九七三年孙运璿仿韩建立财团法人
“工业技术研究院”,以推动科技研发而带动产业发展。一九七八年小蒋召开首次“全国
科学技术会议”以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尔后四年一次陆续举办,先后选定能源、资讯、材
料、自动、生技、光电、海科、环保等重点产业,初期引领产业发展助益甚多,尤以一九
七九年于李国鼎推动下成立“资讯工业策进会”以推进资讯科技而开展台湾资讯社会。然
而九○年代李登辉南向政策失败,其后继任陈水扁两兆双星计划惨亏;二十一世纪政党高
层缺乏贤能人才,以致尔后台湾产业界对政府失去信任,更而批评官员主持会议脱节产业
而逐渐缺席,转而民间企业逐步崛起影响政策。
  台湾自美援结束后近六十年之飞跃经济发展,至于二十一世纪二○年代已然具备诸多
产业聚落。资讯电子工业主于北部,机械设备与金属工业主于中部,石化工业与食品工业
主于中南部。其中产业群聚又可分为半导体、电子零组件、石化、金属与机械、纺织、纸
与印刷、机电与家电、铝件、化工、皮革、陶瓷、水泥、交通运输、…等,以半导体产业
掌握二十一世纪世界之资讯硬件核心关键,尤以台积电为甚;其余产业亦然位居世界前沿
,更有不少中小企业经营研发成为世界性专业先进厂商,而使台湾一跃成为二十一世纪世
界之重要工业产地。
  台湾产业崛起背景,源自二十世纪日本奠定基础建设及训练工技人员,继而美援支助
战后重建,国府统治经营吸引外资输入科技而又积极推动科研与重点产业发展,营造良好
企业发展环境,而使种种产业随二十世纪末之资讯时代兴起。台湾因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发达电脑资讯产业,以之扩散其他产业之自动化与资讯化,而于二十一世纪追及先进国家
产业发展;更有少数超越,譬如尖端运算之半导体。其余尚未形成聚落而已发展,尚有生
技、医疗、华雅等产业兴起。台湾民间亦多先驱创业启始新兴产业发展,譬如台湾管乐产
业即是二战后由画师张连昌自行拆解萨克斯风研究机械构造,而无师自通制作成功,进而
教导传授制造技术,至于九○年代工研院介入辅导技术升级而组构相关管乐产业联盟。台
湾产业壮大,更与中共改革开放释出巨量廉价劳动人口及广大市场,而使台湾厂商借由大
陆幅员人口体量得以扩张成长,大陆经济亦然得益台湾厂商引进种种产业经营而跃升增长
。二十一世纪初台湾产业发展借由其时全球化开放趋势,不少运用大陆人力进军国际,乃
而茁壮成长种种世界级企业竞争全球市场,台湾产业整体即承以往国府建构利基优势及民
间勤奋努力打拼之产官学协作下飞跃进步发展。
  以往两蒋国府随其反攻复国难成与台湾经济起飞,乃于迁台首都台北,开始兴造国家
代表建筑,而有一九六五年故宫博物院、一九六九年忠烈祠、一九七二年国父纪念馆、一
九七三年圆山大饭店、一九八○年中正纪念堂,尔后台湾社会富裕兴起而于二○○四年建
成当时世界最高大楼台北一○一。二十一世纪台湾社会更而兴起博雅之风,各地富豪兴起
赞助公益文化,譬如李科永家族捐献建设各地图书馆;民间各式博物馆亦纷纷成立,尤以
台南奇美博物馆最著。富裕台湾艺文繁盛勃兴,乃于二十一世纪前叶,逐步转型成为文化
昌盛之岛。
  台湾文化影响中国大陆,显如始于二十世纪七○年代邓丽君而终于二十一世纪初周杰
伦之流行歌曲风潮,其后大陆社会亦然文化再兴。隐则汉文范式于台湾社会演化发展,承
继民初白话文运动而融合西文文法与古典文言文风,造就形塑当代典雅书面汉语之“文语
文”范式,传播大陆而深远影响未来中国汉语文化,创造转化成就汉语革新之华雅文风。
  台湾学界进展,亦如二十世纪中叶英国学者史诺所谓两种文化,乃有科学与人文之显
著歧异分别面向。台湾社会因为以往日殖时代公医地位,故而崇敬医师,而使医学教育罗
致顶尖人才培育研究,不仅支持健保成功优质运作,至于二十一世纪一○年代更已具备亚
洲第一之先进医疗体系,世界排名仅次于美德两国。战后台湾社会升学趋求,除开上述尊
崇医学,男生乃以理工热门而女生乃以商贸热门,次为法政,末为人文而又以哲学与历史
最受轻视。故而二十一世纪初,台湾优势乃以科技人才与外贸人才竞逐世界,政治人才庸
劣居多,人文学术相形之下更是冷清落寞。台湾社会及学界风气乃以自惭不如先进国家,
故而大量学生出国留学欧美修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解严自由风气,大量欧美书籍译
介来台,以及互联网兴起之全球知识开放,台湾学界思潮文化迎来无盈无边变化,基础
人文学术依旧落于不足。
  台湾解严以后之教育改革进程,正以体现如此问题所在。原本两蒋国府建立教育体系
,乃是设计兼采美式高等教育与德式技职教育而立基于普遍国民教育。李远哲挂名为始之
教育改革,实际无主负责,任由各方势力竞逐,造成学生惨遭试验;譬如欧美针对弱智儿
