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复利笔记术》读后心得和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卡片盒笔记法的数位应用实战指南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zettelkasten-practice/
当今的社会,我们被无穷无尽的资讯环绕着,要如何在这片汪洋当中找到一片适合自己的
陆地,成为了许多人的疑惑。我认为,今天要介绍的这本《知识复利笔记术》就像是一个
指南针,帮助我们在资讯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当我们以为看到了一线曙光
在认识这本书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一段关于“卡片盒笔记法”的小故事。
卡片盒笔记法(zettelkasten)最初是源自于 20 世纪的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鲁曼(
Niklas Luhmann),在他的一生当中,他总共出版了 70 本书和 400 篇论文,探究的主
题横跨了多个跨学科领域:社会学、生物学、数学、电脑科学。而且,这些著作在当代学
术界都占有一席之地。他对知识的广泛兴趣、高产出的能力、源源不绝的洞见,全源自于
他善用了卡片盒笔记法来进行研究和写作。
可惜的是,碍于语言的关系,这套方法仅在德国学术圈内流传,大多数的教学和讨论都是
以德文为主。一直要到了 2017 年,事情开始有了巨大的转变。德国学者申克.艾伦斯(
Sönke Ahrens)率先出版了一本以全英文撰写的《卡片盒笔记》(How to Take Smart
Notes),用一种易于理解、旁征博引的方式,全面性地介绍了卡片盒笔记法这套系统。
突然之间,这本书在网络上引起了爆炸式的讨论,特别是在欧美各大笔记、学习和研究社
群之间,卡片盒笔记成为了一个当红的热门关键字。从这个时候开始,全世界各地的人终
于能够借鉴鲁曼教授的智慧。在我刚读完英文版没多久之后,台湾繁体中文版的《卡片盒
笔记》就在 2022 年正式推出,我也重新阅读了一次繁中版,并且大力推荐给自己的读者
和听众。
注:欢迎参考我写过的另外三篇文章
〈风靡欧美的卡片盒笔记法是什么?12个法则和重点整理〉
https://readingoutpost.com/smart-notes/
〈《卡片盒笔记》我的实践感想与心得、大力推荐的原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mart-notes-foreword/
【实践心得】使用卡片盒笔记法两年后,我的改变和具体收获
https://readingoutpost.com/2-years-of-zettelkasten/
这本书想解决什么问题?
然而,就如同很多读者之后给予我的回馈,《卡片盒笔记》这本书虽然让我们获得很多的
收获,但是,又总有一种“没有搔到痒处”的感觉。这本书提到了很多“使用卡片盒笔记
法可以获得什么好处”,但是却缺乏了实战上面的范例,让读者没办法在读完之后直接跟
著操作。
套用一个由管理思想家赛门.西尼克(Simon Sinek)提出的“黄金圈”理论来说,我们
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知道三件事:“为什么、如何做、做什么”。《卡片盒笔记
》这本书充分地说明了“为什么”要使用卡片盒笔记法,燃起读者的好奇心,驱使人们开
始尝试这套方法。但是在“如何做”和“做什么”的部分只有点到为止,当读者开始提笔
练习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却鲜少能从书中找到直接的答案。
而今天要介绍的这本《知识复利笔记术》,就是直接帮我们解决“如何做”和“做什么”
的疑难杂症。这本书的作者是朱骐,他除了是卡片盒笔记专家之外,也在软件业担任过产
品经理以及技术写手。我当初会认识他,是因为读了他写过的数位笔记工具 Obsidian 的
系列教学文章,然后订阅了他的电子报,后来就开始有比较频繁的交流。他对于卡片盒笔
记法的应用方式,带给我很多启发,我也很开心能受邀为这本书撰写了一篇推荐序。
我认为他写的这本书,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操作模式,使
我们能够跳出传统的学习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对资讯进行吸收、组织和产出。书
中提出的卡片盒笔记系统,结构清晰,易于使用,让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整理自己的知识和
资讯。
1.吸收知识
关于吸收知识,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写卡片”。像是朱骐介绍的写卡片三种方
法,我自己在过去一年多来也经常运用,这些方法同时兼具了实用性和便利性,绝对是不
容错过的章节。透过具体的步骤、范例,你能够学会如何有效吸收知识,并且转化成属于
自己的卡片。
像是他在书中介绍的其中一个写笔记方法“HQ&A”,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深度思考的做笔记
方式,主要针对自己有兴趣、想要深入探讨的主题内容做笔记。而 HQ&A 笔记法的步骤有
三个:
Highlight → 画重点:在阅读或听讲时,用不同颜色的笔或标签来标示出重要的概念、
定义、例子等。
Question → 想问题:对于每个重点,想一个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是
想要测试自己是否理解的地方。如果重点是答案,那问题是什么?
