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现代中国-东南亚的人群(基因)来源

楼主: a46911a149 (a149)   2023-02-12 16:59:00
本文主要以基因分析与考古遗址的角度
探讨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的人群来源,
文章的内容
主要引用自
The prehistoric peopling of Southeast Asia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t3628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Chinese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22.853391/full
The Genomic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36-2
这三篇学术论文的内容,外加透过一些其他的背景知识分析
这三篇论文中
第一篇为丹麦的学者主导的跨国研究论文
另外两篇为厦门大学的学者与西方学者跨国研究的论文
1. 前言
分子人类学(英语:Molecular Anthropology)是一门新兴学科
透过基因分析,研究人群的起源与迁徙路径
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过去只靠 体质人类学 考古遗址 与 语言学 推断人群来源的不足
能让我们对人群来源的历史有更深入的认知
因为这门学科兴起的年代较晚
很多重要的研究结果,都是比较晚近才提出(例如近二十年)
所以找这个领域的论文,最好找年代较新的论文
部分老论文的内容,已经相对过时,甚至被更新的论文推翻
2. 概论
https://i.imgur.com/FrYzBgR.jpg
如我先前写过的文章所述,智人自七万年前,走出非洲,
变成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的主体祖先来源
七万年这个年代,是透过基因分析,研究y染色体与粒线体共祖的年代计算出的
所有非洲以外的人类,都属于七万年共祖CT(M168)的父系后代
但我前文的叙述有不准确的地方
CT(M168)成型的地点应该在非洲,所以这个支系的后代,在非洲人中同样大量分布
(非洲黑人主流的y染色体为E,混合少部分的A与B)
在走出非洲以后,才分化出来的Y染色体是CF(C 与 F-M89的祖先)
而欧亚大陆人的 D 与 E 可能来自另外几位走出非洲的智人
如我前文所述,走出非洲以后,来到东亚的有几波人
较早进入亚洲的为老亚洲人 (Y染色体 C D )
较晚进入亚洲的为新亚洲人 (Y染色体为 N O )
但新老亚洲的概念,可能是相对过时的概念
因为以前,有些人可能以为,新亚洲人来到亚洲时,就已经是东亚人长相
之后在亚洲替换掉了长得像原始黑人的老亚洲人
但这个论点应该是不准确的
现代一些学术研究中,发现令东亚人与白人肤色变浅的基因中,
有很多是属于不同的基因,故而推测东亚人与欧洲中东人,肤色变浅,
是智人走出非洲,西欧亚人群与东欧亚人群分离后,独立演化出来的
例如下面这篇论文,便是一篇探讨西欧亚人与东亚人浅色基因的论文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671666/
所以比较可能的状况是,新亚洲人进入东亚,与老亚洲人混合后,
在之后的数万年中,才渐渐演化成现代东亚人,包含较浅的肤色与现代东亚人的长相
https://i.imgur.com/SPmnBh2.png
如上图(此图来自上述的一篇论文)
智人走出非洲后,首先分成西欧亚人与东欧亚人
西欧亚人是欧洲人与中东人的祖先
东欧亚人(为新亚洲与老亚洲人的混合) 是东亚-东南亚人与大洋洲人群的祖先
在新亚洲与老亚洲混合后,东欧亚人,又继续分化成 东亚人 与 大洋洲人群 两支
东亚人就是黄种人(含现代东南亚人的主体基因)
大洋洲人群,即和平文化人群,被某些人俗称为东南亚矮黑人,肤色类似非洲人
(代表人物: 尼格利陀人(Negrito), 澳大利亚土著,安达曼人(Andaman_HG)等)
在距今一万年以前,
东南亚的土著是大洋洲人群,
而中国与北亚的土著则逐渐演化成黄种人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东亚人又渐渐分化成两支
一支为 北东亚人(即古中国北方人群)
一支为 南东亚人(即古中国南方人群)
其中,
北东亚人是日韩人的主体祖先,
南东亚人是东南亚人的主体祖先
北东亚人,含古北亚人与古黄河栗作农夫
南东亚人,被推测起源于长江流域,为古长江稻作农夫的后裔
在距今6000~一万年前,又分化成数支
一支为 古南亚语人群 (中南半岛新石器人群)
一支为 古南岛语人群
一支为 古苗瑶语人群
一支为 古侗台语人群
由于长江稻作农夫,与黄河栗作农夫一样,是东亚最早掌握原始农业技术的人群
比起狩猎采集,农业能生产更多粮食,更容易大量增殖人口
所以普遍认为,掌握农业技术的人群,
更容易在人口基因上,对原始的狩猎采集人群产生替换
(这是在世界各地的史前时代都经常存在的现象)
所以大约在距今3000~10000年前,长江稻作人群开始大量向东南亚扩散,
