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文] 吴钩:宋朝的科技教育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4-04-10 23:14:10
http://cul.qq.com/a/20140109/006721.htm
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说道:“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
,这两个朝代的气氛是不同的。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著重科学技术方面……每
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
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一位台湾的科技史学者也认为,中国“第一千禧之后的三百年(即两宋时期,元代的科
技成就基本上来自宋代余绪),所产生的第一流科学家竟占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38%,宋
元之际的科技成就可见一斑”。
生活于北宋的沈括,被李约瑟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对天文、历法
、地质、光学、医学、数学等领域都有过人的研究,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发现磁
针在指南的时候,“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对地磁偏角的发现。
他又发现,日月星体为球形,月球并不发光,其光亮来自太阳光的反射:“日月之形如
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
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
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梦溪笔谈》)假如不
是对大自然的奥秘有着赤子一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恐怕沈括不会有那么新奇的发现。
我们从许多宋代士大夫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朱熹,他自述说:
“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
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
未知那壁后是何物?”(《朱子语类》卷九四)今人只知道朱熹是一名理学家,却不知
他终生都对探究宇宙奥妙保持着一颗好奇心。我觉得正是这种好奇心构成宋代科技发明
的驱动力。
宋朝政府没有像明清统治者那样将科技发明视为“奇技淫巧”,加以禁绝;恰恰相反,
朝廷常常对出色的科技发明者给予奖励,如冯继升改良了火药法,朝廷赐衣物束帛。在
科技领域有突出才能的人通常会被列入“奇才异行”名录,可以直接选拔进政府机构。
政府还有意识培养科技人才,在中央一级设立了多种专科学校,包括医学院、算学(数
学)院、天文历法学校、武学院等,隶属于国子监。又实行奖学金制度,如医学院学生
成绩为上等者,每月给钱十五贯,中等者给钱十贯,下等者给钱五贯。
地方的州县学校也设置了科学课程,胡瑗主持湖州州学时,便将州学分为“经义”、“
治事”两斋,其中“治事”斋开设治民、讲武、堰水和算历四项课程,要求学生“各治
一事,又兼摄一事”。宋代的书院也有科学课程,一生都致力于书院建设的朱熹主张:
“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
个规模大概。”(《朱子语类》卷一一七)我们以为古代的国子监、州县学、书院教授
的仅仅是儒家经义,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象。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宋代时,形成一座高峰,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应该说,宋朝对
科技教育的重视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中国科技教育的衰落是从元明清三朝开始的,元朝的治理术非常粗糙,不过两宋科研余
绪尚未断绝。流氓无产者出身的朱元璋则对“奇技淫巧”抱有敌意,《明史·天文志》
载,“明太祖平元,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鼓。太祖以其无
益而碎之”。这一先进的技术因此失传。明初国子监一度还开设律学课,但很快就被踢
出课程表,学校不再教授数学课。到晚明时,士大夫群体才恢复了对科学技术的探索兴
趣,这才有了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翻译、宋应星《天工开物》的出版。但入清之后
,清廷又对科技探索采取了压制的态度。
著名的“李约瑟难题”问道:“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
人著了先鞭呢?”也许答案就在这里。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4-04-10 23:14:00
宋朝真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期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4-04-10 23:20:00
..李约瑟其实很多过度推论 另外说明清敌视奇技淫巧 史料上站不住脚 晚明官家对自鸣钟一点也不排斥 清代的权势之家尽有挂钟看表的 红楼梦里就出现了好几次钟自鸣或者看看怀表天晚了的情节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4-04-10 23:47:00
明清排斥了科技教育。之前还没想到古代国子监等古代教育机构还有法律、自然科学等科目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4-10 23:53:00
李约瑟恐怕是中国最欢迎的外国史学家了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4-04-11 00:05:00
我觉得Kou...大大提的还是态度问题吧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4-04-11 00:08:00
可以讨论的点很多 比如说科学知识的传播好了 有教育未必有交流 南宋最伟大的两个科学家 一个秦九韶(1208-1261) 一个杨辉(1238-1298) 生存的时代差不多 但他们两个别说见面 大概到死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更正一下 南宋最伟大的两个数学家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4-11 00:43:00
活到1298年 没亡于蒙古人的刀下真幸运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4-04-11 00:52:00
近年其实很时兴大宋乌托邦的文章,也可以说是对一个"文明昌盛"国度心理投射,谁叫现实哪么不文明呐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4-11 01:14:00
这风气不知道是不是袁腾飞带起来的
作者: qlz (())   2014-04-11 01:20:00
物极必反......http://tinyurl.com/lsdndqw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4-04-11 01:33:00
李约瑟是过分夸大 不过像猛火油柜这东西我倒认为很精巧也很实用 确实有一定技术水准存在 也能成功做出来 比起什么火龙出水有点想像的东西好多了http://ppt.cc/3mkL 猛火油柜
作者: ilikebulldog (斗牛犬)   2014-04-11 07:24:00
问一下,每个月XX贯赏金算很多吗?印象皇帝给文官赏钱都是千贯单位,可能要用牛车运。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4-04-11 20:46:00
该文认为热爱科学研究、探索宇宙奥妙、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应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宋代是受到鼓励的。这不同于清末所谓“西学为用”其实所谓医学、算学等自然科学教育,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一脉相承被书院、太学等保留下来,只不过被后人忽略罢了http://g.youth.cn/q/201112/t20111213_1806892.htm
作者: JustinTW (DoW FAN)   2014-04-15 16:37:00
好像说中国古代银元换算过来至少台币3000,多则5000...啊一贯钱又大概就一银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