童启智教学之建构式数学,教改竟而推行全台,盲目风行直至社会反弹方止,专业数学界
也觉莫名其妙。教改多年,政策反复无常,师生难以适从,先是普设大学导致排挤技职教
育,后又转而重视再建技职教育。教改宣称减轻升学压力,无视升学压力来自社会竞争,
并非教育制度可以消弭,反而愈改愈多问题。消弭联考应试而改学测推甄,造成社经优势
家庭子女更加容易胜出。升学标准采行计入就学成绩,导致师生上课教学必须斤斤计较分
数,更增平时求学压力。幸而荒谬折腾并未毁坏台湾教育水准;然而不少无辜学生已然成
为教改实验牺牲白鼠。
  二十一世纪初台湾教育更随新生人口走向减少,而致招生问题严重,各级院校逐有减
招甚至关闭,新生人口更有许多外籍配偶子女。台湾随着社会富裕发达进步,吸引不少外
籍人口来台通婚嫁娶,以及申请归化入籍。外籍婚姻虽以结婚大陆居多,亦有不少亚东通
婚,更有世界各国来婚,蔚为另波移民潮流。国际移民乃以注入台湾新血,更有引入优秀
才技;譬如原籍乌克兰之李瑞莎,结婚归化之后发挥其韵律体操长才而成功引领培育台湾
杰出选手。台湾作为移民岛屿,乃由史前登台南岛语族启始,十七世纪闽客汉人入台,二
十世纪中国各地军民迁台,至于二十一世纪初国际移民来台,逐渐演变成为超越国族而具
备世界文明共识之岛。
  二十一世纪初台湾宗教发展,乃随二十世纪末解严开放,汇聚世界诸教传入,种种宗
教团体蓬勃兴起,多元多样而宗派繁多,新兴宗教更是众多竞争,怪象频传;故而大陆曾
经盛行之法轮功来台传教并无优势,台湾社会将其视为附佛外道邪说。本土民俗宗教随着
社会富裕,亦然华丽兴盛而信徒众多。传统宗教兴办教育以发扬教义,尤以佛教最盛,无
论普适民间移风易俗或修行精进弘扬义理,皆以影响后世深远。自古传入中国佛教皆为北
传大乘密乘宗派,直至民初方有南传上座部思想传入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大越禅师远赴
缅甸班迪达大师门下修习成就,返台启始上座部僧团与正念解脱禅法于台湾发展,开创汉
传佛教之南传上座部传统。
  台湾社会之民主共识建构,解严以后除于教育传导,更有传媒流行之政治谈话性节目
影响爆巨。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放有线电视设立,台湾由于人口密集大多易于铺设电
缆到户,有线电视用户遍布城乡,有线电视频道更是演变高达数百之多,不少透过卫星通
讯扩及海外华人用户,提供多样种种收视主题,逐渐竞争产生谈话节目;其中新闻频道即
达十家以上,不同政治谈话节目各自竞争立场观众,民间社会即于传媒助益下辩论交流政
见,譬如一九九四年至二○一三年播出之〈二一○○全民开讲〉,曾以观众来电加入讨论
而风靡全台。此外纯粹名嘴论述知识之谈话节目,亦然多样兴盛影响民众见识,譬如二○
○七年播出至今之〈关键时刻〉讨论怪奇话题与政界时事,由外星人至奇幻物,由科学探
索至鬼神传说,由台湾政情至世界局势,无所不包猎奇吸引收视。谈话节目兴盛与台湾政
坛乱象,奇特造就台湾政局成为民间热情观赏之连续剧场,全民参与演出及相互批判,蔚
为二十一世纪初台湾之媒体互动议政风潮。另随资讯科技进展,可供聚众论事之网际网络
论坛兴起,台湾尤以BBS系统盛行,其中更又以PTT批踢踢最为集众讨论种种议题,
已至影响现实政局,乃而各党各派皆以营造网上舆论造势,尤以民进党羽最为擅长经营网
军造谣抹黑政敌,更胜对岸中共图台之认知作战。
  二十一世纪初,中共对台战略乃在积极准备统一台湾,因此大力渗透台湾各界,利用
两岸交流布建策反暗桩,威吓利诱寻求里应外合以达两岸统一;然而不少投机台人因而藉
机诈骗中共援助赚取无本暴利,形成两岸政治买办互捧造势谋利,捞取中共统战让利。两
岸间谍活动更随开放交流与国际介入,上演多面谍报斗争,彼此相互吸收渗透。中共改革
开放之经济成功,其实暗中大力学习台湾经验,更得大量台商投资技转助益商贸发展,两
岸经济彼此互利发达。然而中共并吞台湾进而称霸世界之狂妄野心,促使共国发展稍有崛
起之势,即就致力扩建共军海空力量,准备时机成熟夺取台湾而消灭民国。乃而二十一世
纪前叶之海峡两岸,逐渐形成前现代共国政局之大陆中国体系与后现代民国政局之海洋中
国体系的政治制度与社会范式之争。二十一世纪共国崛起称霸野心,更藉先进科技营造数
位极权体制监控全民并更输出影响扩及海外,联合其他威权专制国家共同强化统治权威,
挑战全球自由民主国家政治底线。终而二十世纪九○年代以来三十多年全球贸易和平荣景
于二十一世纪二○年代走向终结,美国为首之民主国家与共国为首之专制国家走向对抗冲
突,终致台湾已然置身遥望世界战争之途。
◎此为书稿试读结束,在此感谢读者提出疏误问题。
其后内容涉及台湾未来,见于出版《推背图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