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ips (hips)
2022-09-25 17:12:10兰德公司在2018年出了一篇Will to Fight的报告
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briefs/RB10040.html
他们的理论比我上一篇更全面详尽
我总结一下这个报告的主要内容:
1. 美军的教范对战斗意志的强调与否是来回摆荡的,
通常是尝到教训后就会弹回来, 目前又到了高点.
2. 列举战史上错估will to fight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
包括一战, 二战, 韩战, 越战, 阿富汗, etc.
(有趣的是, 并没有列举中国内战)
3. 把这项参数加到war game simulation后会大幅改变胜算估计
4. 提出影响will to fight的模型, 有五大层面,
个人,单位,组织,国家,社会
其中历史与意识形态是个人层面及社会层面下的子因素, 也是我上文着重的点.
我的衍生论点跟兰德模型是一致的
因为其他影响will to fight的因素主要是物质条件上的
包括组织的效率, 能力, 训练等等
若是因为这些项目而缺乏战意的人, 矫正起来相对容易
甚至透过推广军事常识跟辟谣, 就解决一大部分了.
最难解觉得就是在意识形态层面跟敌人太近的
这种人走到极端就算知道台湾很难啃,
也会觉得为了中华民族复兴得把台湾献出去 (比方某些退将)
或是觉得政府这么烂不如给共产党来管
我讨论的也只是这部分的人
而不是讨论因为别的因素导致缺乏战意的人.
我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台湾人反射性的讨厌我这种论点,
只能说, 多元是美好的, 但现实是骨感的. 再讲就扯远了.
总之, 美军打别人往往是训练装备领先一整世代的辗压
所以容易有着重物质的倾向
但就算这样都可能吃鳖, 现在教范又回到要重视精神.
各位可以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