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科举取士之后的人才素质有提升吗

楼主: violing613 (house..my pet......)   2021-07-11 20:39:48
※ 引述《Doomsayer (末日预言者)》之铭言:
: 我觉得科举跟人才素质应该是没什么关联,不过我的立论没有很严谨,毕竟只是随手瞎扯
: 蛋而已,就拿明史来说好了。
: 朱元璋刚立国的时候,很晚才进行科举,然后又有南北榜这种政策出台,可见对公平的追
: 求与政治平衡的考量,是远大于实力的,不然没道理文教发达的江南地区,要受限于各省
: 的录取名额。
: 然后朱元璋其实还蛮喜欢用荐举来吸收人才的,阿这些人有比进士出身的人要来得差吗?
: 也不见得,像参照《明史》〈循吏传〉,洪武时期不少就是荐举受官的,到了明末科举制
: 度完备,结果没多少人被写入〈循吏传〉(这里就不探讨清朝修《明史》有没有政治考量
: 了,我不熟也不懂)
: 所谓人才素质,一方面是很难比较,而各朝代时间跨度那么大,不就有张飞打岳飞之议。
: 而用单一的朝代比较,我认为跟皇帝有没有心、有没有手法治国有关。
同意,科举的主题不在于素质提升,而在于知识终于有办法普及,
如此皇帝取才就不至于侷限在垄断知识权的世族们。
以明代来说,政经重点南倾已成大势,要避免南方仕绅过度扩张就必须平衡,
明末东林党就是出自南方,跟忠于国家比起来,这些党徒还是跟以往的世族们一样,
更加重视自家利益,明末所有人的主题都是捞钱,管他事后洪水滔天
自古以来治国不外乎收税与劳役、兵役,这些项目控制力不到位,帝国必衰,
但这些往往是每个时代的世族豪强土豪仕绅刁民们极力在欺上的事情,
而要做好这些主题,端视皇权与以上地方势力的拔河结果,做坏的情况,
搜寻版上"如何让大明变得透明"即可,要做到收税与劳役公平,
讲求的是眼力跟执行力,一做彻底立刻得罪全国地方势力,
因此张居正死后立刻被抄家,宣告人死政歇,经过万历三大征与萨尔浒之后,
明末即正式进入破产倒数
“夫明之亡,亡于门户;门户始于朋党;朋党始于讲学。”
“自万历以前,未有党名,及四明(沈一贯)为相,以才自许,不为人下,而一时贤者如
顾宪成、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之流,蹇谔自负,每相持。附四明者,言路亦有人。而
宪成讲学于东林,名流咸乐于趋之,此东林、浙党所自始也。”
“党祸始于万历间,浙人沈一贯为相,擅权自恣,多置私人于要路;而一时贤者如顾宪成
、高攀龙、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之属,气节自许,每与政府相持。而高、顾讲学于东
林,名流咸乐附之,此东林党祸所自始也。”
“但谓明之亡、亡于太监、则朕殊不以为然。明末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于度外
,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必亡。”
作者: cht1234 (cht1234)   2021-07-11 20:43:00
以前宋朝有人战南北科举,说南方出身进士举人都是自私贪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