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台大教授张则周无所惧 因清楚为何而活

楼主: ostracize (bucolic)   2020-01-04 13:32:01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9/post/201910160041/90
今年是90岁的台大农化系教授张则周最后一次开授“生命与人”通识课,
他谆谆提醒,若想活出你希望的样貌,从现在就要开始思考。
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教授张则周站在讲台上第五十年了。他早在二○○○年退休,但他从
一九九七年起不支薪自愿开授的通识课程“生命与人”,却一直延续下来。今年,将是九
十岁的他最后一次授课。
数年如一日,第一堂课他总向满座学生致谢:“人与人相遇的机率非常低,我特别珍惜来
听课的同学。”他并设定学生须听完第一堂课后方可选课,期间学生若觉得志趣不合便可
离开,还省下退选时间。他珍惜旁人的时间,一如自己的性命,因为“活着很珍贵”。
儿时已在中国经历战争炼狱
至今九十年的人生中,饥荒、战争、冤狱,张则周都碰过,并多次死里逃生。因此,“知
道自己为何而活、如何为人生做抉择”这种一般人认为近乎“滥俗”的理念,是他此生学
到最大的功课,也是他年复一年想要传达给年轻学子的讯息。
张则周祖籍中国山东,一九二九年在河北出生,年少时正逢中日战争。他回忆,由于北京
早早遭日本占领,当地的大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全被日军征收,一般平民只能吃“混合面
”度日。
张则周以农业学者口吻介绍,混合面是种由玉米杆、花生皮、高粱壳等作物渣滓混合而成
的配给品,难以消化。虽然当年张家会偷买面粉,藏在日军难以搜检的茅坑旁,在过年揉
馒头蒸熟吃,“但那股‘异味’根本去不掉。”他笑道。
日本投降之后,国共内战随即开打,而正在读高中的张则周,也跟着北京的大学生一起“
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毕业后,他以公费生资格进入上海国防医学院,却难以适应
军事化教学,恰好到台湾就读台大森林系的高中同学袁一士,写信向他描述台湾学风自由
、气候宜人,张则周脑门一热,没和家人商量,就迳自在一九四八年底买了船票抵达台湾

隔年夏天,张则周考取台大化工系,直接就读二年级,原以为从此可以呼吸大学校园自由
的空气,没想到一张不经意出现在眼前的广告纸,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那是台湾省政
府社会处主办的讲座,主题是‘实用心理学’。”张则周语速慢,每一个字都像是咀嚼后
再吐出来,回忆这段往事的语气,像是仍历历在目。
荒谬的十一年四个月又一天
没有任何一个二十岁的青年能料想得到,只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就会被卷入“于非案”
,而遭遇十年以上的牢狱之灾。
于非案:于非本名朱芳春,是教育心理学者,1948年奉中国共产党指派来台做组织工作,
不但在《国语日报》担任编辑,也透过在坊间开设心理学课程,吸收思想左倾的青年。他
在1950年4月案子大举爆发前便逃回中国。
研究白色恐怖的台大社会所博士林传凯指出,“于非案”从原案到后来的案外案,共有近
二百人遭牵连;张则周是其中最“边缘”的政治犯,只听了几次课、被列在读书会名单(
他忙于课业,一次也没参加),就被不分青红皂白地逮捕,“说无妄之灾都太轻了,简直
荒谬。”
五○年五月,张则周在期末考前被保安司令部从宿舍带走审讯,三个月后被判十年徒刑,
他的大好青春岁月与台大学籍,就此被硬生生剥夺。服刑期满后,又被送往小琉球“延训
”一年四个月,共计在狱中度过十一年四个月又一天。
曾访谈多位白色恐怖受难者的林传凯指出,张则周不太谈狱中经验,就算提起也只是平静
的、淡淡的,对于“接下来要做什么”比回顾过去更感兴趣,他总说自己在战乱中吃过苦
,狱中遭遇比起他的少年时期并不算“更差”。
张则周则自述,他能不放大受压迫经验、将目光专注于未来的精神力量,是来自审判前与
狱友刘嘉武的一段短暂邂逅。
刘嘉武是台中石冈人,因为在梨山平等国小校长任内从事地下政治活动,在五○年被捕,
隔年遭枪决时仅二十六岁。
“我没见过那么乐观的人,他自知案情重大,却从不愁苦,总说人不单为了自己活,更要
为公众努力,只要知道为什么而活,就不会恐惧死亡。”事隔六十多年,张则周还能清晰
回忆刘嘉武的神采。
这一点微弱的光,让张则周几经转换监狱,都铭记刘嘉武因对人生无憾而坦率赴死的样貌
,“若更多人清楚自己为何而活,这社会的遗憾就会越少。”这信念确立了他只要出狱,
便要以教育为己志的人生目标,哲学家海德格的“向死而生”,也成为他的座右铭。
三十二岁那年,张则周终于出狱,但因长期营养不良,一百七十六公分的他,体重只有四
十七公斤。妻子王乃涵打趣道,张则周当年常在公园约会到一半就体力不支而睡着,“可
能长期没吃饱或习惯监狱内就寝时间吧。”
尽管肉体饱受摧残,出狱后,接续中断的求学路是张则周最看重的事。准备一年后,他便
考上成功大学矿冶工程学系(今成大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系),第二年转学考回台大农化系
,“他的求知欲跟意志力都非常强。”说起丈夫,王乃涵满是佩服。
虽然名义上已成为自由人,但他仍是当局监控的对象;他曾申请到美国学校奖学金,却不
被允许出境,博士论文也换到第三个题目才得以毕业。王乃涵回忆,两人婚后,家里还常
有警察来“查户口”,“非得进房间里翻翻看看。” 直到八○年,他才得以赴美做学术
交流。
但张则周从没因外在干扰停下脚步。攻读博士期间,他因优异成绩受聘为系上助教,毕业
后升上副教授,更密集把教育公众的初衷实践在行动中。他参与野百合学运、带头“四一
○教改”、规画台大通识教育、创办社区大学;退休后,他仅保留台大“生命与人”通识
课与担任板桥社大主任,无偿在校园内外持续耕耘“与公众对话、让人产生社会连结”的
教育使命。
四一○教改:台湾数个民间团体于1994年成立四一○教育改造联盟,提出4项诉求:落实
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推动教育现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是台湾教改运动的滥
觞。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0-01-04 18:06:00
1948台湾学风自由喔,有意思的证言。1980得以出国,记得八二三炮战最后的交火是1979。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0-01-04 19:10:00
这生命力真强韧
作者: discoveryray (chih)   2020-01-04 19:51:00
看影片完全不像90岁
作者: Lanfensa (Lanfensa)   2020-01-04 23:08:00
我很幸运的有上到这位教授的课,他的想法与对人生的态度,真的让人很钦佩,考完期末再找时间分享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20-01-07 11:34:00
反饥饿,反内战...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0-01-08 01:49:00
这好像是周恩来提出的口号一想到老共建政后的种种事情就觉得这口号超有喜感这位先生没有留在大陆,是很可惜的如果当年他没有来台湾,就不会被白色恐怖迫害了想必他一定很后悔没有留在大陆建设新中国
作者: x23x (xxxx)   2020-01-08 03:19:00
待在大陆,也可能会被后续的事件迫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