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21-04-03 21:29:34※ 引述《eyebling (百撕不得骑姊儿)》之铭言:
: 台湾的土改,比起对岸来说
: 比较算是无暴力以及缓着陆方式进行
: 算是KMT在台湾有成功的计画之一(其实背后是美国)
: 不过,昨天看到阿信(已经重播到烂掉的日剧),里面也有提到
: 一些日本佃农对阿信的对话,也是谈论以后农夫有地了
: 类似耕者有其田
: 想问一下,是不是耕者有其田,也是美国人先实验在日本
: 在实验在台湾推行的?
: 所以今天日本,明日台湾?
https://www.ptt.cc/bbs/TW-history/M.1480006401.A.0A3.html
<<土地正义>> 徐世荣 著
p71
台湾传统土地拥有者一直都是小地主为主,从调查得知(表一),台湾土地所有权人拥有土
地面积在一甲以下者,一直都在六成以上,1952年更高达七成,当时台湾够资格称为地主
的人不多。
p77
台湾土地改革以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地主不是地主。台湾并没有"地主"(Londlord)这个名
词,我们称土地所有人为"业主"(Landowner,物业管理人,租地给人的人)。地主一词是
国民党带来的,源自于苏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革命需要创造出来的名词。西方社
会所谓的地主,拥有的土地面积非常广阔,甚至是一望无际的庄园,他们住在大都市,在
乡村有人帮忙他们收租,这才是所谓的地主。.........
地主的分类非常重要,不能只用出租与否作为唯一分类原则,应该以土地面积和富力来判
断,区分大地主,中地主,小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等。国民党其实了解这个原则。..
.....
.....蒋介石为了在台湾实施耕者有其田,把定义无限扩张,土地面积所有权人只要持有
土地并出租,无论面积多少都被视为地主。这样的定义在学界已经被诟病。
"耕者有其田条例"第八条第一款,关于地主的定义,其为一个人拥有土地面积超过中等水
田三甲;另一个为土地共有,出租,不论面积多寡,一律征收。由于国民政府以出租论来
定义地主,只要所有人的土地是出租而不是自己耕种,不论拥有土地面积多寡都被视为地
主。所以在台湾实施土地改革,主要是冲击到拥有小面积的土地所有权人。
p84
土地改革消除台湾的经济菁英
土地改革对台湾最大的影响是,在228事件扫除台湾的政治精英后,土地改革又扫除台湾
的经济精英。228事件或许只是扫除部分政治菁英,我认为真正将台湾菁英彻底扫除的是
土地改革,许多人因此离开台湾。
表一;(只摘录1952)
甲 户数 比率
0~0.5 288,955 47.28%
0.5~1 142,659 23.34%
1~2 103,416 16.92%
2~3 34,762 5.69%
3~5 23,762 3.89%
5~10 13,588 2.06%
10~20 12,685 0.60%
20~30 732 0.12%
30~50 372 0.06%
50~100 196 0.03%
100 66 0.01%
611,193 100%
另外书中还给了耕者有其田征收各类耕地面积及地主户数
类别; 被征收耕地 被征收耕地地主
面积 版分比 面积 百分比
个人有耕地 32,063 22.33% 15,146 14.28%
共有耕地 99,769 69.51% 87,149 82.18%
团体有耕地 11,709 8.16% 3,754 3.54%
总计 143,568 100% 106,049 100%
一甲=14.548亩
作者:
cht1234 (cht1234)
2021-04-03 21:54:00有点文字游戏,一甲其实不小,一甲以下占六成,那就有四成超过一甲另外日韩台中四个地方的土地改革后,佃农的生活环境都大大改善,反例就是菲律宾另外当时台湾的经济菁英只是有土地而非工商企业家,当时台湾的政治菁英只是觉醒青年,完全没有行政经验,日本人根本不让你做官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21-04-03 22:14:00台湾的经济菁英只是有土地而非工商企业家?????基本上国民党史观都要抛弃。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3 22:22:00农庄主确实因为有钱更能培养子弟,这是事实,平民甚至佃农需要更多资源才能比拼问题是你确定你是副农子弟?现在这种中小企业,让更多一般子弟能有出头,不会只侷限庄园主土改措施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贫富不均问题,你提土改是消除菁英,但实际上只是旧地主势微,新产业菁英出现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21-04-03 22:33:00土改就是国民党控制台湾社会的手段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3 22:33:00针对你说的减少菁英这件事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21-04-03 22:34:00把台湾菁英消灭他们就能安稳的掌握台湾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3 22:34:00真正控制是与地方人士合作选举,衍生出地方派系活动