Answer → 写答案:用自己的话再一次回答这个问题,尽量简洁明了,避免抄书本或讲义
上的原文。
这个笔记方法有点像是一种“自问自答”,我们在未来就可以透过“问题”来回想“答案
”。我认为这样做笔记的好处非常多,像是:强化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增加了对
知识点之间关联性的掌握、提高了对知识点适用场景和限制条件的认识、培养了批判性思
考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HQ&A 笔记法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笔记方式之一。
2.组织知识
关于组织知识,书中解决了令最多读者感到困惑的部分:“我该如何整理卡片?”透过暂
存区、资料夹结构、索引编号…等实际的操作展示,我们可以快速学会把写好的卡片“各
就各位”,不再担心将来找不到,或者担心储存卡片的结构太复杂。
像是朱骐在书中就针对最多人困惑的部分“卡片该如何编码?”,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他
会把自己感兴趣的、最大的那些主题的卡片,编码成“1、2、3、4…”这些阿拉伯数字。
像是他举了一个很生活化的例子来说明。你可以把关于水果的主题编码成“1 水果”,你
可以把关于汽车的主题编码成“2 汽车”。
接下来,当你要写一个新的卡片笔记,这则笔记是关于“香蕉”,你就可以延续水果的编
码,将这张卡片编码成“1a 香蕉”。如果你要写的笔记是关于“水果茶”,它跟水果比
较相关,但是跟香蕉无关、也跟汽车无关的话,你就可以把它编码成“1b 水果茶”。以
后的编码,就用数字和英文字交错著编码,比较容易让我们自己辨认。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要写的下一则笔记是关于“公共汽车”的话,那它就跟汽车比较相关,
所以你就接续汽车的编码,把它编成“2a 公共汽车”。透过这样的编码方式,随着你写了越
多的笔记,这些编码就会逐渐成长,变成一串又一串的笔记串行。
每一则笔记的本身纪录了一个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借由编码的方式串连起来,就很像一棵
大树长出了很多的枝枒,结出了很多的果实,最后变成了一颗茂盛的知识大树。所以“组
织知识”这件事情,就很像是一个在“种树”的过程。
|卡片盒笔记法是纪录“想法”与“想法的串行”,而不是“笔记”。
3.产出知识
关于产出知识,书中也展示了时下最流行的“内容地图”(Map of Content)的概念,让
我们秉持着“以终为始”的心态,先想清楚自己想产出什么样的内容,然后再将自己吸收
和组织过的知识,朝向产出的方向更迈进一步。
而所谓的内容地图,就像是一本书籍的“大纲”。当你已经写了一长串的卡片和编码之后
,你就可以把这些卡片重新排列成你心目中的大纲。例如你想要创作一篇关于水果的文章
,你就可以把曾经写过的关于水果的卡片,全部都整理起来。透过内容地图的指引,我们
就可以有效且快速地写出社群媒体贴文、部落格文章、书籍,甚至在未来制作成课程讲义
、演讲文稿…等各种知识类型的产出成品。
妥善运用“内容地图”来编排和导引自己的未来的新卡片时,我们就可以大幅降低写作时
的阻力。如同朱骐在书中所说的:“如何把写作的摩擦力降到最低?困难的不是‘如何写
’,而是‘稳定地知道写什么’。”因为我们可以把内容地图视为一份“草稿”或“文章
的半成品”,新的卡片都可以围绕在这个内容主题上,继续发展出其他相关的想法。
在书中,朱骐总共展示了四种产出知识的实战案例,像是职场上班族如何用卡片笔记制作
一份报告,还有老师如何使用卡片笔记来制作教学讲义,以及学生如何运用卡片笔记来准
备考试,最后是自媒体创作者如何使用卡片笔记来创作内容。
由于每个案例都是一个实际成果的展示,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使用的案例来参
考。
后记:知识复利笔记术适合谁?
无论你是学生、老师、上班族、研究人员,或者是任何需要学习和创新的人,我相信《知
识复利笔记术》都能带给你很大的帮助。你将学会如何在海量的资讯中找到自己的洞见、
如何有效地存储和回顾自己的学习经验、如何将各种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思维
体系。
另外,朱骐在书中也附上了数位笔记软件的操作展示,主要是两个最常见的免费软件
Obsidian 和 Notion。如果你本身是这两套软件的使用者,你就可以观看朱骐的示范影片
,搭配著书中的文字说明,更清楚地理解这整个卡片盒笔记法的操作流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以应对各种挑战。这本书将会是你最
好的伙伴,陪伴你走过这个充满变革的世纪,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更好的思考
者、更好的创新者。我衷心推荐这本书,并期待你在阅读和练习的过程当中得到启发和喜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