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ird09 (鸟九)
2015-10-09 22:21:06台湾传统闽式建筑多为砖造,跟福建的原始样式比起来,使用木材的比例更少。请问这是
否与清代的番地政策有关?因为进口木材昂贵,法令又禁止汉人进入山区伐木,遂砖材较
普遍?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5-10-09 23:14:00砖头是做为“压舱”从大陆进口的,台湾出口品中有“樟脑”既然能生产樟脑,理论上砍伐树木并不受影响,我想主要是压舱砖头价格更加便宜,也更符合居住习惯除了建造寺庙,大多民房应该都是以低成本为考量
民房好像还是以"土角厝"为主吧? 砖造屋已经颇高档
作者:
ariadne (壞人)
2015-10-10 00:05:00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5-10-10 00:36:00不用到富户就能住砖瓦房,我记得造价也不高,土角屋就地取材,大多还是小乡村共同合作才能建造,而且风化很严重,能够用砖房还是会改建
作者: sophia6607 2015-10-10 09:18:00
台湾台风多,砖房比较稳固?
作者:
mayko (mayko)
2015-10-10 10:41:00土角厝居多吧,会看到砖造居多是因为它们被保留下来.台北市的老家,1F较底层用砖,石,上层与2F用土角.砖石的部份残留着87水灾的水痕.长辈说曾祖盖屋时因较富裕,砖十&石用的比附近人家多,有高一点.附近的87时土角浸水,水退的拉力之下,倒光砖房不会淹水后,水退就倒.土造房会.所以比较稳.
作者:
saram (saram)
2015-10-10 19:41:00木板屋不是早期的,因为要有相当规模的木器加工产才能做木板,早期好木料都来自大陆地区.而红砖在荷据时期就有了,如红毛城的墙堵.后来的清代民间庙宇,就用做基础.但是这些材料制程成本高,要烧窑.运送要牛车,要有道路.一般人民住房是麻竹子,或土角泥加稻草与竹片的.清朝中叶台湾有钱人开始盖四合院,红砖屋才普及.现在许多乡镇还见得到红砖屋,但大多无人住了.
作者:
mecca (咩卡)
2015-10-10 20:17:00也有外壳砖造隔间用麻竹子土角灰泥类
楼主:
bird09 (鸟九)
2015-10-10 22:55:00所以还有跟木材取得不易有关?
我看过用石块充当砖块堆砌的房子 不过罕见跟木材取得不易应该无关 即使土角厝也是用木头梁柱搭建
作者:
mayko (mayko)
2015-10-11 13:25:00长推文果然麻烦.简单来说,土角厝大概八七水灾就倒差不多了
作者:
saram (saram)
2015-10-11 19:46:00木材若指高级木料恐怕都在高山上,当时无开采条件.清初时期还是取自福建地区较多.但阿里山铁路开通后就不缺红木了.但木工还常聘自闽南.而台湾潮湿高温多蛀虫,木料必须经防蛀处理(浸某种油,有强烈味),这都要到近代才有的.
作者:
saram (saram)
2015-10-11 19:53:00但红砖屋用木料较少,日式平房则是重点.但终究不敌本土气候,最后红砖红瓦屋胜出.是的,桐油.内行.
作者:
lpb (Θ_Θ)
2015-10-11 19:56:00我祖父房子就是土角厝,后来实在太旧了,大概20年前拆了。
作者:
saram (saram)
2015-10-11 19:57:00说到建材,台湾红砖品质一流,请看晚清留下至今的遗迹就佩服.但如今见材行卖的全是烂货.用了就后悔.
我父亲的同学家里是烧砖的 战后曾用红桧来烧砖XD现在想想实在很怀疑当年政府是用多轻率的态度再砍伐林木在
以前阿公家也是土角厝,还用木材增建2楼在外加铁皮三楼,历经921没倒算蛮意外的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5-10-11 23:20:00去登山时,在一些古道都还可见到土角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