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为何基督教国家远强于其他国?

楼主: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16-09-11 11:52:28
好啦 小弟我要写我这系列最后一篇文了
我这篇文想要讨论的是科学, 经济 和社会. 以及西欧北美的崛起.
我想先回答一个问题, 科学的动力是什么?
因为社会上有一个论述, 就是西方的崛起主因是科学
所以我们科学发展起来, 国家就会发达, 然后社会就会健全
经济就会繁荣, 然后所有乡民男女都过著公主王子般的幸福快乐的日子.
我个人想要挑战这一个论述. 但是我在挑战之前, 我想先回答这个问题.
"现代科学的起源和动力是什么?"
我先来定义什么是古代科学好了.
我个人认为科学说穿了, 就是一套可以解释 预测 验错的方法.
我们活在自然现象, 看到下雨 打雷 太阳升起又落下
然后播种收割, 一年四季
其实我们只观察到现象 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 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人类很快就发现, 自然界有规律
而解释自然规律, 用来预测一个可预测的结果, 并且可以验错
我认为这就是科学
那科学的起源在哪?
我认为用这一点来看
每个人都经历了科学的起源.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白天之后会黑夜, 这是一天的循环
一天的循环就是24小时. 所以我们可以预测明天太阳会升起.
并且多久之后会升起, 并且这个预测可以验错
而我认为基本上所有农耕社会, 都有科学.
原因是因为农业需要历法. 大家可以去看24节气或是农民历
因为农业要看时间, 何时播种 何时插秧 何时收割 何时准备冬藏
看时间是靠天文学下去做历法推算. 然后需要数学去计算天文.
同时, 数学也是一个稳定可以预测和验错的工具.
可以用来测量田地,可以用来建筑. 可以用来计算农作物和商品
所以, 我认为所有社会和文明都有科学.
那当代科学的确和古代传统的科学是不一样的.
而我接下来想要探讨现代科学的起源是什么.
因为小弟我自己是以研究科学为职业/营生的人
我对当代现代科学的特点, 我认为有几点跟古代传统科学不一样
1. 论文发表, 数据公开. 有科学圈/学术界.
2. 学术界/科学圈彼此检验对方的研究.也就是所谓的peer review, 同侪审查.
这两点让现代科学和古代科学产生不一样.
因为过去科学家单打独斗的观察世界
有了这两个特点后. 科学研究变成团体活动. 并且更为精确可重复.
学界彼此审查检验对方的研究是否合理和严谨.
同时研究成果对彼此公开, 所以科学界宛如一个整体, 一个个人一样的发展.
每个研究者对于这个人都贡献一点点东西.
每个研究者都奠基在其他研究者的发现上再往上更加一步.
这个制度的出现完全是一个偶然现象.
因为古代科学家研究者往往把自己的发现和工作当作是一个人机密.
深怕他人抄袭和外流.
但是有了学界和论文期刊后, 变成每个人争先恐后的工作和发表.
深怕自己的工作被其他人抢先发表.
这种科学界的体系, 出现纯属一个历史的意外
因为在1660年, 英国皇家学会的组成.
皇家学会组成后, 成员彼此通信分享研究结果.
并且出本学术期刊论文集, 公开并且鼓励各方重复以及精进实验和研究.
不管怎么说. 科学是一个实证的学问
透过实证来验错的学问.
所以实证加上验错, 加上一个全球的团体彼此检验和发展.
造成皇家学会成立至今虽然只有四百多年.
但是这四百多年. 这种学会制度,论文发表制度, 同侪审查制度.
遍及全球, 并且让科学进步非常迅速
那我现在不提皇家学会, 我来提美国当代科学研究的游戏规则.
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
生物医学目前则是由各个研究型顶尖大学(例如哈佛 耶鲁 MIT),
以及独立研究机构或研究医院(例如Mayo Clinic, St.Jude Children Hospital)为主
游戏的顶点是NSF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NIH国家卫生研究院
两大机构负责发钱. 机构找了整个美国各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组成Study Session Panel. 负责做我上面说的peer review同侪审查来发钱.
然后各个大学或是研究机构, 聘用大量的科学家当作主持人(称为PI)
主持人通常是教授,掌握一个个独立实验室.
他们的工作就是向NIH/NSF申请计画经费(Grant).
