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中原文献的《后汉书》和《三国志》,在松花江的乌布罗地区,朝向海参崴的广阔地
域分布了挹娄民族,由于不能形成统一的民族,被称为“扶余的国内国”──“娄肖扶余
”。挹娄民族的主要根据地在兴凯湖一带,据所有〈东夷列传〉的季载,挹娄民族在夏季
会裸身补食大白鱼,这是相当肥美的鱼种,夏天“巢居”期用树叶当木屋的屋顶,到了冬
天木屋会换成木瓦片,称为“穴居”期,房子与中原的样式无异。《三国志》记载的旧挹
娄民族,做为历史事实的部份不包括猪油涂身,而是用植物油,但是吃饭不用餐具、用尿
洗手和脸却是真有其事。辽东郡的东方就是松花江的乌布罗地区,水路勿吉的南面也是乌
布罗地区,只能这样比较整理出大概的方位,这里在唐朝称为号室部,其实“号”与“乌
”在上古到中古的汉语译音中,是基于“h”音的发音而产生音译的差异。一般旧史所称
的真番郡辖境在辽宁东北部、吉林中东部一带,扶余国北部的濊、貊、濊貊、北沃沮其实
是4个不同的民族主体,“濊”是长寿国、“貊”是百万盛国、“濊貊”是长万国、“北
沃沮”是北方大国的意思。“北沃沮”和“南沃沮”是2个不同民族主体。中国战国燕国
的东界曾经到鸭绿江以南、大同江以北是确有其事的,但是为期只有分别地区的总共70年
左右。初期乐浪郡的浑弥、遂城、镂方、驷望,相当于松花江流域的乌布罗地区,是旧挹
娄民族的居住地。《新唐书.渤海传》说:“大氏以獩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
城府,领庆、盐、穆、贺四州”,其实就是浑弥、遂城、镂方、驷望的旧城故地,但是治
域交叉,不能一个对口一个。
乌布罗地区的挹娄民族用了相当多的青石头和黑曜石,饲养许多猪与牛。在朝鲜半岛旧史
《桓国史记》里面,记载了洪济王向“有苏国”(乌苏里国)投降的事情,其实就是“开
启的年代”时期,乌苏里的早期挹娄民族击败了肃慎的洪济王,但是是5次战争中唯一得
胜的一次。旧挹娄使节会用帽顶的锥当刺,攻击肃慎使节让谈判破局,结果旧挹娄民族很
低级的事情让旧挹娄民族常常被大家一起围攻到痛哭求饶 ˋ(′~‵")ˊ。到了“走在平
原的时代”,挹娄民族才改变了民族习尚,互相诚恳礼让,称自己是“挹娄”──“平原
民族”。
《史记》齐东的琅邪巨海中,记载不详的“孟诸”其实是“诸蛮族”的燕语谐音传入中原
的,旧史《高句丽书记》有曹魏将军到肃慎南部刻石记功的事情。由于靠近辽东一带的近
海地区,挹娄民族和肃慎民族曾经想建立联合邦国,所以遭到曹魏的残酷打击而失败。早
期松花江的乌布罗地区由于人口不断增长,挹娄逐渐受到肃慎的牵制,由于挹娄和肃慎的
领地时常交错,所以《晋书.四夷》条目中的使节吴士鉴和使节刘承干,常常把挹娄和肃
慎的位置弄错,当年根本无法与中原交往。当时肃慎是比较有名的文明国家,娄肖扶余则
透过《竹书记年》所说的“万余里”地方,也就是“住了很多扶余人的地方”,出口弓和
箭到中原。在《晋书斠注》中记载,肃慎和扶余有向草地射箭的习俗,因而代表着对水神
与天神的信仰。挹娄的家父长制度没有很发达,一般人结著不剃前额头发的满洲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