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bsor (竹报平安)》之铭言:
: 之前从未接触过经济的领域,结果货币战争一书刚翻开就看到脑袋打结了,所以上来请教
: 。
: 1. 书中提到英格兰银行向英国提供现金作为“永久债务”,并进而发行“基于债务的国
: 家货币”。以此,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锁死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
: ,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所以政府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p8~p9)
: 就我的认知,这一段的意思是指“原本国家以黄金作为合格抵押品来发行货币。而这个政
: 策开始规定政府债券也可以作为合格抵押品之一,所以发行越多(被认购的)永久债券,
: 就可以印越多钞票”是这样吗?若是,则这么设定的逻辑何在?
: 我的意思是,钞票一开始本质上是贵金属的提货券。我拿了100元的钞票到银行,可以向
: 银行提价值100元的黄金(或其他有价物)。但若以债券做抵押,是指“我拿100元的钞票
: 可以向银行提领100元的债券”的意思吗?若是,这个(已被认购的)债券于我有何用呢
: ?又或者是我在什么地方弄错了呢?
https://www.ptt.cc/bbs/Fund/M.1386768938.A.CFC.html
https://www.ptt.cc/bbs/Stock/M.1387626414.A.22B.html
https://www.ptt.cc/bbs/Stock/M.1388156235.A.B9C.html
先把这三篇读过
如果还有不懂的再提出吧
: 2. 书中提到南北战争之际林肯曾发行不用金银作为担保的“绿币”。但这种纯靠政府信
: 用发行货币的行为,为何最后没有像大明宝钞一样严重通膨而爆炸?难道纯粹是靠着稍后
: 在美国发现的金矿而缓解掉燃眉之急吗?还是说林肯绿币在实行上有什么眉角或独到之处
: ,可以减少通膨的风险呢?
: 感谢版友的解惑:)
当然有其不同之处
因为绿币跟国家信用连动
并且是国家债务的一环
而且美国绿币是有限额的
以下引的资料来自《美国货币史(1867-1960)》,美国货币史经典之作
〝(绿钞)总余额(在财政部内部和外部)在1864年一月达到4.49亿美元的峰值。
由于1866年4月12日的法案条款,其余额在1867年年底下降到了3.56亿美元,
直到1873-1874年,其数量一直都被法定控制在这一水平。
作为1875年〈恢复铸币支付法案〉的一部份,绿钞的退出是与国民银行券的
增长相联系的,即国民银行券每增长5美元,财政部就令4美元的绿钞退出流通,
然后在绿钞余额降到3亿美元时停止退出。
然而1878年5月31日出台的法案暂停了绿钞退出流通,这一法案规定了当时的余额
──3.47亿美元为永久发行量,这一流通券发行水平一直持续到今天(1960)。〞
1867年时的美国通货组成
https://i.imgur.com/t9QrFcO.jpg
而黄金主要是用于国际贸易,在美国国内很少用黄金支付(除了海关关税与债券)
美国国内主要流通货币是绿钞,大多以绿钞报价
此时期的美国是绿钞本位和黄金本位
两者间的价格比率是自由市场,
也就是由国际汇价(英国是金本位,黄金金价即为英镑汇价)决定
因此格莱欣法会反向运作
绿钞跟黄金的比价
https://i.imgur.com/Dn3vsrj.jpg
而明代正相反,宝钞价格是官方强制规定
格莱欣法会正向运作
劣币驱逐良币
重点是国际资本认为美国内战后的经济势头很好
因此大量投机绿钞
货币价格最终还是由经济表现决定
内战过后
美国经济成长很快
而货币发行量趋缓
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更抬升货币本身的价格
以费雪公式呈现
MV=PT
M是货币供应量
V是货币流通速度
P是物价水平
T是社会交易总量
现在M小幅上升
V小幅下降
T开始增加
P会如何走?
用一些数字代入,会比较好懂
假设
M=1.2
V=0.95
T=1.1
1.2*0.9=1.1*P
P=1.04
物价大致持平或小幅增长
绿钞价格会得到支撑甚至小涨
以上是非常粗浅的讲法
相关细节太多
包括金银生产模式的改变、美国国内法条的政治经济竞争、美国的经济增长问题等
很多经济或货币政策看起来相似
但背后的制度差异很大
结果自然会大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