美国目前学界有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大学其实不支付教授的薪水. 或是只支付一部分的薪水(称为hard money)
教授的薪水完全或非常大的一部分靠申请的NIH Grant (称为soft money)
然后当教授/主持人升请到了计画经费以后,
学校也可以从NIH/NSF取得笔经费(overhead fee)
所以这变成一种营利的体系.
学校大量聘请主持人, 主持人大量的写计画升请钱赚钱,
同时每拿到一个计画, 学校也可以赚一大笔钱.
那这个钱的升请, 审核的标准在哪里,以及通过率多少呢?
这反映了科学界实际进步的秘密.
NSF目前通过率只有6%左右
NIH最高的通过率今年只有10%.
也就是说, 100个计划写出来,送到NSF/NIH审核
只会有6~10个,不到1/10的计画可以升请到钱
升请不到钱的教授/PI怎么办? 基本上,不管你是终身制的正教授副教授
还是初阶的助理教授, 拿不到钱 计画 学校总是会要你卷舖盖走人
那这么小比例的计画可以通过拿到钱, 如何评选出最能拿到钱的计画呢?
这由科学圈人的在study session中定夺.
定夺的标准是, 哪个计划最有可能在计划时间内, 完成重要的研究
解决当代科学界最重要的问题.
我来解释什么是当代科学界最重要的问题的意思.
古代科学只是个人的研究. 思考 推论 观察.
但是从牛顿以来, 有皇家学会以及后来模仿皇家学会而产生的所有学会之后
科学就变成一个跨国的群体活动.
在国际的研讨会上. 各国的科学家齐聚一堂.分享彼此的研究最新进展
总结而成当代的学术发展.
慢慢的, 会凝聚出一些所有人发现当代该学门
如果还想要继续往下发展, 最应该被解决的问题或是不得不排除的限制是什么
或是当下最需要被解决的实用问题
举例来说, 爱滋病研究, 目前最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可能就是如何做出有效的爱滋病疫苗,以及如何消灭latency stage的爱滋病病毒.
这些是透过学会这个平台组织,去凝聚学术圈的共识
然后学者在回去兄弟登山 大家看能不能因为这些共识启发自己下一波的研究
或是自己的有没有什么想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学会除了开会以外,还会出版期刊这个平台
让科学家们发表论文 把自己最新的结果公布出来给大家分享.
而论文的发表的品质和数量, 以及论文对学界的影响
则会变成学者聘任升迁的依据之一.
同时这个平台也反映当时学界的实用挑战
例如今年Zika病毒的流行,也导致Zika研究突然热门起来
几年前伊波拉出血热也是
这几年因为PD1/CTLA4的临床结果也刺激目前癌症免疫的热门
例如博士生毕业需要发表多少东西. 之后申请博士后工作要发表多少东西
博士后找PI职位要发表多少东西. 之后逐级升等, 升系主任
或是变成学会的头头,也是如此.
而NSF/NIH评审计画经费的发放,过去的发表纪录也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另外的参考依据就是这个计划是不是可以产生对当代学界的重大影响
所以回过头来, 我们可以知道, 当代科学和哥白尼伽利略时代的差异有多大.
当代科学的起源应该是1660年代, 因为那时候开始出现"科学界".
至此之后, 科学不再只是个人的研究工作
而变成一个团体性活动. 彼此的审核 影响
并且同侪审核论文 和经费的过程中
也让学者们能够彼此的仔细研究和讨论对方的研究成果 也就加速了科学的进步
然后,当代国家也扮演重要的脚色
早期学会多半是皇家赞助的组织, 例如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兰西学会
研究者很多只是用个人的财产下去做,所以早年科学家非常多是乡绅或是贵族
例如达尔文和拉瓦杰
但是到后来,国家的脚色开始改变
国家开始有钱以后, 国家可以利用NIH/NSF提共资金平台刺激学术发展
因为此时以后, 尤其在美国, 科学变成一门"生意"
学校透过做研究发论文申请经费赚钱
之后可以越做越大, 因为钱越赚越多.
