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蜀汉根本国策(附刘巴货币操作)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1-13 19:15:53
承蒙a大点出矿场旁设有铸币场,并库存铜锭,而不放在国库的大方向
这篇接续下去闲聊史书告诉我们的,三国时代四川铜矿产地
在就近铸币而节省运送到国库的时间下,不无可能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平诸物价
其精神即为g大说的,控制货币流通量来间接影响市场的汇率波动
接着以史料、简图辅助理解,相关的历史地理:
      成都
   严道县
        岷江
    
          岷江
  零道县
            岷江
            
 卭都县          宜宾市
          泸水
南昌县
          泸水             
       泸水 
    泸水
   泸水
《三国志后主传》:"(建兴)三(225)年春三月,丞相(诸葛)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
《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若把裴注引的汉书地理志考虑进去
渡的泸水最远可以远到句町县这地方,估狗地图就会发现已经快到越南边界
今天我们不用那么远,就以离成都最近的,古称泸水的金沙江,它和长江的会合处来算
差不多是现在宜宾市的地方,亦即蜀军3月~5月,只花了2个月就从成都开拔到宜宾
我知道会有人拿运送铜锭这种有重量的东西,跟行军不一样来反驳
问题行军也是有所谓载武器、粮草的辎重队,也是有重量的,再加上:
1.诸葛亮以行事谨慎闻名(子午谷表示:)
2.史料没特别注明蜀军意图轻骑的急行军奇袭
所以大抵可视为部队连同辎重队一起行动
《华阳国志》还写到南中的铜产地:"卭都县郡治因卭邑名也,
卭之初有七部后为七部营军,又有四部斯儿。南山出铜,有温泉穴.."
《水经注》也有:"灵道县,一名灵关道。汉制,夷狄曰道。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
晋太始九年,黄龙二见于利慈池.."
又"蜀既定,(邓方)为犍为属国都尉,因易郡名,为朱提太守,迁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
住南昌县"(三国志杨戏传),去查南昌县在现在的位置,再对照零关道、卭都县两处
会发现皆为成都往南昌县算顺路、而不会偏太多的方向
则刘备当时既已掌控南昌县,显然该两处铜矿让刘巴有权动用,亦非离谱推论才是
显然益州之战就顺便初步染指一部份南中,只不过触角尚未伸向更偏远的南中其他豪强
如雍闿等人,一直等到孙权支持、驻扎益州东部的刘璋GG,才以东吴为靠山造反
重点来了!既然蜀军有办法2个月自成都跑去更远的泸水,那么成都到卭都县、灵道县
往返时间算2个月,应该也是合理估计,在当地铸完直百钱,并以官市跟民间交易
随后集中收藏,具体实现"数月之间,府库充实"的目标
远的讲完讲近的,其他铜矿参见《史记》:"(汉文帝)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
“邓氏钱”布天下..",严道县离成都算近了
上述为3蜀的部份,3巴虽没提到产地,但至少可确定也有产铜,《华阳国志.巴志》:
"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皆纳贡之"
巴、蜀能发挥的调节时间又更长
意思是南中所采的铜矿,都有办法不用花很长的时间来回,何况是3巴3蜀这种近的
所以结论是个人认为,刘巴几个月内铸铜钱稳定市场经济,就地理位置来看是来得及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