楼主: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21-04-03 22:35:00就是国民党也带了不少人来到台湾,其中的部分人填补日治时期台湾菁英的位置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3 22:35:00削弱地主确实是减弱地主影响力,但别忘了后来一代政治运动多半不是富农子弟当然目前总统跟行政院长都是当年富农子孙就是了,甚至整排看下来还不少老地主
我认同土改是国民党控制手段,但我觉得问题关键在于"佃农"到底有多少户?持有面积0~0.5甲 288,955户 这有点拢统..0甲的户数多少?假设拥有0甲土地的佃农为20万户 改革就很有正当性了
作者:
nerevian (I GET YOU)
2021-04-03 22:55:00精英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啊?地主乡绅也成了政经精英?
作者: dosoleil 2021-04-03 23:11:00
当时也有许多乡绅是受过普通or高中教育的资产 地主阶级吧 有地方政治力但不一定了解法治或官僚运作 实在不足称为菁英 不过的确是政治要角 也有一定经济实力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3 23:37:00依照徐大师的定义如果哪天政府吃错药对囤房大户进行房市改革,强制征收空屋那些落难的包租公和炒房客就全部一夕晋升为台湾菁英了耶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3 23:38:00
我直接问吧!在日本时代可以当地主"不自己耕田"而租田给佃农的跟日本政府没有利益关系的有多少?台湾地主跟日本会社的利益纠结在一起,欺负佃农根本是家常便饭。耕者有其田本来就是保障耕者,出租土地而不自己耕作,不是地主是什么?文字游戏很会玩喔?房子出租而不自己住的不是房东?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1-04-03 23:59:00从这些内容看来,KMT就是学中共搞了个阶级斗争,只是不像中共搞得那么残暴而已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4 00:06:00不搞才会真正惹出接近斗争,现代房租都引起严重仇富了共产党潮流时代,让地主成为资本家,已经是相对伤害较小了
作者: dosoleil 2021-04-04 00:34:00
明治维新时期的那些华族也是交出封地俸禄 换得社经特权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00:43:00
不搞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就等著看台共出来玩囉!很多人是不是没读过历史或是故意假装没读过历史?
所谓土地改革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东西我个人是私有财产派,不管财产给后代继承是不是公平的(很多人说这种不劳而获是对穷人的不公不义)但是一个人的财产是他的东西,我不觉得政府有权力逼他拿出部分并非窃夺公共资产而来的财产分配给无产阶级所谓土改就是从上层阶级手中夺走财产分配给无产阶级的暴力行为我不是单指国民党,我连“无产阶级大革命”本身都是极为鄙夷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1-04-04 01:24:00不搞耕者有其田,台共就能玩起来?? 谁能保证??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4 01:25:00为了不变成真正侵夺财产,才会搞企业股票交换,美国为此资助,自然也不会真的放任赞助到钱变成推动共产制度不能,美国也不能,但整个中土沦陷,老蒋已经没本钱赌这个不可能,何况有人借钱帮忙搞
作者: dosoleil 2021-04-04 01:52:00
