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台语”正名
时常听人说到“河洛话”、“闽南话”是能称做“台语”的,甚至以“大河洛沙文主义
”来批评“台语”的称呼。他们的见解是,目前在台湾所使用的语言,至少有“河洛语
”、“客家语”、“北京语”、“原住民语”,所以“台语”是不能被“河洛语”来专
用。其实“河洛语”被称为“台语”,并不是今天突然迸出来,而是有其历史渊源及一
些客观的条件,后来才变成这块岛屿所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这可不是什么人可以命令
的、更不是突然从石头缝里跳出来的。比如连雅堂(1878~1936)在他的“台湾语典”自
序(二)内容记载,“今之学童,七岁受书,天真未漓,咿唔初诵,而乡校已禁其台语矣
。今之青年,负笈东土,期求学问,十载勤劳而归来,已忘其台语矣”,显然在将近一
百年前左右,“河洛语”被称做“台语”早就已经成为口头语了。
依内政部所统计的资料,在台湾使用语言人口比例为:台语(前身系闽南语)占百分之七
十二、客家语占百分之十二、国语(前身系北京话)占百分之十三、原住民语占百分之三
。其中以“闽南语”的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是一个超地区、超省界、超国界的汉
语方言。如在福建闽南地区、广东潮汕地区、海南岛地区,还有江苏、浙江、江西、广
西的一些地方,东南亚诸国的华侨居地如新加坡等都使用闽南语。在台湾俗称的“台语
”其前身也是闽南语。
为何在台湾的“闽南语”被称做“台语”,这与台湾的四百年移民历史有密切关系。在
福建的闽南语基本上有二大话系,一为西晋永嘉之乱(西元311年)后,中原的“衣冠八族
”等土族避难南下到福建,以泉州为中心的晋江流域一带的“泉州话”,泉州话是四世
纪的中原音(汉语)与当地土著一小部分的“越语”混合而成的。另一支则是在唐高宗时
期(西元669年),朝廷派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军南下平定福建泉州和广东
潮州之间的“蛮獠之乱”,后来在泉洲与潮州之间设立“漳州”,带来了七世纪的中原
音(汉语)。到了唐朝末年黄巢之乱(四元878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攻入
福州,统一全闽。这批随王氏兄弟南下的人士,带来了十世纪的中原语音(汉语)。先后
两批由中原来到闽南的移民,大多是河南光州固始人,他们所带来的语言就形成了“漳
州话”。
泉州话与漳州话在彼此居民的来往交流后,就产生了“厦门话”,成为闽南地区原“闽
南话”的代表语言。同样的道理,西元1624年荷兰人占领台湾后,为了开垦获取经济利
益,派人至福建、广东沿海招募移民来台开垦。闽南话亦随着传到台湾来。到了西元16
62年郑成功率领居住福建沿海的数万大军,前来台湾赶走了荷兰人,这两次的大量移民
,把福建的泉州话、漳州话分别带到台湾来。这就是目前台湾话的前身。目前的“鹿港
腔”就是保存了较纯正的“泉州话”,而“宜兰腔”则是保留了纯正的“漳州话”。台
湾其他地区的居民,由于长期的相处、语言交流,形成了所谓“漳、泉滥”,目前北部
音“漳泉滥”偏泉州音,而南部音则“漳泉滥”偏漳州音。 所以同样是漳、泉的混合音
,在中国闽南地区叫做“厦门话”、在台湾地区就叫做“台湾话”。虽然都是漳泉的混
合音,但二者年代的久远,差异就愈来显著。主要原因是除了地理环境、人文背景不同
之外,另外是台湾长期受到外来政权的统治,外来语特别多,已融入生活语言当中。例
如台语的词汇“牵手”(平埔族语)、“雪文”(荷兰语)、“三貂角”(西班牙语)、“便
所”(日语)、“7-11”(英语)、“正港”“生番”“食饱未?”(台语)等都是台语的专
用语。
有关“台语”的源流,扼要来说就是,台语(台湾话)虽是闽南方言移植来的,但台语是
台湾人在台湾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中、加上一再受外来政权的统治,经过三、四百年
形成的语言,自然和闽南地区的闽南语有所不同,所以就地域来说,闽南地区形成的语
言叫做“闽南语”(以厦门话为代表),在台湾地区形成的语言自然叫做“台语”(俗称台
湾话)。
综合上面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台语”(Taiwanese)和“台湾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Taiwan)是不相同的。“台语”只有一种,而“台湾的语言”却有好几种,例如“客
语”、“原住民语”、“北京语”。为何在台湾的“闽南语”被称做“台语”,因为它
是台湾岛屿上最主要的代表语言,这就像美国、英国境内有多种语言,但却只有“美语
”、“英语”言词,所以将台湾的“闽南语”称做“台语”是一件相当自然不过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