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问] 为什么正史都是纪传体?

楼主: lolitass (嘿)   2014-10-27 21:50:23
※ 引述《ofnfline (OwenDragon)》之铭言:
: 自从司马迁大大首次在他的新书里使用“以人为纲”的纪传体后,
: 班固啦、范晔啦、陈寿等等的,也都跟着采用这种体例,
: 难道从来没有人觉得这种体例很微妙吗?
: 如果读历史的目的是以过去发生的事为殷鉴,写历史的目的是告诉后代我们经历的事,
: 那以重大事件为主体不是更适切吗?
这种体例也有 就记事本末
: 纪传体写出的史书像是“某朝一百个名人的故事”,而不是“某朝十大重要事件”
: 虽然之后也有编年体、记事本末体的作品,
: 但被官方认证为“正史”的史书全部都是纪传体,
: 就好像二十个以上的政府说:“不,我们觉得以主题为纲或以事件为纲没有比较好。”
: 究竟是我目光短浅,不能体会纪传体真的棒到屌打其他体例,
: 还是一切又是退步史观惹的祸?
因为许多人的时代是重叠的,你写曹操的传记,不能不提刘备孙权,反之也一样。这三人
的传记重叠起来 不就将三国许多事件囊括在内了吗?
又,记事本末体为什么没有比较好,因为事件之间的重叠性不见得很高,也可以说要将
事件的前因后果写得很清楚,一来会写得很庞大,二来重复的部分会很多很囉唆。有点像
每次都要把出场人物表在列一次一样。
纪传体将同一个事件在不同人物传记中出场的部分重复写过,是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切入,
像是电影在同场战争中,镜头把双方主将的情况各带过一次,可以让读者从不同视角,
将事件建构起来。
也因为人物时代重叠,所以可以很顺畅地将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串起来,同时在说明重要
人的立场想法人际和背景的同时,交代了前因后果,有很理想连续性。
当然,其他体例并非消失,而是作为一种辅助存在,想查时间表就看编年体,针对事件就
看记事本末体。实际上体例非常多种,不过我接触过的不多,不敢乱讲。
只能说,纪传体有多赞,用过才知道>////<
作者: ofnfline (文猫)   2014-10-27 22:35:00
谢谢,总而言之就是纪传体真的很赞,难怪用了这么久QQ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22:49:00
原来记事本末是这样 没注意到 自己手中就有元史记事本末说XD
作者: Atropos0723 (Atropos)   2014-10-28 09:12:00
我觉得纪传体重复部分也很高 也是同个事件写来写去
作者: ccufcc (皮卡波)   2014-10-29 22:18:00
@@那教科书怎么不用纪传体?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10-30 09:39:00
因为教科书只是传达最重要的历史知识,而不是纪录时代的整体风貌
楼主: lolitass (嘿)   2014-10-30 23:11:00
历史课本那么薄 太难了吧
作者: kundong   2014-11-05 09:53:00
对我来说,要清楚整个历史的演变,会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传体,这样就很清楚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