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 为什么正史都是纪传体?

楼主: ofnfline (文猫)   2014-10-25 19:32:03
自从司马迁大大首次在他的新书里使用“以人为纲”的纪传体后,
班固啦、范晔啦、陈寿等等的,也都跟着采用这种体例,
难道从来没有人觉得这种体例很微妙吗?
如果读历史的目的是以过去发生的事为殷鉴,写历史的目的是告诉后代我们经历的事,
那以重大事件为主体不是更适切吗?
纪传体写出的史书像是“某朝一百个名人的故事”,而不是“某朝十大重要事件”
虽然之后也有编年体、记事本末体的作品,
但被官方认证为“正史”的史书全部都是纪传体,
就好像二十个以上的政府说:“不,我们觉得以主题为纲或以事件为纲没有比较好。”
究竟是我目光短浅,不能体会纪传体真的棒到屌打其他体例,
还是一切又是退步史观惹的祸?
作者: Getbackers (逆转思考全垒打!!)   2014-10-25 19:34:00
编年体受重视的应该只有资治通鉴吧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10-25 19:39:00
或许是因为纪传体比较容易把大量事件都记下来?
作者: wxynod (虎纹猫)   2014-10-25 19:43:00
因为关注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从相关的人的角度出发方便吧没有电脑的话检索是个大麻烦。
作者: thanks123 (123)   2014-10-25 19:44:00
而且有关联的人可以放一起,查起来也方便
作者: ssarc (ftb)   2014-10-25 19:50:00
资料和资讯不同,孔子很注重资讯(的评价
作者: time3Q (缘分落地)   2014-10-25 20:52:00
因为本纪是编年兼词条索引(不太精准的索引),作者的目的就是让读者从本纪的人名去对照列传的详细史事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5 21:15:00
纪传体的"纪"不就是编年史吗?用"事件"太难写 写事件始末跟人物 还是回到编年和纪传体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5 21:23:00
纪哪里是编年史 "纪传"是从"本纪,列传"各取一字代表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5 21:33:00
本纪不是编年史 那是什么??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5 21:44:00
本纪就是纪传体了还在编年史 楼上没看过资治通鉴?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10-25 21:44:00
ㄟ~~本纪是编年史拉,纪传有纪传的好,描写的角度比较广不会只集中在特定的政治事件上,还兼具罗生门的"笑"果XD算是宏观微观兼备的先进体例,这点而言做中国古史比起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5 21:48:00
到底是谁没看过史书 我想很明了吧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10-25 21:49:00
西方只有编年史加档案的中古时代算是方便不少...
作者: Morisato (螢ちゃん)   2014-10-25 22:00:00
本纪指得是天子(通常)的传记 并不是编年体
作者: chen740530 (chen740530)   2014-10-25 22:02:00
历史都是从人心走出来 当然就以人物撰写最好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10-25 22:03:00
不,以编纂收罗的资讯而言,本纪不只是天子之传
作者: teyao (河间献王翟中虚)   2014-10-25 22:04:00
纪者编年传者记事。像这种名词定义问题请查《史通》。
作者: colin90149 (王者之狂‧狂者终不悔)   2014-10-25 22:18:00
正史是纪传体,这是定义问题
作者: kingcallme (无想肥宅转生)   2014-10-25 23:57:00
传统史书着重在对于人物性格会如何影响事件发生经过,亦即是事件本身不是重点,而是从该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来看相关人物的个性,作为待人处事的参考吧~~~
作者: QuantumFoam (量子泡沫)   2014-10-26 00:44:00
我不知史通的定义,但就我自己的阅读,本纪是编年体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6 00:49:00
本纪是以人为主的纪传体 编年不以人为主,如资治通鉴
作者: allgod (欧尬德)   2014-10-26 01:10:00
可能中国的史学带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而且历史脱去了人就会变得很无聊
作者: Treeflaw (tree)   2014-10-26 01:37:00
有个人最好查一下资料在说话吧,本纪是属于纪传体里面的东西,但本纪本身是编年体。
作者: QuantumFoam (量子泡沫)   2014-10-26 01:57:00
刚刚翻了一下史通卷2本纪第4,子玄的定义是本纪为编年,故他批评后魏书北齐书或杂载臣下,或兼言他事,全为传体,有异纪文。云云。可以参考一下不只通鉴,春秋也是编年体啊。子玄从春秋出发,认为本纪如春秋之经,列传如春秋之传
作者: killeryuan (龍鳥)   2014-10-26 18:51:00
因为史记啊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6 20:34:00
像资治通鉴那样每年每月有什么事都写出来 以时间为主不以人为主才是编年史 本纪是以人为主 那个人有事件的时间才纪录 没有逐年逐月详列 是纪传体不是编年
作者: CH1NA (伪中国)   2014-10-26 21:05:00
