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tkite (ctkite)》之铭言:
: 小时候三餐都是在家吃
: 有时候都很早起,早起到可能爸爸妈妈都还没起床
: 早起的时候肚子都很饿,
: 就都会自己去添一碗饭,然后加个两三匙酱油,在倒点白开水
: 搅一搅,拌一拌,当做早餐吃
: 小时候肚子饿时吃觉得好美味
: 现在长大了,觉得是一种很美好的回忆。
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家里没大人在顾
我也吃过酱油拌饭
小时候没手机,没办法拍摄。
只好我现在从google去抓很类似的图片。
白饭不要装太满,或者你用大碗公来装,
为什么呢,因为让你搅拌用的。
装好之后把酱油倒一点进去饭里面,不要太多,不然会太咸。
然后用筷子旋转白饭,使酱油平均分散,整碗饭变成淡淡的棕色。
是很好吃没错。 原po说有加白开水,是可以啦但是会变成黏黏湿湿饭。
如果要颗粒分明的话,加一点沙拉油,一点点不要太多,但不要加白开水。
用筷子旋转搅拌直到均匀为止。
我以前看港片五亿探长雷洛(吕乐)的一个民间的手下,猪油仔,
戏里面说他吃猪油拌饭长大的。
我也觉得有可能,香港以前有一段时间是有比较克俭一点,那时候的经济状况。
猪油可以大量提炼,一只猪比较昂贵的肉的部分都拿去市场了,包含猪肝猪肠猪心等。
猪油则量多,一只猪煮汤或者是加热滴油,可以集合一桶子,至于多大桶子我不知道。
浓稠的猪油在冬天会结成好像果冻那样,有弹性而有点固态,软软的。
除非是大陆东北那种零下几度的环境,才会变成硬块。
小时候我吃过这种猪油冻,软软嫩嫩真好吃。
一整锅卤好的猪肉,尤其冬天,不用放冰箱,整锅变成软软的果冻。
就用汤匙舀来吃,如果是液态的话可以用喝的,但好像有点咸?
搅拌一下在饭里面,超好吃的。
听老人家说,古代的猪油在夏天不好保存,以前没冰箱,只好灌盐进去,
变成咸猪油,它不会那么快就腐坏。所以一点点猪油就可以直接伴好大一碗饭吃。
我看过一部老片子,在说对岸在劳动改造时期的纪录片子,
厨房会分配猪油,用勺子舀起来到每个人的白饭里面。
但是油会附着勺子些许,不多就是了。好心的厨房就问那取餐人:
“这还有点油,要不就刮一刮呗?”
然后取餐人用一根汤匙使劲的刮勺子或锅底的附着余油,就足够配饭。
在职场上,笑称对方的辖区有很多好处可以拿,不管是零散的或是大额的,
便以“油水”称之。 你那个区,油水特别多,又称“捞油水”。
猪油仔刚好就是吃猪油拌饭长大的,他去帮雷(吕)探长“收租”真是名符其实。
说是收租,实是收贿。
话说这“猪油拌饭”也算是古今经典名食之一吧。
我曾经在外面小吃菜单上看过猪油拌饭,真的有这道菜。
酱油拌饭我就不知道了,算不算经典美食?但我自己拌过。
我跟你说哦,不要加水,要加一点点沙拉油。均匀搅拌,使之晶莹剔透,
又能平均附着酱油,便成了整碗淡褐色。
但是不要常常这么作,我总觉得酱油盐分过高了。偶一为之倒是可以。
https://i.imgur.com/8qI4HP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