理想上完全自由资本当然美好 但现实政治就是如此残酷 不用温和方式让利予中底层阶级 日后就是武装的抗争与镇压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1-04-04 07:04:00简单讲两点第一,偷换概念,地主(业主)换名字叫经济精英国家要富强,一定是走工商发展,把工商企业主叫经济菁英没有问题,但把地主叫经济菁英,说穿就是污名化土改而已第二,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不可能有所有人都称心如意的改革,特别是土改要拿走地主的权益,怎么可能让地主满意讲这些,等于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后解放黑奴后,发生的事情,倒过来说所以解放黑奴这件事有问题。
上面有人说强制征收房屋,来试试啊,来个租者有其屋啊如果现在那个政府直接把房抢走说租者有其屋看看,你说减租还有话说,直接把地抢走是哪招?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1-04-04 08:28:00我赞成租者有其屋
就先不说抢地了,我朋友他妈小时候自己家种的甘蔗只能规定贱价卖给国民党,连自己要吃都不行,想吃还要偷偷藏两小根,否则就要罚钱,什么流氓政权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1-04-04 08:29:00房子是基本人权,一个人就一个身体,到底要几栋房子应该立法规定一个人名下房产不得多于一栋多出来的,如果是空房,直接征收转成社会住宅而这征收是免费,因为持有者不出租,表示他不缺钱
对啊,哪国民党之后为什么不干租者有其屋?有几十年呢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1-04-04 08:34:00不需要补偿。而有出租者,承租看是十年还二十年,就拥有这栋房产。至于为啥国民党不这样做,因为光复时尚无多数民众努力一生仍无法筹足资金购买房产,这是这近二十年顶多三十年的
少来这套,房地产问题是这2,30年才开始?你小朋友?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1-04-04 08:41:00事情,当年没有必要。而现在在台湾待久了,其成员本身也逐渐有多栋房产,所以再也不可能去做,民进党也是同样问题土地问题要大刀阔斧改革,一定是外来者,没有既得利益羁绊,才可能执行,二战后美国处理日本,国民政府处理台湾都是同样原理。至于房地产问题的出现时间点你去查无壳蜗牛运动就知道了甚至现在回头去看,1990年代的房价所得比根本输给现在。不然这样,房地产问题如果不是这二三十年出
台湾房价是从1970涨到1990,1990开始缓跌到2000,从2000再涨到现在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1-04-04 08:48:00现,您觉得是何时?
1990是前波周期的高峰,但不代表之前的人没有房子问题要处理早就可以处理要什么立法租者有其屋本来就能做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1-04-04 08:52:00原来你的依据是,只要房价涨起来,就是出现房地产问题这也是一种标准,只是我标准是,无壳蜗牛起自1990年代,可
当时要买房当下一样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是1970开始薪水的涨幅大幅上升,所以前期买房的人能抵得过去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1-04-04 08:53:00见在那之前民众不觉得是问题。或许国民党真正的错误是来台时没有宣布土地一律国有,民众只能承租。
我爸薪水才几千买的几十万的房,你说重不重?房贷利率当时还10以上我家能撑住不破产是因为后来薪水一直涨所以都是讲干话而已,抢别人的容易一律国有就对岸啊,然后你觉得对岸房地产市场没问题?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4 10:47:00innominate这篇你扯甘蔗的用意是?110年台糖契作甘蔗契约书第五条:契作数量为契约标的土地内生产之甘蔗全数交由甲方压榨制糖在今天台糖契作蔗农私藏作物一样是违约行为所以你也认为民进党政府是流氓政权囉?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4-04 10:47:00耕者有其田就是一项完全错误的政策至今还有人为这种不公不义的政策辩护,思维停在60年前吗
作者:
Aotearoa (长白云之乡)
2021-04-04 10:54:00撇除公不公平这一点,耕者有其田对台湾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耕者有其田就是一项完全错误的政策?!佃农继续被压榨?还有大地主在土地变更为建地不是更发了吗?!加大贫富差距?!人人都种田那谁去投资工业化已经仰赖工业化发展的商业!?还是人人都想从事服务业?!那会有台GG的存在?!贫农在工业化发展起来后连带发展的商业才有机会转职?!在耕者有其田之前就已经实施三七五减租了
