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是否古代知识分子更倾向学习人文学科

楼主: A6 (短ID真好)   2021-10-26 17:54:16
※ 引述《sdhws (sdhws)》之铭言:
: 在古代,许多区域,都有专精医学农业以及建筑工程领域的专家
: 然而比起这些
: 其他拥有更高身分地位的知识份子是否将更多精力用在人文及社会学科(文史法政宗教)上?
: 如宗教氛围较浓的欧洲/西亚北非/南亚,他们的知识分子更注重在特别宗教领域研究
: 东亚即便宗教氛围较弱,但也多集中在文史法政领域的探究,科举也集中在这些题目
: 所以为何医农工程受重视的程度不若人文及社会学科高呢?
: 医农工程不是对生活有更直接的影响吗?
我先申明 以下为我 "个人" 认为的看法 都可以讨论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几点
1.首先是因为历史话语权都被文官掌控 也就是政治家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政治留下的纪录会比较多 纪录比较完善
2.古代多采用师徒制 很多且多数教育水平并不高 文字纪录相对较少
所以"感觉"起来 古代更注重在文史方面
3.科举制度虽然很多秀才多年名落孙山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考试 因为相对于其他行业
人文的比较有系统的教学 也是乡对于其他行业 "入门"门槛最低的
其实可以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对比
4.是多数人对其他领域的不了解 如医疗建筑等东西 都是有自己的一套传承系统
只是一般人比较难以接触到 但同时这是一般人直接影响 所以虽然历史更迭
像是一些兵法会失传 但是像是传统医疗 却是一直传承
这里强调强统医疗 因为我个人比较认为是对比现代医疗 而非西医
现代医疗算是另开一个系统 叫西医并不是特别准确
作者: kevin11951 (kevin11951)   2021-10-26 19:00:00
第3点可能有点反了古代读书门槛反而不低没什么家庭能撑起一个大男人在家不事生产光顾唸书因此对一般家庭来说养读书人是一件很浪费钱财跟劳动力的事所以才会有世族垄断的问题出现科举的建立确实是有助于阶级流动但穷人靠考试翻身的仍是少数(就算是到大城市赶考也需要旅费)因此行科举之初对于拥有资源的旧门阀来说还是占尽优势
作者: nightyao (yao)   2021-10-26 21:57:00
春秋战国时期,肉条很贵,不过孔夫子没说是拿来吃,所以腐败、借来的都可以,。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10-26 22:36:00
子思说过"酒脯、所以饮宴也,方乏于食,而乃饮晏,非义也"故拿的出肉干的 孔子应亦视为已有能力满足基本民生需求 才会在符合"义"的前提下 收为学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