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月20日的秘密会议》读后感。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19-11-29 11:06:06
http://0rz.tw/x4dFL
这本书标榜著得到“龚固尔文学奖”的非虚构作品,上次看类似的作品是《善心女神》,
那是2006年的事情了,不过那部我并没有很喜欢,很快就抛售了。那么,为什么我还会再
挑战一次呢?大概是因为不久前看的电影“天上再见”原著也是这个奖项得主吧。那是一
个非常有寓意跟趣味性及引人深思的故事。
不过,《2月20日的秘密会议》也不是小说,正确的说法是,作者用文学的笔法写的一段
历史故事。这种做法是多少有点争议性,作者讲述事实时堆砌了一堆词藻,可能会让不惯
读这类文字的人感到不耐,但对于喜欢欣赏词句运用的朋友来说,却是接近冰冷史料的方
法。正向点来说,一部这样的作品,可以在更广层面上让更多人的知道历史的故事,也是
不错。
本书从一场由几位德国工业的巨头跟政界新兴要人的秘密会议开始讲起,描述希特勒与纳
粹怎样开始走上战争之路。如果说重返莱茵河非军事区是前菜与试探,那么,德奥合并就
是公然的踏出第一步了。
同样做为战败国,奥地利在帝国崩解之后,成为一个新兴的民主共和国,日子却并不好过
。它们曾经想要跟北方的“兄弟”合并,但不为担心德国过分壮大的英、法所接受。而做
为一个中欧小国,在失去了工业重镇捷克、农业腹地的匈牙利等过去经济上辅助的奥地利
,在经济上转型并不顺利,碰上战间期的大萧条,更是雪上加霜。曾经是一个文化大都的
维也纳,骚动不断,繁华富庶早已经是老人口中的往事。因此,政治上,奥地利的民主发
展也碰上了瓶颈,在三零年代中后,一场内战让他们走上极端化,迈向跟南方邻国一样的
道路。与此同时,希特勒与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凭著一些强力的手腕进行经济复苏,从外
面上看上去整个光鲜亮丽,吸引了奥地利人的目光,于是,“德奥合并”的议题又开始浮
上台面。但纳粹党人的恶行恶状也是时有耳闻,那么,“要饭碗还是要独立自主”也变成
了一个难题。
这是个攸关奥地利未来的决定,但实际上人民没什么置喙的余地。不论是前总理恩格尔伯
特·陶尔斐斯(Engelbert Dollfuß)或者是库尔特·许士尼格(Kurt Schuschnigg),本
质上跟希特勒也是一丘之貉。与其说是保卫奥地利的独立,不如说是守着自己的权力不放
。但许士尼格的拙劣手段在希特勒的面前并没有作用,作者不无讽刺地说:在被监禁的七
年,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成败。….战后,他在美国安顿了下来,成为一个
天主教徒,一位大学教授,踏上另外一种道路。然而,他的同胞未必这么幸运。
虽然德奥合并的过程中,许多人民是无力干涉整个进程,但他们并非完全没有任何意见。
套句现在台湾流行语,许多人在“芒果干”(亡国感)的冲击下,选择了了断自己的生命做
为无声的抗议。作者说:
“在此逆境中,事件失去了名字,离我们而去。再者,我们也不能说这是自杀了。….他们
之中没有人是自杀的。他们的死不能等同于他们各自不幸的私密故事,我们甚至不能说他
们选择了尊严的死亡。不,这不是个人内在的沮丧置他们于死地,他们的痛苦与群体性的
,而他们的死亡是另一个人的罪行。”
或许,这些人留给世人的遗产,就是血淋淋的教训。放任恶人为所欲为的结果,必然是由
自己承担。“善恶到头终有报”多少只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作者在结尾选择了叙述
那些参与了纳粹暴行的德国工业巨头在战后依然掌握著权势,明显的暗示着人们这种不平
等。
“坏事你们在做,恶果我们在担”。
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作者在文学词藻跟历史事实陈述的平衡上掌握的很好,背后隐藏的寓
意与讽刺更是令人深思,能够夺下奖项也是实至名归。虽然只是一段简短的故事,但放在
当下却是足以警惕世人。
本书差不多同时间在海峡两岸推出,书名稍微不同,简体版叫《议程》,算是简单有力。
至于译笔,至少繁体版没什么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