在东南亚,替换掉了土著和平文化人群(大洋洲人群),但也吸收了部分土著的基因
逐渐形成现代东南亚人
关于稻作起源于长江流域,目前是争议不大的论点,因为有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
与 稻米品种的演化路径(基因) 作为参照的对象。
所以普遍认为,稻作起源于长江流域,之后才在石器时代传入东南亚。
(在我上面引用的论文中,就有用稻作的传播路线,来推断人群的迁徙路径)
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 英语维基百科 农业史 这个条目 引用的论文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agriculture
而黄河流域,最早驯化的农作物是栗(小米)
栗(小米)一直到历史时代,都是中国北方的主粮,
一直到秦汉以后,发源于中东,从西域传入的小麦,才替代了栗(小米),
成为中国北方的主流农作物与粮食
尽管如此,由于史前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交流
黄河流域的石器文化也会种稻 (有出土考古遗址)
而长江流域人群可能也会种小米
(例如台湾原住民就会种小米,应该是源于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人群与长江流域人群技术交流的结果)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偏南方的楚国吴国等国,也广泛种植稻米
而肤色也支持,东南亚人的基因早期源于长江流域这个说法
因为人类演化出浅肤色,并非巧合,
一般认为有足够强大的外在因素,逼迫人类演化成浅肤色
一种流行的理论是,在高纬度的地区,因为缺乏阳光照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
所以浅肤色有利于人吸收更大量的维生素D,增加生存机率
以致在较高纬度地区的人群倾向演化出浅肤色
英语维基百科与中文维基中都提到了这个理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ght_skin
由于东南亚人生活在热带地区,肤色明显浅于非洲人
故东南亚人的基因,应发源于纬度更高的长江流域或长江以北
3. 第一篇论文的常染色体分析
The prehistoric peopling of Southeast Asia 这篇丹麦学者论文的常染色体分析
https://i.imgur.com/uYGMhHy.png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
东南亚七千多年前的和平文化遗址(Group1),与3000~4000年的新石器遗址(Group2),
基因构成上,有天翻地覆的差异
新石器遗址,多了大量亮绿色成分
这种亮绿色成分,在现代的东南亚人中,不论是中南半岛 还是海岛东南亚人中
都有广泛的分布,且在现代南亚语系边缘人群中,含有的量特别高
故而推测,这种亮绿色成分,是古南亚语人群携带的基因,
他们也是第一波南下,进入东南亚的长江稻作人群
在东南亚分布广泛,成为了现代东南亚人基因的主流来源之一
由于这种成分,分离出来的年代较早,此图的基因分析中,南方汉人就没有这种成分
第二波与第三波南下东南亚的长江稻作人群
分别为古南岛语人群,与古侗台语(壮傣语)人群
此图可以看出,粉红色的成分,代表古南岛的成分,
而桃红色的成分,代表古苗瑶的成分
侗台(壮傣)语人群,则是粉红色与桃红色成分的混合
而这种粉红色类型与桃红色类型的基因,在汉人中也有分布
南方汉人这种成分较高,北方汉人较低
但实际上,粉红色的成分,其实可以看成,中国南方沿海的土著成分
而桃红色的成分,可以看成中国南方内陆的土著成分
原始南岛与原始苗瑶,分别是南方沿海土著与内陆土著的一个分支
而深绿色与淡绿色,则是北东亚/古北方人群的成分
深绿色可以看成古黄河中上游成分,也是原始汉藏语人群的成分,
因为深绿色在东南亚也有分布,应该是藏缅语人群带下去的
而淡绿色可以看成古北亚/东北亚成分
可以看出日韩人的基因,主体是淡绿色成分,辅以深绿色成分
此图可以看出,现代越南人与泰国人,
主要是 侗台语成分(桃红色为主,粉红色为辅)与南亚语成分(亮绿色)的混合
印尼人,主要是 南岛语成分(粉红色)与南亚语成分的混合(亮绿色)的混合
菲律宾人,主要是南岛与成分(粉红色),辅以少量的亮绿色与桃红色
下篇待续...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23-02-12 18:28:00
小米是粟,不是栗。
楼主: a46911a149 (a149)   2023-02-12 18:33:00
打错了..
作者: williammei (梅)   2023-02-12 22:33:00
有点好奇下篇想谈的是什么?感觉这篇的情报蛮像基础知识的,像是马来相关的南岛民族有南亚民族的混血这些的
作者: purue (purue)   2023-02-13 01:26:00
矮黑人被南岛灭绝 原来从对岸就开始了
作者: iamoldtwo (目标:单手脚离地拉单杆)   2023-02-13 18:2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