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ltlake (SaltLake)》之铭言:
: 记得明朝的各级地方官员到任之前的大事之一就是招聘
: 自己的各种师爷,至少要有刑名和钱粮师爷。因为科举
: 出身的各级地方文官欠缺处理这两类事务的专业能力。
: 但是诉讼和税收是地方政府两大要务,是升迁考核重点
: 之外,也是激起民变的重要根源。明朝正式的地方官府
: 制度里面没有这方面的常设官吏吗?
基本在地方政府是有吏无官,这些吏员记得都是不入流
多是常设,父死子替,按照原构想县令领导底下这些吏员
就可以搞好县政了,问题是吏员会欺上瞒下,多拿少给
因此才会需要所谓的师爷来帮忙监督
在刑事上面基本上就是依靠捕头来处理,捕快就是靠底下
的帮闲来帮忙抓人,也就是电视上面看到那么多的捕快,
其实只有几个有正式编制,有点类似对岸的辅警或是联防
当然有的地方还是有佐贰官典吏、县丞、主簿等,不过很
多都是理论上啦没有的也粉多
: 另外,地方政府办理公务总要资金,不说官吏俸禄,造
: 桥铺路、救济孤苦、防灾与灾害动员什么的,也得花钱
: 。当时制度给地方行政的财源是怎么个规划?
节流阿,收税的时候多收这些就是灰色收入,好一点的官
会拿出来做点事情
明代也有专门的孤儿院、养老院还有收容寡妇的多数都因
为没钱就没办了
你讲的这些基本上就是靠"摊",现在我们叫做募捐,比如修路
就找大户地主来谈,大家都认同那就王大户出一百两,陈地主
出多少人等等,然后县令在去王大户家的尼姑庵提字
防灾那些就是弄壮丁也是靠"摊"
所以在过去地主、三老这些人很重要....官员并不熟悉你家的状况
最熟的就是当地的地主那些,假设你爸受伤身体不好,对于官员来
说你爸就是壮丁,那就是上城墙守卫或是去挖河道什么的然后就再见了
地主就可以是当的调配金钱粮食人手这样
判乱什么的就是依靠这些地主大户底下的团练什么的帮忙守城
基本上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