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成因有被认真讨论过吗?

楼主: fw190a (las)   2022-04-06 12:58:38
※ 引述《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之铭言:
: 其实我两年前写的系列文章我写完后我发现少了一个很重要的点。
: 那就是共产主义天生有乌托邦远景。
: 小弟我现在回头看,我只能说马克思如果活在今天可能会被归类为以下三种人之一:
: 1.科幻小说作家
: 2.奇幻小说作家
: 3.异世界穿越小说作家。
对这段比较有感,想继续歪个楼,
没办法给这些推论挂保证,就当作是从小说设定的角度好了。
: 因为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太理想也和现代现实世界过于遥远。
认同,但有趣的是突然觉得,
是和现代/现实世界遥远,但和当时的底层人民环境,反而比较接近。
: 例如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人人不用工作,没有政府,没有货币。等等诸如此类。
现代社会,已经把这些元素融入生活,并找到一定的平衡点,
对底层人民而言。
工作从彻底的压榨,至少叙事上变成积极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政府不再是是纯粹压迫者角度,而是必要的工具。
大众也比较有意义的使用货币体系,而非在生存线上把工资当作配给卷来用。
但回到当时环境下,这些元素,要马没正面价值,要马很稀薄,
幻想抛弃他们迎来美好生活,反而比现代容易。
: 这导致后来所有的"共产党政府"都做不到。
: 只能说自己是实行社会主义,目标是在可预期的未来内逐渐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 但是这产生的问题是,一代一代的共产党领导人都做不到共产主义。
: 便让很多人质疑共产主义是否一开始就是小说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 所以才会有各种奇特言论,认为必须彻底摧毁现有的经济 商业 社会 文化
: 才有可能建立共产主义乌托邦。
所以我觉得不只是遥远和做不到的问题,
更有一种背道而驰的荒谬感,导致了激烈反应。
愿景看似有机会实现,但一切作为都显示,
这个实现过程,更像是原本结构的复制,
只是个经过包装的谎言。
(某种意义上,现代可以辩论说,透过实现资本主义,
我们以更高的效率靠近共产愿景,因为科技树升更快,
在这思路下,共产革命与国家的尝试就彻底变虚耗了)
然后在结构上的问题,其实无解,
所以反而精力和情绪,只能无限发泄到包装的能力上。
先是官方为了维护统治基础,必须惯性的宣传,
然后民众在官宣基础上,进一步把愿望与手段搞混。
就是一种,只要努力,好歹贡献了啥的心态。
努力没有成效,可能是不够努力。(舔狗?)
导致最后的结果,吗?
(突然想到最近看一个学测关于气候议题零排放产生争议的阅读测验简答题,
给出了一个相似的但比较正面的结论。)
: 但是这产生的问题是,一代一代的共产党领导人都做不到共产主义。
重新抓这句,我认为有趣的点在于,
一代代都做不到,对我们来说是个归结的答案,
但对当代人的情绪来说,
要承认自己看不到后果,甚至连自己当下的后代都看不到后果。
是个情绪上的坎吧。
好像真的要有很深的"思想觉悟",
才能真正纯粹为一个连看都看不到的人去努力。
至少觉得有些违背人性了。
所以也能说文革的争点之一,
是在试图塑造具有那样一个觉悟的社会,(宗教化?)
但最终被更复杂的人性反弹回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