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就这些 科学技术来看 , 清朝科技和世界地理知识力应该是远胜英国的
"科学"和"技术"是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科学是一种抽象的思考方法,我们甚至可以把它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是任何一种实物
,不是某种技术,不是某个新发现,不是一堆公式、定理,不是某种具体的结论。我们大
致可以用"逻辑、理性、怀疑、实证"来概括科学这种思想。
用科学的思考方法创造出来的技术,才叫做科学技术,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创造出来的技术
,舆论多么高超,都不是科学技术。
科学精神是完美的,但是科学发现、科学技术却是需要累积的,是永远不完美的。所以在
科学发展的早期,非科学的技术(或发现)优于科学的技术(或发现)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印第安人几百年前就发现了奎宁可以治疟疾,而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发现和证明青蒿
素可以治疟疾却要等到1970年代了。
回到康熙那个时间点,你可以说中国有比西方更高超的瓷器制造技术,但是这样的技术和
科学本身毫无关系。而推动西方后来高速发展的,正是看不见的科学(精神),而不是看得
见的实物和技术本身,那只是科学的产物。是科学,使得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大
大超越了依靠传统经验的技术累积。
不要说康熙,一直到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西方的科学研究成果(甚至谈不
上科学本身)才第一次正式引进到了中国,两年之后八国联军进京,而量子物理已经在这
一年诞生了,即便到此时,科学在中国可以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你可以想见当时的差距
有多大,就是零和(直到今天依然是科学前沿领域的)量子物理之间的差距。
这就回到那个老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科学。其实李约瑟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他所
关注的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四大发明本身和科学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如前所述,科学
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思想。
我个人觉得那个老问题应该换一个问法,为什么欧洲发展出了科学?科学实在太像一个bu
g了,科学往往是反常识、反直觉、反人性的。
我举个例子,最近大家都很关注疫苗的问题。为什么研发一种新药,需要做随机双盲对照
试验?因为存在安慰剂效应、人体自愈能力等等各种干扰因素,那种"我吃了药之后,病
就好了"的单一事件,是不能用来证明这种药有效的,可是这种"在我身上就是有效"的感
官冲击实在太强烈了,我们本能上真的很难拒绝。
科学精神必须要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即便是现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掌握科
学的精神;而直觉、感性、本能…这些有时候与科学相悖的东西,却是先天的,刻在我们
基因里很难克服的,因为它在我们进化的过程中保护了我们。几乎所有的文明都发展出了
宗教,而那些被科学所排斥的因素,往往被宗教定义为我们之所以为人的特质,例如无视
证据的盲目信仰(faith),就是很反科学的。
也许科学的出现,才是一个小概率的例外,就像地球上出现生命也是宇宙中的一种随机事
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