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ober ()》之铭言:
: → jimmy5680: 清廷根本养不起那么多杂牌军,不只是信任的问题 05/13 01:31
: → jimmy5680: 三藩是失根的兵团,什么都说北方太混淆了 05/13 01:33
: → jimmy5680: 清廷入山西打的还是帮崇祯报仇的旗号,打南明要看江北 05/13 01:39
: → jimmy5680: 四镇 05/13 01:39
:
: 你一直讲养不起全部的杂牌军
: 但这跟一堆军头游说清廷雇佣自己军队 征服南方
: 有什么绝对因果关系吗?
: 企业也无法雇佣全部上门来应聘的求职者阿
: 还不是会有人跑去应征 跑去挤这个窄门
问题在于,根本就没有“攻下北京后”“北方军政集团积极协助南下”这样的事件。
先讲洪承畴和三顺王等,这些老早就和明朝撕破脸了,完全不是同个框架内讨论的对象,
即使是吴三桂也是原本的地盘被清军没收了。
山西姜瓖进军的方向是陕西,是现实和名分都有所考量下,接受清朝“攻打大顺”帮崇祯
报仇。姜瓖并没有南下攻打南明,也从没有这样要求过,他的目标是陕西,是刚被清军从
闯军手里夺来但尚未稳固的区域。
弘光朝廷的江北四镇等派系才是真正与其他南明势力发生激烈冲突的降军,但是这些部队
大多是在持续内哄和难以撤退的情况下被逼降,也基于清廷疑虑与财政困难而裁撤了六成
以上的兵力,战力有限、连江阴都难以攻占。他们打南明打很凶多是新仇旧恨,并不能说
真的很积极支持清军;后来李成栋等部分降军又叛变抗清,对清朝没多大忠诚,只是情势
使然罢了。
真正有强调要南下扫平中原和江南,其实是从皇太极后期就已经在后金有一定地位的汉人
官员与将领,他们大多是长期在辽东的人物。把这些人和辽东降军、山西降军、山东苏北
降军等各集团全部混为一谈,蛮让人疑惑到底讲的是谁,毕竟不同派系的状况各有不同,
山西和江北的降军大多都是投降后积极杀之前的政敌,如果清朝给不起想要的又没有妥善
监管,那随时叛变也不奇怪。
: 何况崇祯是自己跑去死的
: 明朝士大夫也没有人要跟着他一起死
: 可见当时官员对王朝的效忠已经荡然无存了
: 这时新的征服者跑来
: 你说这些前明士大夫与军头不会马上改变效忠对象
: 拍满州人马屁 游说满洲人留下来当皇帝
: 若没有这样干才叫不可思议咧
事实是,不能完全否定没有,但是清军的国策早在那之前就已经订下了,华北江北各地的
军事集团与文官根本就没有对清朝的国策有什么影响力,要不然你去翻史书给我找出一点
证据,不要什么都用一厢情愿幻想出来的。
另外,一大堆明末的官员与仕绅都死节或拒不出仕,史可法何腾蛟黄得功都不投降而死,
要说很多明末将官是望风投降这没话说,但要说全部都是如此乃至于有多积极,如果你不
能提出一些他们给出什么奏折的话,那也不过就是自己写小说罢了。
满人入关前夕原本可是打算走河北偏西方向破长城南下,是接到吴三桂的书信才改往山海
关,严格来说吴三桂的策略对清军来说是有很大助益但是并不是导致清军决定进攻中原的
决定性因素。北方的明军到那时候已经全都是没什么好的选择的情况下,人家只不过是不
想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