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hgt:就是有人看个皮毛,然后就脑补建文帝很暗黑,接着粉丝团高潮 07/18 14:28
→ hgt:这SOP我都会背了 07/18 14:29
或许鄙人真的只懂点皮毛,还望hgt大大多多指教,以下是鄙人观点。
建文帝真的很暗黑阿,这里的暗黑是相对于中央军而言,他真的是一位暗
黑统帅,不然谁可以解释正常情况下,战术跟战略要怎么应用?要怎么打?燕
军才会赢?
历史上实力悬殊而逆转胜的名例应该就是北朝的周齐之战,西魏宇文泰不
断的用战术削弱高欢为首的东魏-北齐,但整体而言直到西魏北周集团趁乱攻下
南朝的益州时,综合国力仍然不及东魏北齐,这是因为东魏北齐占有当时的精华
区。不过为什么后来北齐会完蛋呢?因为北齐的皇帝是一般而言都是疯子跟变态
,在疯子高家皇帝的不断助攻之下,北周终于灭亡北齐,就算如此,整个过程也
不是很轻松。总体而言西魏北周集团消灭东魏北齐集团的过程花了三十年以上的
时间,而且一开始担心被灭团的是西魏北周集团。
所以靖难时燕军会赢理论上是非正常情况,相对于汉朝的七国之乱与晋朝
的八王之乱,甚至北朝齐周之战,明朝的靖难起步可是天差地远。首先汉初的藩
王是实打实的王,动则连城数十,手握王国所有权力,你把汉初的王看成春秋战
国的诸侯就差不多了。晋朝的八王具则有部分行政权力,且掌握了军权。重点是
!人家汉初七国之乱是七国联合叛乱,并且形势一度危急,中央无法全靠自身力
量平定,这中间梁王刘武死守睢阳城帮中央军争取了许多时间,然而即使这样七
国之乱也不过三月而平。也就是说基本上汉初的七国之乱是七国VS中央+梁国。另
外本来是八国之乱的,因为齐国最后临阵缩掉,所以变成七国。而晋朝八王之乱
更是此起彼伏,接连而来加上贾南风之乱,最后也不过是个同归于尽的场面。
而明初的诸王除了边王,基本上可以辖制的军队并不多,而且没有封地的统
治权,对于边王领兵比较多的形容是关于宁王的,《明史》列传第五,诸王二:
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
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
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
好吧,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是对边王的兵威形容,领兵最多的边王就是八万
左右,而后燕王朱棣举兵叛乱时,唯一有出兵相助的就是这位宁献王,而且这位
宁献王在之前已经被中央政府削减护卫军,而且燕王最后从他手中得到的朵颜三
卫还是半骗半胁弄来的。要不是实在是与中央军实力差太多,这位后来北征到死
在路途的燕王,何必冒险去骗宁王的朵颜三卫?
靖难基本上只有燕王一藩王对抗中央大军,而且不要以为燕国封地很大,事
实上就是北平附近那边而已,跟战国的燕国差地远了。就算燕国跟宁国一样带甲
八万好了,加上朵颜三卫的三千骑兵,八万三,你说中央军会连八万三的兵力都
拿不出手?可以去查史料,中央军一开始出手的兵力数随便都十万以上。
明史卷五,本纪第五(成祖第一):八月,天子以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致
讨。己酉,师至真定,前锋抵雄县。壬子,王夜渡白沟河,围雄,拔其城,屠之
。甲寅,都指挥潘忠、杨松自鄚州来援,伏兵擒之,遂据鄚州,还驻白沟。大将
军部校张保来降,言大将军军三十万,先至者十三万,半营滹沱河南,半营河北。
看吧人家中央一出手就是十三万打八万,最后到李璟隆时更达到五十万。一
样是明史卷五,本纪第五(成祖第一):戊寅,景隆合兵五十万,进营河间。王
语诸将曰:“景隆色厉而中馁,闻我在必不敢遽来,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师。吴
高怯不任战,我至必走,然后还击景隆。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必成擒矣。”丙
戌,燕师援永平。壬辰,吴高闻王至,果走,追击败这。遂北趋大宁。
给你打八折好不好?四十万多吧?这样还打不赢?前篇说了,用防守也要困
死燕军,毕竟全国的物资VS北平+北平附近的物资,应该不用比吧。
可建文帝生生的演出了什么叫做暗黑,什么叫用人不当,什么叫爱好虚名暗
黑到败掉五六十万的军队,被人直取大本营。你说有这样的统帅黑不黑?所以我
说摆晋惠帝上去都会赢,起码只要没有贾南风,人家晋惠帝会乖乖地在皇宫里吃
肉粥,不会乱插手。
还有,关于前几篇回文(统一的南明对满清)有提到北平的称呼,应该是明
初就有北平的称呼了。
一样是明史卷五,本纪第五(成祖第一):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
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
之籓北平。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
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
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再来是明史卷六,本纪第六(成祖第二):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
受朝贺,宴群臣及属国使。乙酉,享太庙。辛卯,大祀天地于南郊。复周王橚、齐
王榑、代王桂、岷王楩旧封。以北平为北京。
之后就是永乐皇帝迁都,改都北京顺天府,不过这边因为明史是清代写的,所
以称呼不知道会不会有误,但清代明史定稿时间是乾隆四年(1739),距离永乐十
八年(1420)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已经有320年的岁月,这中间北京除洪熙年间外一直
是首都,所以鄙人以为应该不会用北平来称呼帝都,所以北平应该确实是明初对于北
京的称呼。
另外鄙人我不想引用论文或现代专书,因为论文作者大多还活着,或者著作面
世未满五十年,怕有版权纠纷或者学术争议,不过明史之类的古书应该就够了。
※ 编辑: KDSKY (111.184.185.123), 07/19/2014 04: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