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科举取士之后的人才素质有提升吗

楼主: purue (purue)   2021-07-10 23:07:06
隋文帝以前 中国王朝取仕
从食客 到察举 然后是九品官人法
似乎愈来愈制度化的同时 多样性也降低了
比较科举前后
请问国家的人才素质 有因为考试发明 而更为提高吗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07-10 23:30:00
在多样性之前,你首先要有足够高的人才平均水准人力资源的下限太低,你搞多样性是没意义的,因为环境会迫使能力特高的人兼任过多的职责,最终就是浪费这人才人才水平下限提高到一定水平,天降猛男才有意义,因为这样才有足够的人跟上猛男的步伐,而不是猛男一个拖着国家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师)   2021-07-10 23:52:00
废话一堆,结果完全不知所云不过中国从唐以后对人才的选取,一直不只有科举,科举不是唯一各朝代又不一样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07-11 00:04:00
科举只是制度 内容是可以变得 例如武举也是科举后期主要是受到八股取士的关系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07-11 00:38:00
不知所云就读多两次,搞清楚分段
作者: AkaiSola (AkaiSola)   2021-07-11 00:39:00
我记得以前听过一个论点 八股文的存在让考试更制式化 相对起来让科举更公平了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师)   2021-07-11 00:48:00
没料就不要屁话,可怜呐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07-11 00:48:00
八股因为很死板,所以评价标准能够量化,贿赂考官放水的难度也会增加你判断得这么熟练,没料的话一定写得很多虽然明清作弊案是没少过,但我个人认为死板的基础能力考试还是很有必要,这是一个最低能力门槛的筛查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7-11 01:09:00
看从什么方面来衡量能力?以现代观点来看,最重要的是在实务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点来看,科举制度大兴之后,官员素质确实越来越差了古中国的科举制度与现代考试制度基本是两个完全不同东西不能混为一谈 根本在取材用人上有根本的歧异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师)   2021-07-11 01:27:00
有变差吗?官员素质我倒不觉得有很差而且有一部分的官是用买的这些捐官的,其实有些不错而且晚清出过不少不错的官员
作者: peter89000 (彼得二郎)   2021-07-11 02:24:00
察举跟九品中正一堆靠关系的当官水准也不怎么样阿,越来越差是怎么看的?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07-11 05:58:00
八股取士 是方便"量化" 量化是比较公平 但是也比较死板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1-07-11 08:07:00
都出现买官的情况了还能觉得不差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7-11 08:07:00
@peter89000:意思是以后世的现代标准来看一个官员最重要的是会做事,而非只会死读书绝非否定读书重要性,而是强调实务能力更重要比如科举制度大成的明朝,升迁被科举达人把持非进士前几名不能入翰林,非翰林不能入内阁这就让选才的范围窄化,且太小圈圈同时官僚透过科举缔结师生、同年等关系形成各种党派,结党营私,成为明末的毒瘤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21-07-11 10:10:00
台湾很多人心态很怪 一方面狂骂科举如何荼毒人心但另一方面 又骂权贵怎样不公平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7-11 10:18:00
就事论事。古中国科举制度跟现代考铨制度完全不同不应混为一谈。现代考试制度源自美国的潘德顿法案。中国以科举大成的明朝为例,系以四书五经选取政务官。非要类比的话,那就是说行政院长也要国家考试出身才能当白话说,明朝并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别,官、吏是另回事概念上是不同的两套体系,不能混在一起做洒尿牛丸
作者: f40075566 (火星少年)   2021-07-11 10:35:00
素质变差???张居正:???老子摄政王还不是科举出身你他妈才素质差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21-07-11 10:56:00
潘德顿法案还是1883年的事情,所以这以前美国国力增强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作者: peter89000 (彼得二郎)   2021-07-11 12:14:00
汉朝大家族垄断学术变成学阀,或是晋朝世家的皇帝共治不也是小圈圈,科举才不是造成小圈圈的原因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师)   2021-07-11 12:42:00
清朝很多靠捐官的,能力不差啊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7-11 13:04:00
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上的僵固就跟你说了,明朝中后期非进士不能进入翰林院,非翰林出身就不能当内阁首辅,非翰林出身者永远别想当宰辅以王阳明之功勋卓著,但他没资格当内阁首辅地方亲民官升迁进内阁的路也断绝
作者: iamoldtwo (目标:单手脚离地拉单杆)   2021-07-11 17:25:00
武后大开科举制度是为了削弱世家大族,尤其是北魏以来的关陇集团,长期占据要职。所以有殿试,美其名是皇帝看未来大臣是否为栋梁,实则看他们是不是能为自己所用ref:武则天与科举制度隋炀帝改革失败,被关陇集团起兵带头造反。首义杨玄感,杀害皇帝者宇文兄弟,得天下李渊,都是关陇集团。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21-07-12 11:34:00
chungrew应该会喜欢中共模式,中共直接把有资格的人丢到地方做好几年直接提上来江泽民上海 胡锦涛在贵州 习近平在浙江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21-07-12 15:08:00
楼上的推论跳过的步骤是不是太多了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07-13 11:52:00
我也觉得haze跳的步骤太多了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7-13 14:46:00
历史归历史,请就事论事讨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