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先承认我史学方法学得不好
这个问题一直没搞懂
通常大部分承认史记是良史
出土文物也有许多跟记载符合
但史记有些记载又太不合理
像为什么赵高擅改遗嘱会有人知道
为什么张良的避难事蹟有人知道
其实这也不是史记独有
应该说很多史书都是,总是像上帝视角观察到私密的时候
这种要嘛作者自己补齐
要嘛乡野老人八卦
所以要用什么态度观察这类史料
我承认每次我被问到
“他们偷商量,为什么司马迁会知道”
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是正确的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9-09-20 18:38:00这种史料是作者的史观呈现,不一定真实,却能看出当时是怎么想的,〝历史书写〞是现代史学研究很重要的一支简单讲是研究史书背后呈现的意识型态比如徐冲的《从“外戚传”到“皇后传”——历史书写所见“汉魏革命”的一个侧面》,或是日本学者研究百官志的研究发现百官志是后代的再加工,把儒家理想化灌输在官职的改变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的人遇到什么认同危机?比如史记跟赵正书就分别代表西汉中期与西汉初期,人们对胡亥即位与李斯的看法不同,六国遗民跟认同汉代的意识分别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9-09-20 23:50:00希罗多德是西方世界的第一本史书,写的跟散文故事集一样讲错,是西罗多得的《历史》写史的多少会有将当初说法最众说法纪录下来,当然不一定是当场,只是用自己文笔还原一下场景
史记不是只有你说的那几篇还有例如货殖列传、表、书等等,内容多得很
作者:
leo755269 (天æ‰å°é‡£æ‰‹)
2019-09-21 13:06:00很多东西都随着不断演进而进步 史记放在今天看有缺陷但在那个时代是有开创性的地方 也为后来正史立下个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