编年体应该是指叙事手法以时间轴的方式下去描写,跟重点是重点是在人还是在事没有太正相关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6 21:09:00
为什么不愿自己找本史书里头的本纪看看 宁愿什么都不查而一直脑补??那你告诉我 秦本纪是以什么人为主??你不会只看了史记的本纪 就以为本纪是以人为主吧
作者: arnold3 (no)   2014-10-26 21:30:00
正史都是纪传体不是常识吗 怎么会是编年体春秋左传才是编年体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6 21:33:00
纪传体跟编年体又不是互斥的 本纪用编年的形式去写有什么问题只是把本纪跟列传放在一起的形式叫"纪传体"罢了本纪是编年史形式不也是常识吗? 除了史记的本纪有些是以人为主 大部分24史的本纪就是以那一朝的皇帝纪年去编写叙事资治通鉴也是要参考各史书的皇帝本纪的编年叙事才能写
作者: arnold3 (no)   2014-10-26 21:56:00
所以正史都是纪传体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6 22:22:00
编年史只是将各朝代的本纪接在一起而已 缺少人物 当正史确实比较不适合 毕竟历史是人创造的 没有人物说不过去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6 22:42:00
还只是把本纪接在一起咧 把皇帝以外的人物当什么了早就都看过了 说别人不愿找不查这才是脑补好吗没人在说本纪是编年史的 又要自创h流定义了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6 22:55:00
摆明的说谎 本纪里的人物哪里只有皇帝?? 根本没看过也敢说谁在脑补很清楚 那么多版友已经跟你说去哪里查了结果还是在自言自语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6 22:58:00
本纪的主角是皇帝 编年史连世家,列传的主角也有写hgt: 编年史只是将各朝代的本纪接在一起而已 <可笑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6 23:01:00
你要无理取闹 我也不想浪费时间 随你便 本纪到底有什么人物随便找一本史书看一下就知道 会认为本纪里没有列传的人物根本没看过史书吧 拿史记可以证明其他史书?? 好笑反正妳要认为资治通鉴跟史记可以代表全部史书 我也不想阻止你
作者: arnold3 (no)   2014-10-26 23:30:00
有褒贬人物的才能形成价值观 不然只是在记录历史事实而已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6 23:34:00
本纪里的时间常常一跳就好几年 好几十年 哪里编年了
作者: ronray7799 (百变Q葫芦娃)   2014-10-26 23:36:00
原来顺时叙事就是编年史XDDDDDD
作者: thanks123 (123)   2014-10-26 23:37:00
史通的定义不是编年吗? Quan大有说了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7 00:02:00
春秋从隐公元年正月开始 纪录每年每个月发生的事情以年为主才是编年 照h逻辑本纪只因顺时叙事就是编年全宇宙找不到不是编年的史了 那创这分类是分假的吗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00:11:00
如果你是要我找资料给你 来证明我的话是对的 那我可以跟你说你是打错算盘 书是要自己读的 不是别人帮你读 别人已经跟你说在哪 你还不去查 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4-10-27 00:19:00
太史公:诸君,我喜欢纪传......
作者: GilGalad (狂想は亡国の调べ)   2014-10-27 00:26:00
够了吧你们夫妻俩斗嘴晒恩爱也要有个限度啊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7 00:26:00
又在擅自脑补 曲解出别人完全没有的语意出来了...GilGalad:历史群组逛久的人都马知道hgt这ID代表什么
作者: arnold3 (no)   2014-10-27 00:41:00
不以人废言 岔开主题无助于讨论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7 00:44:00
若是就事论事的评论再推 光对人的看热闹就不用推了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00:49:00
讨论早就结束啦 已经有答案 只是他不承认罢了 要讨论什么?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7 00:51:00
从00:11开始h无法正面反驳推文发现自己论点谬误开始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 妄自错误揣测别人意图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00:57:00
我好奇你这样洗版面可以证明什么??答案不是已经在上面?? 到底想说什么? 你想战我 你怎不私信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7 01:06:00
为什么每次揣测错误还乐此不疲? 就事论事正面回应OK想说的都直接在推文字面上了 不要一直错误猜测曲解
作者: Treeflaw (tree)   2014-10-27 01:56:00
"又纪者,既以编年为主,唯敍天子一人。有大事可书者,见之于年月" "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 请见史通。讲真的,你不能因为春秋与史记各个本纪比较之后觉得跟春秋不一样就认定纪不是编年体,事实上比较本纪与普通传的写法就有很大差异,若要"很像"春秋,汉书好几个皇帝的纪比起史记的各个本纪,更像一些。(而且你这逻辑真的很不通,所以今天有一本货真价实的编年体因为不像春秋就不是编年体了?)