作者:
fw190a (las)
2021-04-04 11:32:00蛮好奇完全错误是怎么判断的? 因为不公不义?不知道同样标准看很多今日社福政策会不会也不公不义,或者能说成是温和的阶级斗争?半公开路线的台共被抓就不可能继续壮大?小看共产党了吧?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13:01:00
我早就说了,那些反土地改革的地主很多是好吃懒做的后代,看看辜家赚到留油,就是最好的对比。要不要解释一下这些地主在日本时代怎么吸佃农的血赚钱的?躺着收租不自己耕田,还好意思说不是地主?我都还没问有些地主的地是如何从日本人手里得来的,根据总督府颁布的“台湾土地收用规则”日本政府是可以自由心证征收土地的。一堆土地被日本殖民政府没收,然后再资源分配出去,例如有文献记载一位叫胡治明的因为曾祖抗日祖产就被没收。那些跟日本政府和会社交好而获得利益的地主最好是无辜的。胡治民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4 14:30:00现在囤房税,要求一定数量以上房屋必需加重课税,其实也是一种逼屋主脱手的手段。但这公平嘛?以资本主义来说,他资产多是他的本事,多资产是能力,为何该惩罚对不对?但房屋资产持有越多市场供给越少越稀有新入场的就越来越难买房,希望遏制买房投资,让钱流入寻求其他产业投资,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增长就业又减轻房价增值听起来很棒,但屋主房东们也很明确表示破坏市场,对其不公这世界要公平分配太难,但如果没有特定方式遏制,资本主义的“公平”,只会压着无法入场的玩家,甚至在哪年代投共
扯啥契作啊,现在契作是我自愿跟你签,当时是用国家暴力手段强迫只能跟你签,你不能自己拿出去卖喔至于楼上提税的,囤房税也好,囤田税也好都行,用财税手段逼你处分资产,跟直接抢你的能相提并论吗?滑坡也不是这样滑的moslaa 说的是,现在就直接把超过一房的全部抢走分给租户,你赞同吗?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4 14:51:00推动政策有落日期,当时不是立即性的,还非要派包括蒋渭川及一众国府士绅到处安抚,本也不是这么顺利推展再说用的可是公营事业股票补偿,要是现在可能还要补贴现金对屋主大房东肯定是会痛的,但一旦实施,大半平民都更有机会买房,因为房价需求降了,长远是有利的
作者:
Aotearoa (长白云之乡)
2021-04-04 14:56:00劫富济贫永远都会受到多数人支持的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14:56:00
嗯…日本殖民政府也是暴力侵占土地强迫只能跟会社合作耶?在那样环境下还能吃香喝辣租田给佃农的地主是?跟日本人关系好像不错喔?那跟被欺压的台湾佃农呢?顺道一提,改朝换代旧有的利益团体本来就会有风险,各国皆是如此,但想把旧的既得利益者洗成菁英洗成殉道者,真的很有趣。
我问过跟日本会社比,国民党的政策如何?回答的是,日本会社的条款相对温和很多,价格也好多了,除了契约规定之外,还允许你自己留下一些自用或自由交易,而国民党的价格首先很低,然后一点都不给你,连自己要吃都要偷偷藏几根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本身就是不对的资产阶级并没有义务要救济无产者所谓土改和财富重分配就是把富人分享采富的美德义务化,强制用资产阶级的财产分给无产阶级以平息其不满,避免无产阶级串联造反但是无产阶级的愤怒本来就是不合理的嫉妒还有就算坐视抗日份子的财产被没收,继续跟日本政府合作反抗日也绝不该被当成罪人和吸同胞血的魔鬼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16:17:00
嗯,难怪辜家富到流油,抗日的真的是笨蛋。跟着日本人一起压榨佃农同胞不是很快乐?
一个人有钱是他的事,强制性要求散财赈贫本来就是抢劫不是你穷你就有理把跟日本人合作的台湾人视作走狗汉奸,觉得没没收财产抄家就已经很好的本质上就是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徒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22:00
那要先看日本殖民政府怎么收土地扶植会社势力吧?依靠日本殖民政策产生的资本家,洗白变成菁英,然后说后续国民政府的土改政策是流氓?请问一下欧美资本主义社会在改朝换代时,是不是也对旧有势力压制?并重新改变利益团体结构?所以欧美也共产主义?然后辜家是不是对照组?人家靠换股工业化赚得流汤,那些好吃懒做的地主后代在干嘛?