当钱越赚越多以后, 就可以吸引更多人进来做研究
所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一个科系可以有高达上百名独立教授
各自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下去做研究
当一个科系和学校规模大起来后
该校该科系内部又可以形成新的小型科学圈
彼此又更紧密的分享和合作研究
尤其是互联网发明后 甚至和国际或跨校的研究就更是发达
这产生一个结果, 学术界的困难问题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被解决
然后科学圈透过跨校跨领域合作进步又更快
我拿一个比较极端的个人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他做社会科学,主要做政治研究.
目前美国的学术界政治研究越来越走向量化分析
所以我帮他牵线, 和一个数学博士合作. 然后两人合作后
数学博士决定未来改作社会学研究然后继续跟我朋友合作
现在他们想要扩大这个团队
想要招揽资工的学者, 来做机器学习分析来研究社会科学
这种案例是越来越快的发生.
学校 学界 加上跨领域合作. 让学者不断地发展出新的研究
去突破解决当代学界的重要问题
然后这个问题解决后又快速解决下一个重要问题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 当代科学的起源和动力
在于学术界的出现, 同侪审核的出现, 论文期刊的公开化
以及在目前最大的动力
作者: abchaos (时雨见晴)   2016-09-11 19:27:00
谢谢您的分享,想请教一个细节有没有文章或书有详细说明芝加哥学派在智利的功与过呢之前是从一本叫做震撼主义的书看到这段历史书里面把芝加哥男孩跟傅利曼写得像一意孤行的神棍
作者: ChoshuArmy (长州军阀)   2016-09-11 19:49:00
对皮诺切有兴趣,阁下有更多见解吗?
作者: nanshinner (白河)   2016-09-11 21:09:00
大推,这系列看下来获益良多,感谢分享观点。
作者: F04E (Fujitsu)   2016-09-12 10:45:00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9-13 04:53:00
你这篇也只是看到美国的表面的片面而已还是以应用科学的角度当作科学和所有人类知识的全体的观点,事实上就算做自然科学理论的也不会同意你的说法因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出现是需要时间和文化的累积而不只是短期迅速地发表论文而已而且又和金钱挂再一起,等于说研究者又有一堆外务而且资本主义造成的其中之一的问题是往主流价值靠拢若如你所说,这种运作方式只会让资源集中在少数大老手上,而研究或许资源的方式只会让研究者往那些大老靠拢会造成缺发批判性和反思能力,而逐渐让学术一滩死水最后只沦为作一些细节性琐碎技术性的工作而已。是说这种运作方式对美国来说也没差拉反正美国钱多,资源多,设备多,位置多。若外国,尤其是欧洲等等...国家发展出什么开创性的东西再用钱把他们砸过来就好亚洲少数学者的方式也是一样,用钱买就好了但这运作方式绝对不是其他国家可以学得不少欧洲人也是很看不起这方式就是了。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09-14 12:55:00
现在你说要文化的积累,结果你之前整盘打翻东亚两三千年的文化,不觉得矛盾吗?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与亚洲(东亚)的交流频繁,欧洲人把亚洲的学问搬回去,亚洲人也从欧洲人学到他们的新知识,本来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但是东亚这边突然搞集体锁国,失去了这种接受外来新知的机会,反应变慢了,加上当权者自身也不喜欢人民接触到外人,这是一连串的因素造成的,并不代表传统的东亚文化不好。不然我们回推到南宋时期,南宋的科技、经贸等等哪项不执当时世界牛耳?那南宋的文化主体是儒学(理学),这时儒学又突然不影响科技发展了?顺道讲一下,清朝时期的东亚并没有完全断绝与欧洲的交流管道,例如中国的广州口岸与北京的俄国东正教团,日本长崎口岸与兰学等等。一直有新知识流进来,只是推广不深,影响效果很慢。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6-09-14 13:29:00
我补一下当时中国其实也没有非常反对新知识,只是也没有意愿推展,乾隆自己也学了不少引进的知识,使用西洋钟看西洋画。印章老兄喜欢归喜欢,但不觉得有需要推展的必要,当时普天之下有那个西洋国家能强过大清?
作者: dasfriedrich (天行健)   2016-09-14 15:13:00
楼上z兄的最后一句我改一下,应该是乾隆不认为普天之下有哪个国家能强过大清。实际上是英国开始超车并且加速海放大清了......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6-09-16 12:26:00
所以你讲到重点了,这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为什么汉阳铁厂会搞成这样,不就是自以为只要有设备就可以生产? 但没有真正的重视知识跟技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