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抽书]《用创意享受银发人生》老年智慧

楼主: rosebyrne (螺蛳拜恩)   2024-02-17 23:26:18
※《用创意享受银发人生:《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墨瑞教授谈老年智慧》
一、活动办法:
1、抽奖活动页面
https://reurl.cc/G4QAEW
请于本则贴文‘按赞’+‘公开分享’索取。
二、奖品介绍:
j

◆抽奖名额:《用创意享受银发人生》一本(两名)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4/2/27(二)晚上12:00截止
三、阅读笔记:
大一青春正盛时,朋友对我说,她只想活到六十岁,年老又病又苦饱受折磨,不如早点走
了轻松。我听了大为震惊(因为本人希望未来科技进步能活到两百岁灯愣),然当时年方
十八,六十岁对我们而言是很遥远的数字,待做的事太多太多,不及细想,便远远抛到后
头。
如今,我已...步入中年(可恶被迫说实话!!),父母亦逐步迈向老年阶段,当年那
席连对谈都称不上的闲聊,不知为何常浮现心头。我害怕自己年华老去,即便依然美丽(
这句话太多余),更恐惧深爱的父母离去,每每思及便不自觉泪流满面,不敢直面必然会
发生的一切。

《用创意享受银发人生》是本充满智慧与哲理的书,作者墨瑞教授是名作《最后14堂星期
二的课》中重要角色,就是那位在临终前为主角指引人生方向的老教授,他是真实存在的
人物,也是国际知名社会学教授与心理治疗师,毕生奉献给人类社会。
墨瑞教授离世前,不仅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作者米奇‧艾尔邦带来莫大正面影响,
罹患渐冻症的他更写了一份赠与世人的礼物─以自身生命经历教导人们,如何在“变老”
的同时,全面照顾身心、平衡调节情绪,活成更好的自己。这份深锁在书房抽屉的手稿,
现今付梓成书,全名为《用创意享受银发人生:《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墨瑞教授谈老年
智慧》。

包括我在内,社会上大多无意识的避讳、甚至歧视老年,老年被视为一种类似疾病的存在
。伴随老化、身体机能失调,原本意气风发的人,一旦上了年纪,自尊与自信便大受打击
,活力不再,过著缺乏品质的晚年生活,致使脾气益发乖戾,旁人不敢轻易靠近,备觉孤
单寂寞。
然而墨瑞教授认为,六十岁后是我们的“第三人生”,过去大家忙于打拼生活、养儿育女
,上了年纪,生活的重量反而变“轻”了,你不必再接受他人指示、能放下承担许久的责
任,拥有更多年轻时代梦寐以求的空闲时光。(所以年假请放到元宵节好吗?为何等老了
才能悠闲啊!)
在心态上,拥有经过生命淬炼得到之独特见解,更富有同理心,见过形形色色人事物的你
,为何不善用现在的优势,更多元、细腻地应对身心变化,接受人生最后阶段的挑战,把
晚年当成“另一次活出自己的机会”呢?

细读一行行满溢生命力之积极文字,很难想像墨瑞教授正承受病痛折磨,然其不以为苦。
受过长年心理学训练的他,深知个人心理状态与价值不受年龄影响,老化带来的特有限制
是过去理所当然的事,变得不再理所当然。可是书中的实用心理学技巧,能让你从绝望中
发掘希望,赋予转化情绪及掌控身心的能力。
譬如第四章提到“觉知内外的方法”,除了让当事人明察外在情况,“往内看”含括对自
身所处境况的反应与内心状态,一步步引导想法、感受及身体知觉趋向稳定。将原本觉得
筋疲力尽之空虚生活,变得美好具有意义,想继续蜕变成长、期待新的人际关系,乐于拓
展不同兴趣并享受其中~
究于每个人的身体和经济状况不同,你不必处在绝佳状态,即便有生理障碍,总有方法能
从生活中得到满足。回到文章开头,对于人们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恐惧,如面对亲友死亡
、即将死亡、生病失能、害怕不再是过去的“自我”,以及被拒绝或抛弃等晚年议题,书
中均有深刻见解。
假如你即将迈入第三人生,本书能提供你全面性的自我评估与关照;如果你还年轻(拨刘
海~),可深入理解长辈的生、心理状况,协助他们妥善照顾身心,并提前认识老后的自
己,为未来做准备。希望并祝福大家如书中所言:“试着成为最好的自己,好好的老去,
与我们面对的议题达成和解,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