反正合法持有的财产,若非是窃夺自公共资产,那新政府就无权以政治倾向或民族主义为理由进行强制或半强制的收缴地主的土地是属于他们个人,而非国家民族所以就算在日治时期参与打压抗日起义甚至资助日本军事行动的地主国民政府也无权做出任何惩罚和没收其财产的动作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34:00
日本殖民政府是怎么做的?搞死一票反抗的,土地没收、林地收归国有,服从日本人跟日本人好的获得利益,所以清朝时代的利益者被欺负,日本殖民政府变共产主要信徒?共产主义
自己要当恐怖份子还要怪政府打压?基于民族主义的抗日起义本来就是恐怖袭击不站出来捍卫民族的有被欺负吗?私有财产的精神你真的理解?还是只理解中华民族主义?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48:00
喔?所以抗日恐怖份子是日本殖民政府认定的囉?所谓的合法非法是不是也是日本殖民政府认定啊?
事实上就是许多地主的土地是合法得来,但是被国民政府不论其意愿强行征收分配给无产阶级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50:00
你的合法是指政府认定吧?那政府要征收是不是合法?
除非你认为1895-1945台湾不是日本的,而是被军事强占的中国领土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51:00
怎么听你的合法标准变来变去?所以你要说国民政府非合法政府囉?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52:00
日本殖民可不是我说的,这是西方认定的。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53:00
你又跳针了吗?政府合法可以征收啊?
事实上那时地主一堆都是不愿意释出土地给政府,但政府并不理会其意愿征收也必须顾忌地主意愿,不是政府说一句“这些地我要了”就能直接割走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55:00
日本殖民政府也是如此啊?人家也合法征收啊?有问题吗?
挺清楚的了吗大中华胶?买卖是基于双方都同意,一方不同意就不是买而是抢问题是地主不同意还是被夺走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57:00
所以呢?日本殖民政府抢?台湾土地收用规则是?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58:00
你就双标吧?日本人干好棒棒,国民政府干坏坏?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2:59:00
日本时代不正义,所以日本时代既得利益者正义?真奇怪?
既得利益者?我只知道合理得来的财产就是那个人的,国家没有理由拿走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4 23:02:00
但是日本殖民政府拿走啊?日本殖民政府又变落后没有私有财产精神了吧?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5 03:44:00这世界没有绝对资本主义无敌,财产完全不可分割侵犯美国就率先推出反托拉斯要求过大垄断集团拆分出售资产土地并吞本质上也是垄断资产了,没有土地的只能选择成为庄园农奴或是地主佃农,在工商发展不好的地方与古代,几乎等同阻断底层翻身机会,要嘛逃要嘛落草,20世纪变成共产党人台积电土地也是政府征收规划成工业园,划入征收协调补偿后即便现代都没有否决到底可能存在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5 09:48:00我尊重sanae对于私有财神圣不可侵犯性的坚持,但是1.土改并非你举例的以政治倾向或民族主义作为征收分配依据2.土改是因国家重大经济政策而进行有偿征收,所以s你是否同样认为现今土地法209条“实施经济政策得征收土地”为恶法应当废止?3.现今富人要承担高额税负,企业的并购与竞争被严格限制是否也违反你心目中侵犯私财的公平正义?
