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想转职吗?《文艺少女的硅谷进击》带给

楼主: leo7283 (时代广场)   2024-01-21 10:00:42
【书名】:文艺少女的硅谷进击
【作者】:王文珮(Vanessa Wang)
【译者】:
【出版】:时报出版
—————————————————————
排版优化原文
vocus|https://vocus.cc/article/65a26340fd89780001d2b314
Readmoo AP|https://moo.im/a/nACLNT
这是一本关于“转变”的人物志。
《文艺少女的硅谷进击》的篇章安排采倒叙方式,纪录了作者 Vanessa 经历“工作跑道
、生活环境、升学科系”的三次人生转折,我想把心得着墨在第一个模块上。
■ 当总有一天变成了今天
书里第一章,描述 Vanessa 当了妈妈以后,靠着自学,由生产线技术写作员转职成软件
工程师的故事。育婴假五个月后重回职场,白天上班对 Vanessa 来说反而是一种“休息
”,暂时夺回了时间的自主性,她很珍惜;也意识到自己对职涯的迷惘不能再拖延下去,
因为孩子的诞生将“总有一天”变成了“今天”,所有的借口烟消云散。
这段令我想起 帕金森定律 指出“工作总会填满所有可用的完成时间”。当我们接获一个
任务时,往往会思考有多少可用时间来完成任务,而不是我们实际需要多少时间;但如果
意识到时间很有限,就会使人更专注于自己的渴求。
 
■ 嘿!可不可以跟你聊聊
虽然 Vanessa 下定决心要转职是在成为母亲后,不过早前就有做一些软性的准备。她成
立了一个职涯辅导互助的社团,在这里认识并(电子邮件)主动邀请一位来自法国的专案
管理经理 Celine 成为她的职涯 mentor,也是协助她找到接下来要做什么的贵人。
我联想到《普通人的财富自由之道》的作者约翰也是靠着(电子邮件)主动出击,“你完
美的导师应该要是你想在一年后成为的人”,找到了他的创业 mentor;这是一种开放性
“嘿!可不可以跟你聊聊”的 Networking 文化 [1],况且“写几封电邮,传几封讯息”
没有什么成本——最坏的情况就只是没回应,却可能产生非对称性回报。
 
■ 人人皆是脆弱而不完美
Vanessa 期望自己能担任“解决眼前问题”的职位,所以 Celine 问他想不想转职当工程
师,不过工程师有很多种类型,Vanessa 秉持着“唯有实际做做看才知道喜不喜欢”的想
法,以“学徒”的身份,在不耽误自己/他人工作的前提下,跟在小组其他(不同类型)
工程师身边观摩学习。
最令我感到钦佩的是 Vanessa 抛开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面子问题,她不会畏惧别人
笑他怎么还做跟学生一样的事情(从零开始学基础)。她的心理建设是“接受自己能在他
人面前挣扎、跌倒,因为人人皆是脆弱而不完美”;后来的事实证明,根本就没有人笑她
,大家尊敬这种敞开心怀,赤裸裸的虚心求教精神,反而跟办公室许多人的关系拉近了。
这个桥段,也呼应了我在《大人的11堂写作课》所看到的,凡事第一步,就是从心底接受
暂时做得差这个事实,然后尽早开始练习,这样才能尽快改变“做得差”这个现实;不用
怕被笑,因为大家都很忙,没时间笑你。另外,别人看到你做得好时,可能会挑毛病,但
别人看到你做得差时,反而会鼓励你——这是心理学。
■ 尾声:撬开“人生重新开机”心田
总结一下我从《文艺少女的硅谷进击》“工作跑道”篇章得到的三个启发:
1. 只剩今天:不要再“总有一天”了,必须意识到只剩下“今天”,让危机感督促自己重新
定义自我。
2. 嘿来聊聊:屏除闷著头自己干的闭门造车心态。走出去主动做一些“嘿!可不可以跟你聊
聊”的 small talk,低成本却可能带来高回报。
3. 学徒心态:凡事第一步,就是抛开心魔,打从心底接受暂时“做得差”这个事实,我就一
个赤裸裸的学徒来着。
这本书带给我勇气,撬开了许多人埋藏在心中想要“人生重新开机”的一块心田。尽管受
制于现实和其他身份的束缚,但我们可以先做一些软性的准备,播下转变的种子。
[1] 硅谷之旅(2):人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作者: howard521118   2024-01-22 16:07:00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24-01-22 21:03:00
作者: a0132891   2024-01-23 14:24:00
作者: EDGE (選前擾民選後隱形)   2024-01-23 20:31:00
推~。
作者: yaoga9051   2024-01-24 10:4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