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读后心得:为什么你不该读新闻?
这是一本会彻底改变你看待新闻识读的书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stop-reading-news/
如果只能给你一个建议,就让你活出更好的人生,我的建议会是:“不要读新闻”。为什
么呢?因为读新闻带给你的坏处,远远大于你以为能够获得的好处。而且这些坏处,恐怕
比你想像的还要严重许多。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是《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原来不读新
闻的人生会更美好。
这本书在说什么?
《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的作者是瑞士作家和企业家鲁尔夫.杜伯里(Rolf Dobelli),
他曾经是“热爱读新闻的重度使用者”,但后来他却发现,过度的吸收新闻对我们的心智
和身体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就像是过度摄取糖分会伤害我们的身体一样。他在这本书
里面主张:过度接收新闻,可能会让我们抓错重点、错估风险,导致我们的思考不够深入
,甚至会损害我们的判断力。
他透过这本书批评了新闻的产生与消费行为,他也提出了如何在充斥着各种资讯的世界中
找到自我,如何在这个和我们大脑原始设计完全相反的世界里,避免陷入资讯超载的困境
。他也鼓励我们要有选择性地消费资讯,尤其是新闻,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清晰
、想法更有价值,进一步做出更聪明的决策。
我认为,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也是一本会彻底改变你看待新闻识读的书。作者用一
种崭新的视角,搭配上许多科学研究的佐证,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的
习惯——看新闻。引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克制新闻消费并不意味着痛苦舍弃
。恰好相反:它意味着丰厚的回馈——你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并拥有一种新视野,得以看
出什么是真正重要、让我们快乐的事物。”
以下分享五个让我大有收获的重点。
1.新闻会妨碍深度阅读和思考能力
作者在书中指出,消费新闻会让我们大脑的物理结构逐渐改变。如果我们喜欢吸收简短跟
破碎的新闻,我们就等于一直在锻炼自己大脑中专职浏览“简短资讯”的区域;然而,专
们用来阅读“长篇文章”和“深刻思考”的神经网络,却会逐渐萎缩。
他观察道:“大部份狂热的新闻消费者,即使他们一度热爱阅读书籍,却都已经没有办法
再去读较长篇的文章或书刊。通常在读了四、五页之后,他们就会开始觉得疲倦,注意力
会逐渐减退,然后变得烦躁不安。这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或者有什么时间压力,而是因
为他们大脑的物理结构改变了。”如果你本身也有这种情形,可以想想看你阅读“短篇资
讯”跟“长篇资讯”的比例,是不是已经完全失衡了?
书中也给出一个很有趣的譬喻。像我们小时候有一种益智游戏,上面有很多有编号的小黑
点,我们要按照编号的顺序把黑点连线起来,才会看到最后的图案,可能是一只小狗,也
可能是一只小猫。而新闻报导就像是那些小黑点,只是这些小黑点旁边没有任何的编号,
而且也不会有人花时间去把它们连线起来。
记得,如果想看到完整的图案,你就需要连线。连线的意思就是:历史的脉络、事件彼此
的相关性、反馈作用、立即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再度引发的后续影响。然而,新闻记者才
不会去管这些,于是:新闻成了“理解世界”的相反词,它们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就只有“
事件”,充满了没有关联性的事件。新闻报导就像是吸引你注意力的小黑点:轶闻趣事、
名人丑闻、灾难画面,还有行车纪录器拍下来的用安全帽互殴的只毛蒜皮的小事。
我记得每年过年回家,总是避免不了会看到有线电视播报的新闻,有好多次看到晚间新闻
的前三条,就会出现翻拍行车纪录器或监视画面的新闻。这种新闻真的“很重要”吗?想
到就觉得非常荒谬。
|我们有权利对事物不发表任何意见,更有权利使我们的灵魂不受骚扰;因为事物本身并
|有迫使我们形成判断的天然能力。
|
|古罗马“哲学家皇帝” Marcus Aurelius
2.大部分的新闻一点都不重要
你可能会觉得,应该还有很多新闻是很重要的吧?全世界各地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如果
我都不知道,那不就变成了一个“无知的人”呢?我很喜欢作者提出了一个思考实验,让
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假设今天,地球的直径变成现在的两倍大,表面积变成了原本的四倍大,地球的人口也变
成了原本的四倍多。然而,这些地表上的城市和景物,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基本上跟我
们现在认识的没什么不一样,就只是一颗比较大的地球。
理论上来说,如果新闻的“重要性”跟新闻的“数量”呈正比的话,新闻报导的数量应该
要变成现在的四倍之多。如果你认为“现在的新闻大多是重要的”,那么在另外一个大四
倍的地球里,你是不是就必须消费多出来四倍的“重要新闻”?