作者:
A6 (çŸID真好)
2021-04-05 09:56:00地主根本不是国民党带来的概念 是共产党带来的共产党在苏区斗地主的时候 就没有在分地主和业主甚至地主阶级 有些根本不是真有地只是比较富有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5 10:04:00至于innominate我不想继续缠论你扯的甘蔗议题我并没有出身蔗农家庭的朋友妈妈可以讲他的童年故事给我听我只知道日治时期实施采收区域制度1.区域内蔗农鲜少地主,多数沦为会社之佃农2.区域内甘蔗只可卖给该区域内的糖厂3.价格任由会社订定,蔗农不得拒绝(台糖改采分糖制)我没找到任何你所谓比kmt台糖更“温和的日本会社条款”如果你能找到任何你朋友妈妈口述以外的证据欢迎另外发文阐述
不需要啊,第一手基层的都不信了,讲啥你都不信反正扯到这个就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跟宗教一样的,习惯了
作者:
A6 (çŸID真好)
2021-04-05 10:59:00两个说的又不冲突 只是相对而已 又不是说日本的政策就好又不是说一个坏 另一个就是好的 只是一个坏 另一个更坏的问题而已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5 11:42:00innominate你以前发文多少都还引经据典言有所本现在找不到文献为你背书就说我是不信者恒不信?我很不想离题但你已在推文中藐视我的学术态度你既明确发言认为日治糖社条款对蔗农利益优于台糖版本却又拒绝提供口述故事以外的证据单一位口述历史的真实性有多高,相信历史版的各位自有公评谁知道你的第一手来源在日治时是当事蔗农还是听故事的孩提我访问过我祖籍金门村里的30几位耆老手上有大把相互矛盾的口述历史故事甚至同一人在上下午提及同一故事细节还有所出入如果你在发言后面对异议只是一句信者恒信这才是宗教信仰而非学术态度建议离开历史左转政黑
A6说的很正确啊,不是好跟坏的差别,而是坏跟更坏的差别。你的论述如果是国民党收购甘蔗政策好棒棒,蔗农都过上比日治时代更好的生活,是你要拿出证据吧?至少我曾经问过的是已过世的蔗农(朋友的阿嬷)以及经历过国民党时代收购政策的朋友妈妈(接近70岁),你要说他们的亲身经历有问题,哪不就是信者恒信的问题?喔,对了还有朋友的阿姨舅舅们也问过了,基本上是一致的,你要说他们整家串通起来骗我,哪也没话说“战后与日治时期台湾甘蔗原料契约买收制度之研究”—叶彦珣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5 14:09:00光复75年,70岁人的经验挺好
“但就供给面而言,其之所以无法吸引农民种蔗, 降低砂糖成本, 契约买收制度的无效率以及制糖的无效率恐怕亦难辞其咎。”哪已过世的阿嬷呢?冥寿超过百岁了是看不懂中文?上面有已过世的阿嬷好吗70岁的妈妈经历过国民党的政策,已过世的阿嬷经历过日治时代论文中提的还仅仅是制度面的问题,实际执行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比如说糖分得少或根本直接折价跟你算钱,价格随他喊,运输费要你付什么的
duriamon的流氓逻辑:日本有做了,国民党做的就是正确的
作者: duriamon (亚门) 2021-04-05 15:22:00
呵呵!你从昨天躲到现在又冒出来啦?你就是说不出国民政府合法征收哪里不合法吧?
作者: dosoleil 2021-04-05 15:36:00
日本的合法强征 是建立在日本跟国府都没有为受害者平反国府的非法强征 是建立在日后国府自我检讨 认错上(&在野党外势力奥援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5 16:23:00innominate请改正你把自己的臆测塞进别人嘴中的恶劣毛病戴上眼镜再回去爬我原推文到底是说什么上文中我从未提到“kmt收购甘蔗政策好棒棒,蔗农都过得比日治时代更好的生活”之相关同义字眼这种自己脑补的垃圾话放在你自己的脑子就可以了本楼全篇只有你innominate在175楼声称“日本会社条款相对国民党政策温和许多”然后你其后论述均是以友人家族的口述经历为本声称蔗农在日治时生活品质优于光复后完全无文献或契约佐证你的主张显然你将法规制度和单一农户体感经验混为一谈除了举例失当外又犯了至少两点错误1.影响农户生活品质的因素极多,数十种面向在此不做赘述,而你仅片面的归咎于政府政策2.糖厂契约严苛于否对蔗农生活品质没有绝对性的关联苛政下一样可能会有高品质高收入的生活我举个例子:1966年国际糖价低于2美分/磅而1974年国际糖价高达57美分/磅短短八年台糖没有重大政策异动,但蔗农生活品质有大幅差异以你的立论而言是站不住脚的你找出来的那篇硕士论文我没看到可阅览的电子全文若你提供我愿意拜读最后我重申我全文一贯的立场,避免嘴内又有垃圾被塞进来“我认为台糖的契作原料契约沿袭了包含原料采取区域制度等大多数日治时的制糖会社规定,主要差异在于收购时的计价算法,米价比准法vs分糖法,两者优劣可另文讨论,但你引的口述案例显然无法直接证明日本糖社收购契约优于台糖版本,我认为台糖对蔗农的契约本身不太可能苛于日本糖社版本,因其他社会变迁造成的农户生活品质改变则不在讨论范围”以下为补充:innominate在156楼的说法错误,1920年和1950年的糖社/台糖蔗农依约均只能贩售其作物给当地糖社/台糖innominate在320楼的说法也有误,1920年和1950年的甘蔗收购价格或许算法不同但实质均由糖社/台糖订定制度面上两者无优劣关系,无法佐证你“jp>>kmt”的论述我最后问一句不礼貌的,错了请不要介意那篇叶同学的论文你是不是只看了摘要就复制,没有看内文?
