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rancej (~~~~)
2022-10-22 09:08:29※ 引述《zzahoward (Cheshire Cat)》之铭言:
: 其实实际上就是
: 但到了BEV,事情变得非常单纯,内燃机这种东西除了内部调教
: 各种外在环境变量也一堆,光是温度和气候、空气密度、燃油.....等
: 就可以让内燃机表现天差地远
: 但BEV在动力系统最大的顾虑大概就是电池温度?
: 光是这个面向就可以让新进者有更少的门槛
: 更别提Tesla带起把整个电池组结合底盘设计以后
大家都忽略了锂电池电动车一个很高的门槛是电池产能
特斯拉在电池生产上布局得早 加上美国世界霸权 整个电池从原料到组装工厂的规模
很难被后进厂商撼动
诚如大家所讲的 电池技术也不过就那样 。 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就是你很难靠重大技术
突破,挑战特斯拉电池产业链霸主地位
所以...搞不好年底+明年第一季,直接就5000台Model Y登台了
至于其他品牌的电动车加起来有没有500台能进来台湾 都还是个问号
电动车只做1台很简单 但要做1000台 10000台 100000台 难度是指数增长
纵使等到妳们这些后进厂商想通了,彼此合纵连横搞定电池产能问题
特斯拉还另一个绝招是软件 软件美国太强了 世界上完全没有对手
未来电动车要有第二名或第三名 恐怕也只会是Apple Car, Android Car...
(大陆市场够大 可以自己玩自己的 正好美国也不想跟大陆玩 上面讲的是民主世界的
车市未来发展)
※ 编辑: francej (36.230.135.184 台湾), 10/22/2022 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