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鸿海电动车 高雄客运采用

楼主: chandler0227 (钱德勒)   2021-07-08 12:20:44
巴士常采用全承载式骨架(特别是低底盘公共汽车)
https://i.imgur.com/UNZ9XMw.jpg
底盘和车身都是由矩形钢管拼接,没有独立底盘大梁结构
好处是尺寸调整弹性(好制造)
缺点是整体刚性差容易扭
底盘来源:
1. Volvo、Scania、DAF、IVECO
2. 巴士厂商设计或委外设计(ex:厦门金龙)
再委托江申集团制造底盘,钢材来源是中钢
所以就算底盘也不见得是买的,至少在巴士部分是这样
真正不能国产的是前后车桥
以台湾常见的12米(甲级)低底盘公共汽车为例
1. 国外引进:北京福田、厦门金龙、河南郑州宇通、韩国大宇
2. 国内制造:成运、华德等
几乎清一色都是用ZF RL85 + AV132
非独立式前车桥:RL85A
https://i.imgur.com/uVNBlYx.jpg
低底盘专用后车桥:AV132
https://i.imgur.com/welaUjm.jpg
游览车的话就有可能采用独立前悬吊
https://i.imgur.com/aNFwjGV.jpg
推 daviddogtw : 好过买中国制拼装车07/07 14:32
推 wang960615 : 中国制的都是流水线生产 拼装?07/07 14:42
推 ludwig0201 : 台湾巴士厂才全是拼装,事实无不敬之意07/07 15:01
推 relaxcloud : 本来就拼装啊,买中/韩的烂底盘回来拼装,就是一个07/07 15:17
→ relaxcloud : 装了轮子跟引擎的铁皮屋07/07 15:17
→ sheng612 : 台湾都拼装车 买底盘而已07/07 15:29
→ sheng612 : 政府愿意加强安全及环保法规的话 大有可为07/07 15:29
→ focusd : 大陆巴士寿命真的短07/07 17:33
→ focusd : 北欣欣中全航的第一年ok,第三年开始抖动。五年开始07/07 17:35
→ focusd : 噪音超大。港仔的英制双层可是能用18年07/07 17:36
回复一下推文
中国的大客车经过近年的经验和技术累积,已经有外销欧洲的实绩
电动巴士这块也以中国最积极推动
巴士整车厂像是宇通、金龙、比亚迪都有生产电巴,年产量甚至可超过万辆
在关键组件像是车桥,也有汉德、东风DANA、精益达(宇通子集团)
反观国内目前的巴士整车制造厂规模不大,年产量也不高
打造过程偏向传统手工打造
所以鸿华要跳进来开发绝对是乐观其成
由于巴士的相关规范,比乘用车还阳春满多的
巴士车体开发注重的是耐久可靠度
国内目前由ARTC执行巴士整车认证需要的"加速耐久试验"
但更好的方式是在巴士厂开发初期导入相关评估耐久的流程
提升开发车体或三电技术才是真正该做的
而非用"国产"的限制条件却沦为闭门造车,毕竟国内巴士市场也不大嘛
→ sheng612 : 台湾都拼装车 买底盘而已 07/07 15:29
→ sheng612 : 政府愿意加强安全及环保法规的话 大有可为 07/07 15:29
巴士最重要的安全指标就是翻覆测试
台湾的规范是"550大客车车身结构强度"
比照ECE R66
1. 整车翻覆测试
2. 车身段翻覆测试 + 计算
3. 车身段拟静态挤压 + 计算
4. 整车拟静态挤压电脑分析 (骨架接头挤压测试)
5. 整车翻覆电脑模拟分析 (骨架接头挤压测试)
厂商一定是挑5,毕竟打好车体拿去实际翻覆成本要百万,厂商哪肯
但模拟分析的正确性嘛.....总之在执行上还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就是了
另外听说台湾的巴士煞车力法规是国外宽松
左右轮煞车力差异<30%即可,中国要求是10%以内(不确定)
作者: chingyun8245 (hjuio)   2021-07-08 18:22:00
改掉车龄限制,用更严格的验车取代吧。中国有疑虑,就鼓励买欧美进口整车啊相信有规模的游览车公司是愿意购买成本较高的车子的,就像目前购买相较高价的欧系底盘业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