战后初期公营台糖公司的原料问题-未完成稿台湾糖业帝国的没落 : 从甘蔗原料收购制度的角度观察吴聪敏. 叶彦珣要找关于这方面的经济相关论文很多,你有没有基本经济学观念才是重点,否则讲再多,引再多论文,甚至加上口述历史都没屁用。历史群组混这么久,也就moslaa会在你有引论文或其他证据还愿意出来说句话,即便跟他的信仰不同,其他人根本就不奢望,早看开了。论文都有,你自己看,我不是你的学生,你那些质疑还是留给别人吧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5 19:30:00哇勒 innominate你是在搞笑吗?我当然是读过相关资料才有所本在这跟你嘴砲你拿一篇国科会专题和一篇中研院不知道什么的草稿来专题作者叶彦珣不就跟你上面提的论文作者同个人是想拿A写的专题来佐证A写的硕论?先不说我真的很怀疑你有没有看过论文内容新加的这两篇我刚读完了而这两篇我也真的蛮确定你没读完的不然你不会自己找文章来打自己脸-----------------------------------------------------先说阿叶那篇专题文中第二页就讲述“台湾糖业没落原因不止一端,在甘蔗培植上与爪哇等地无比较利益。日治时期台湾砂糖借由关税保护政策销至日本,1950年开始台糖被迫面对其他产糖国的竞争”整篇文章到处提及的国际与社会变迁对甘蔗收购价的影响你竟然可以完全视而不见该文3到6页探讨收购制度差异其后为量化试算,最后总结有二1.台糖国营独占效率低落2.社会变迁造成产业没落全文提出了分糖制产生的问题,但无直接对比优劣,也没有说米价平准法优于分糖法更没有提及任何日治时有,但民国时没有的蔗农权益嗯?说好的日本会社条款优于kmt台糖呢?----------------------------------------------------再看老黄的那篇初稿,一共17页全文偏向讲故事,叙述改制缘由及产糖售糖的数据结果,能麻烦你找一段有提及制度上jp>kmt的段落给各位版众吗?我只找到国际糖价在1910到1930年均维持在相对高档从1952年开始下跌,1966年触底 之类帮kmt护航的论述最多就是一样嘴台糖的国营化到底你所谓的“日本会社条款相对国民党政策温和许多”在哪里啊~~~~~~~~上网随便抓些自己都没读过、完全没有佐证效益的文献还振振有词的说:早看开了,论文都有,自己看吧你是当乡民都没读书喔
作者:
A6 (çŸID真好)
2021-04-05 19:38:00你们现在争议 就是变成 到底国府政策好 还是日治政策好了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5 19:48:00to A6 议题没有改变啊,一直都是i认为“日本会社条款相对国民党政策温和许多”东扯西扯却提不出有力论证我一直都认为台糖沿袭会社所以几乎差不多,改的就是分糖制而制度本身无明显优劣,故i的主张不成立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1-04-05 19:52:00因为前面是土改及征收相关讨论,所以这个磅会社确实比较远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5 19:55:00事实上i找的文献都有检讨分糖的缺点,但是又有哪个主张要废分糖恢复日制的i的立论始终就是只有那段口述历史对 我们扯远了,对原po很不好意思一直想开新文但想到上班日不太会回文就有点懒了......
