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历史上四夷的汉化是怎么个过程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2 11:06:44
※ 引述《yqhyou (友善国际)》之铭言:
: 基因研究已确认(中国 人民网—汉族南北血缘其实不同),福建、广东、客家人都是百
: 越民族的后代。他们先被汉人武力征服,然后汉化,再认敌人为祖,自认汉人。也就是
: 百越人亡国又亡族,被异族殖民统治两千年而不自知,即使体质、面貌的差异清楚可见
: (华北人仍有82%汉代汉人血统,且胡汉本同源)。日本人对台湾人的皇民化因时间不够
: 长而失败了,但汉人对中国南方人的〝汉民化〞(汉奴化)则是史上灭族最成功的典范
: 。
: 福建、广东、客家人都是汉化的百越族
: http://myweb.ncku.edu.tw/~ydtsai/taiwanese/minhak.htm
很奇怪这十年来在全球都正潮的“男性Y染色体单倍群”在某些人眼中好像反而不常见。
Y染色体单倍群是从男性的性染色体Y来分析父系族源的﹐因为Y染色体必然是传自其父。
Y染色体单倍群从A到S。其中O主要就是东亚人﹐又可分为O1、O2、O3。
汉族中﹐不管是北方汉人还是南方汉人﹐O3都是最多﹐所占比例依各地不同﹐
而从50%-70%以上。而通过分析古人尸骨﹐汉朝时的汉人O3比例也是60%左右。
(龙山文化即以O3为主)
除了O3之外﹐汉人中还有一定比例的O1、O2﹐可以说﹐大多数的汉族都是在O的分类下。
但其比例分配情况﹐与汉朝时的汉人并无太大区别。
O 在韩国所占的比例约为40%(韩国人中﹐C各类也比例很高﹐跟东北的满族、蒙古族等
一样﹐而C在汉族中的比例约为3%﹐满清皇室为C3c﹐成吉思汗一族为C3*﹐
但今天满族中第一大类型是O3)。
O 在日本人中所占比例仅为20%。(日本人中D的比例相对其他东亚国家都远远高出)。
O1 被认为是百越的主体﹐在古代则对应浙江的良渚文化﹐但今天O1在汉族中的总比例
仅约5-10%﹐比例最高的是浙江及江苏南部﹐约20%﹐而在福建、广东、台湾的汉族中﹐
则都在5%-15%以下。在今天的黎族中﹐O1还有85%以上﹐根据外国学者在台湾原住民
的调查﹐台湾原住民的样本中甚至可以达到100%的比例。
(台湾汉族在外国学者统计中﹐O3是58.2%﹐福建的O3是58.8%)
此外O2在广东略高﹐可以达到15-20%(主要是O2a)﹐而其他省份都5-10%左右。
O2是东南亚的主体﹐在泰国中O2a占65%以上﹐在壮族、傣族及越南人中比例也很高。
(在现今江西的古代吴城文化遗址﹐就是O2a为主)
而印尼等南岛语族则以O2各型为主。
O3内部也有很多分类﹐譬如苗族、畬族、瑶族也是O3多﹐但以O3d为主(大溪文化)﹐
但在汉族中此一分类却极少。
从外国学者分析的古代蒙古地区与现代蒙古地区的差异来看﹐在古代墓葬中匈奴、
蒙古等人以N、C为主(N在今天汉人中有5%)。而现代蒙古人则是以C、O为主。
其中O3在东部蒙古人可以占到15%-20%﹐在西部蒙古人则5%以下。
(在藏族中有40%﹐羌族30%﹐维族约6%﹐土耳其人中有0.2%)。
也就是说﹐蒙古族中混进汉族血统﹐比汉族中混进蒙古血统的比例要高得多。
(当然这是比例﹐如果论具体人数﹐那十亿人的5%肯定要多于五百万人的20%。)
并且汉朝时的汉族﹐在各比例上与今天的汉族并无太大差别。
或者说﹐混血早在汉朝时汉族形成之前﹐就混了该混的了。(春秋战国及之前混)
如果将汉朝时的汉族视为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整体跟今天的汉族几乎没有差别。
所以呢﹐固然各民族之间互相混血是确定的客观事实。
但﹐所谓的“胡汉本同源”、“南方汉人与北方汉人不同”、“福建、广东、客家人
是汉化了的百越族”在现代基因科学面前﹐都是站不住脚的。
作者: snocia (雪夏)   2014-05-02 11:17:00
哪天我也来去验验看,不能拿来研究的样本,应该会百花齐放籍贯是湖南,通称外省人,但研究拿我当样本会屎~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4-05-02 11:25:00
推推
作者: turtleknight (turtle)   2014-05-02 12:00:00
那个连结第四段有回应Y染色体单倍群啊@@
作者: FMANT (OE)   2014-05-02 12:54:00
蒙古人是大禹后代之一 怎么能分成另一个民族?
作者: iiooiioou (爱幻想的O宅)   2014-05-02 14:20:00
楼上哪有自信说这种话= = 夏朝存不存在都不知道了....
作者: leochang (leo)   2014-05-02 17:28:00
所以连结第四段的说明是错误的??
楼主: calebjael (calebjael)   2014-05-02 20:58:00
第四段是故意模糊事实啊﹐即﹐O3在各东亚民族中确实都有不是汉族特有﹐但如我文中的数据﹐很多族的O3比例都不如汉族高﹐而是更多的为O1(如台湾原住民、黎族)O2(如泰国印尼等南岛语族)或者是C(满、蒙、朝鲜)D(日本虾夷)等﹐而且O3也有很多分支﹐如O3d是苗瑶畬族﹐但在汉人中极少﹐故意模糊为O3在东亚各民族都有而不去分析比例﹐算回应么﹖XD。而且连结的文中﹐还故意无视自从2005年以来﹐大批外国学者在东亚地区也在做Y染色体单倍群论文﹐所得的数据虽各有少数偏差﹐但比例情况确是一致的。将其暗示为“大陆学者所作”而加以对立看待﹐是不正确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02 21:32:00
"汉朝时的汉族﹐在各比例上与今天的汉族并无太大差别"我想请问这是怎么得来的? 有多少样本呢?
作者: leochang (leo)   2014-05-02 23:27:00
开挖古墓囉...不过样本数一定很少
作者: guanquan   2014-05-03 02:06:00
推!这些基因分析很有意思!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5-03 14:32:00
推楼上! 的确是有趣的文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