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失败者回忆录 读后

楼主: hjoekai (南方的天空)   2023-09-19 10:02:42
https://chokais.blogspot.com/2023/09/blog-post.html
李怡先生是香港知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1936年出生于广州,1948年迁居香港。曾主编
过对华人世界影响深远的<七十年代>、<九十年代>等刊物。少年的李怡经历了抗战及国共
内战,中学阶段就读香港左翼学校,一如那个时代的青年,满怀着对社会主义未来的美丽
憧憬,梦想建立一个平等、正义、没有压迫的新中国,因此年轻时期左倾似乎是很必然的
了。
李怡先生自陈这本回忆录是细说自己“一路走来的失败的人生。”李先生说,他“一生所
主张所推动的事,社会总是向相反趋向发展的,无论是阅读、独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
如是。”他回顾“一生的追求,却是不断的感受理想破灭、价值败坏的悲哀”,这即是他
所指的失败的人生。
“唯有勇气才是永恒”<失败者回忆录>的扉页所印的这行字是全书的宗旨。作者说他不以
有勇气自豪,相反地常以自己缺乏勇气而自责,他说文革之时即已亲身经历了集权的重击
,然而当时却没有勇气挣脱左派的桎梏,无法否定自己,没有勇气检讨自己长期的价值观

一直到一九七九年北京之春破灭才真正脱离左派。李怡身处冷战的前缘─在冷战岁月里
华人世界唯一的自由之岛香港,在此,他见证了两岸政权的更迭巨变,台湾如何从威权逐
步走向民主,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记录了两岸无数的第一手报导。而当东方明珠
由璀璨而渐至蒙尘失色,更在他暮年之时目睹了香港青年对于自由争取的不懈抗争,这使
他悔咎于栖身左翼之时热情宣扬社会主义的错误,而壮年之时已认清共党真相却未及时脱
离左派,这样的悔咎心情是他将自己回忆录书名题为失败者的缘故。
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怀抱憧憬与信仰的不仅是李怡先生及他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这也是无
数代青年曾有过的信仰与憧憬,对于社会主义主张公平理念的推崇与追随。任何一个国家
、社会都会有不平等,穷人与富人的生活形成强烈对比;因此,主张经济平等的社会主义
,对于充满正义感的青年人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社会主义的革命或改革,宛若许你
一个鲜花与蜜的新世界,那像是一个平等没有剥削的乌托邦。而要达到这个乌托邦,必然
得经历一个分配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核心其实就是分配。
为了公平分配的大业能够执行,无论何种类型的社会主义都必定主张政治/政府干预经济
活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最极端的共产主义,它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不再是独立的,而
必须附属于政治之下,所有人必须交出自己的经济自由。这就是共产主义者必须把所有生
产工具收归国有形成国有制原因,因此共产主义治下的国度所有人的劳动所得都将归为集
体所有,然后再由集体来进行分配。
虽说是“集体”,分配的工作终究仍得由少数人来执
行,只要是由人来执行这个工作,就会衍生出特权─政治上的特权,执行分配的那些少数
人就会拥有这项特权。这个政治特权进而可以为自己谋取经济上的利益。证诸实行过共产
主义制度的国家,莫不如此。为了创造经济平等,衍生出了新特权。尤其这种经济平等,
还是均贫式的平等。人们为了实现经济平等,交出自己的经济自由,最后却得到了一个均
贫式的虚伪平等,同时也失去了自由。
而当集体制的共产社会引入了“市场”机制后又会如何呢?在原来没有市场机制的共产社
会中,政治特权只能为自己谋取一定份额的经济利益,例如你可以优先分配到一些稀有财
等等。但是当引入了“市场”机制后,这个政治特权变成了可以出售的“商品”,在中国
改革开放过程里不断出现的“官倒”等现象,利用特权低价买进稀有财再高价出售,即是
这种政治特权的商品化。而“官倒”等不公平现象,最后成为了1989年的六四事件的导火
索。
历史上的社会主义者们相信一个“道德准则”,他们认为目的可以使任何手段成为正确且
合理,因此可以“只问目的,毋论手段”,我们习以为常的伦理道德观,在社会主义的理
想大旗下是皆可抛的,共产主义者们为了达成经济公平这个目的,任何的暴力或暴政都是
被允许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之下最终只会形成极权统治。
上世纪的冷战时代人类进行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社会体制实验,把百余年来的社会
主义思想真正付诸实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场彻底失败的社会工程实验。理想早已
崩毁如云泥。以有形的体制之手进行强制分配只会衍生更多不平等。人类社会由狩猎采集
时期进化到农业时代、乃至工业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依赖的从来不是分配,而是合
作,人类的合作并非由某个团体或个人以强制力执行的,而是亚当斯密所说的“无形的手
”所促成的,所有人依照自己的专长自由选择进行分工,然后进行劳动成果的交换。“分
工”与“交换”就是人类合作的过程。而人类的合作才是推进文明进步的真正动力。我们
根本无须为了虚妄的平等而牺牲了个体自由。
书名:失败者回忆录
作者:李怡
出版社:印刻
作者: psion (psion)   2023-09-19 21:44:00
如果这篇书评不离谱 那这位李先生恐怕还有得"破灭""失望"
作者: benothing (禹枫)   2023-09-19 22:56: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