早就知道会这样了,论文里面就有提到因为公营化带来的低效导致的结果,结论不看,抓两段话以为打脸,这桥段我看多了啦,反正还是老话一句,引再多论文也一样,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你早有结论,还扯什么?看多了另一篇论文里面就有提到,在分糖制玩不下去之后就有往日制方向检讨的部分,这些你也没看到?“从1950–51年期开始, 分糖法中又加入保証糖价办法。 表面上看来,甘蔗原料收购制 度在经过 5 年的 “改革”, 又回到日治时期的老办法。 ”论文里面都有,不看的还是不会想看的论文里面提到“由此角度观察, 台湾糖业的没落可能是企业因应外在环境变动的效率表现。 但 是, 第4节对于甘蔗原料收购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来, 台湾的糖业于1945年底形成 独占的公营企业之后, 经营效率远不如日治时期的民营糖厂。 因此, 即使客观的环 境变动确实恶化了台湾糖业的竞争能力, 公营化与独占化政策也难辞糖业没落之 咎。”总之,你的推文除了呛我呛很大以外,我没看出什么有营养的东西
作者:
LUCHS (Minas)
2021-04-05 21:17:00好好好 innominate显然已经找不到任何有助于佐证“日本会社条款相对国民党政策温和许多”的资料开始将议题偷换成“日治糖社私有化经营效率优于国营台糖”你的错误有二1.分糖法因国际糖价暴跌而需保证糖价法补充,但其意义与计价算法和日治时期的米价基准法大相迳庭原文作者说的是将其视为“表面上回到老办法”你还真以为分糖+保证=米平法?论文要读懂,没懂就拿出来当宝贝捧很丢人2.“台糖国营化的效率低落”到底跟你一开始说的“日本会社条款相对国民党政策温和许多”有三小关系啦我从头到尾论的都是“甘蔗收购契约”,有说过台糖效率好吗反倒是你扯了一堆无关论文,还大谈公司营运效率最后连举个日治有但民国没有的蔗农权益例子都做不到真的惨不知道是自己忘记辩论原题还是意图恶意混淆总之本议题离题过多且缺乏有意义之观点与资料本人不再回复任何蔗农议题,打扰原po了
你自己也知道没营养啊?你从头到尾除了呛我以外提了什么有建设的东西?论文给你,里面结论也有,还呛别人看不懂,反正这年头呛大声好像比较有理喔?整个逻辑很简单,吴聪敏那篇已经提到了,因为这个政策首先没有考虑地区跟成本差异,其次执行面也有问题,还把数学模型给你了,因此导致蔗农生产力下降。从论文结论加上蔗农第一手的口述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政策的确造成蔗农整体的困难,甚至还比不上日治时期,吴聪敏的论文也提到这个观点,有论文有第一手口述历史反正都不够,你说了算是吧,哪不就我一开始说的就宗教信仰,本来就不想跟你扯,结果你还一直呛一直死缠烂打“分糖法制度使得蔗农所得的变异数 (variance) 扩大,对于驱避风除 (risk averse) 的一般农民, 分糖法绝对不是好的制度。”“图6除了以跨地区资料验証古慧 雯.吴聪敏 (1996) 模型的正确性之外, 还说明了农民在面对台糖公司的非理性蔗价 政策 (全台统一价格) 时的理性行为。”结论就是告诉你,台糖的经营效率低落,加上错误的政策,导致了战后蔗农的困难(这部分我以口述历史佐证)。试想,你公司都经营不善了还能给供应商多好的价格?这种1+1=2的逻辑硬要忽视不看,从头到尾只抓住口述历史这点大呛特呛,不就是信者恒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