作者: QuantumFoam (量子泡沫)   2014-10-27 05:43:00
其实问题在于史学在唐代有转折与变化,定义是唐以后的人下的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14-10-27 15:24:00
treeflaw 不对, 史通说的很清楚, 史书有六家二体, 二体虽然史通没定下名称, 但就是编年体跟纪传体纪是以编年方式写的, 但是他非编年体, 而是纪传体的一部分在你引用的那段之后还有后文“纪者,既以编年为主,唯敍天子一人。有大事可书者,则见之于年月;其书事委曲,付之列传。此其义也”简单的讲, 纪传体是用本纪编年表彰国统, 本纪只述大事, 事件内容则记于列传之中, 两者合称纪传体, 不能拆开说纪是编年体如果用编年方式书写就是编年体, 那叙事本末体的每一独立章节都是编年体了?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15:52:00
是啊,没说本纪是编年"体"啊!,只说它是编年形式啊是个概略的编年史,不可能如真正的编年体史书那样详尽是某人一直误读脑补没人说本纪不是纪传体啊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10-27 16:36:00
我不懂创二体之说的刘知几自己都不是把编年与纪传这两个概念视为非A即B的对立了,现代的我们有必要那么机械式来来思考这个问题吗?(EX:刘知几评《晋书》时就说“列纪三列纪三祖,直序其事,竟不编年。年既不编,何纪之有?”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17:48:00
d兄说的没错,没有人定义编年体跟纪传体是互斥的,去否定纪传体有编年形式的文,是罔顾事实
作者: QuantumFoam (量子泡沫)   2014-10-27 18:14:00
我一开始就说了,我自己看唐书本纪觉得是编年体,但史通定义我不知道;子玄觉得如何,就留给史学史专家或诸君去探讨执论吧。
作者: Treeflaw (tree)   2014-10-27 18:42:00
牵扯到名词狭义广义就有些无聊了,确实,不能说纪与史通六家二体的"编年体"等同,但写法就是相类似的。我还是觉得你的解读有些奇怪,因为根本没有额外的皇帝列传,纪当纲领传补事件这个叙述对象是整个时代,不是皇帝当然,你要说纪不是编年体这我可以接受,但你要说纪与传合起来就是纪传体牢不可分我总觉得史纪的出现比纪传体这个名词还早出现这个事实不能忽略吧?回到史家创作的思维很显然就是纪用编年体的写法没错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19:39:00
我是觉得几位不需要因为一个没好好看过史书的人的脑补而争执他不想学习 只想脑补战别人 说真的别理他就行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7 19:55:00
hgt: 纪传体的"纪"不就是编年史吗?hgt: 本纪不是编年史 那是什么??一篇文的推文中就能自打嘴巴 前后矛盾还能强词夺理简单回答一个问题就好:照h定义世上哪个史不是编年史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20:06:00
不只史书没看过 连国字都看不懂
作者: Treeflaw (tree)   2014-10-27 20:08:00
我说真的,照hgt的语义,我还真的没办法得出"全部的史都是编年史这种结论,当然整个来说纪是纪传体的一部份,但"纪"确实是编年写法你不能否认这件事情。你该不会有"hgt说纪是编年史,纪是纪传体,所以hgt认为纪传体都等于编年体" 这种逻辑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10-27 20:13:00
就让他一直以为下去好了 反正不懂的人不去学 就是永远不懂他懂不懂 其他人也不care啊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驸马)   2014-10-28 00:20:00
本纪根本不是编年史硬说是 那请问什么才不是编年史?
作者: 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   2014-10-28 00:45:00
dennis99, 刘知几对晋书的评语是因为他认为是本纪是拿来彰显正统的, 所以必须用纪年, 这是说明纪的功用, 而不是写法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4-10-28 06:14:00
那我想我们无法互相沟通了,因为你的解读跟蒲起龙也不一样,这样无从讨论起,就到此为止吧
作者: amatrrosivi (Hankyu Brown)   2014-10-28 23:51:00
本纪记载很多当朝政治上的事情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