当然,你肯定不会这么做。
在这个假想的世界里,一天的时间还是 24 小时,如果你原本每天只花 90 分钟看新闻就
好,在新的世界你也只会读四分之一的新闻,你会舍弃掉那些“比较不重要的”新闻。回
过头来,既然在这个假想的实验里面,你已经准备好“舍弃”掉一些新闻,那么在我们原
本的世界呢?有没有任何新闻是重要到没有它,你就活不下去的?
事实的真相是,新闻媒体认为重要的事情 = 吸引人的事件;新闻媒体认为重要的事情
≠ 对你重要的事情。
对我们个人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情有哪些?家庭、工作、朋友和个人生活。
对我们最重要的《个人版每日新闻》应该长成什么样?以我自己为例:我伴侣最近买的洗
地机要如何使用、我家人的健康检查报告、翻修网站的构想、对于自己笔记方法的检讨、
下一本新书的主题灵感…等。对我而言很重要的这些事情,跟其他人“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更别提那些被放在全球新闻菜单上面的事件。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以为世界新闻就是关系重大的事情,这是一种大大的误解。
3.新闻让我们觉得自己变得渺小
人们对于“阶级地位”很敏感,因为在许多动物的社会——特别是人类的社会里,阶级地
位是取得资源的保证。我们会想要争取更好的职位、更好的官阶、更响亮的头衔,甚至在
运动的场合、街坊邻居之间、在儿童游乐场上,人们都离不开阶级的划分。
我们光是让自己在生活当中变得更好、透过努力获得更好的阶级地位,就已经自顾无暇,
而新闻报导更加剧了这个压力。因为新闻会不成比例地报导:“年度经理人”、“年度运
动员”、“年度艺术家”、“年度最年轻创业家”。当我们天天看到这种新闻,可能就会
在自己内心 OS:“他高中的时候就这么厉害,那我 18 岁的时候在干嘛啊?”或是“我
都已经 30 岁了,怎么跟他比起来还一事无成?”
消费新闻让我们把潜在竞争者范围扩大为整个世界,我们让自己去和与自己无关、真的半
点关系都没有的人相提并论。结果是我们看轻了自己,变得比真实的自己更为渺小。我们
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垂头丧气,光是眼前的生活就已经够艰难了,新闻媒体还让我们的日
子变得更难过(那种隐形的比较是一直在渗透进我们脑中的)。
我自己就有深刻的感受,因为我有用子弹笔记做日记的习惯,我发现,自己心情最糟糕的
那些日子,就是当我不小心看了很多新闻,或者是在社群媒体上看到其他人风光亮丽的表
现的时候。虽然政治正确的小天使会告诉我要祝福别人,可是,我还是会下意识地想跟别
人比较,别人比较年轻就成功了、别人的贴文比较多人按赞、别人赚的钱比我多。
我们很难违反动物本能,那种自然而然会感受到的社会阶级地位的差异。但是当我们不需
要在意那些比较,不被那些新闻打扰,我们反而可以更专注在自己手边的事情,做好自己
能够做好的成果。不看新闻,心情会平稳许多,表现自然而然也会更好。
4.新闻是在糟糕环境被制造出来的
优秀的记者会花很多时间撰写一篇深度报导,但是更多的记者碍于新闻产业的速食文化所
趋,只是到处撷取公关稿,然后用别人的文章拼凑而成,顶多补充一些在网络上和某处爬
到的资料(例如:某某乡民说…)。
新闻记者大多数缺乏所谓的“切肤之痛”(skin in the game),也就是说他们不必为了
自己的表现承受任何风险。记者可能撰写了一篇狗屁报导,却不用为这个报导负起任何责
任。想想看,你会记得上次看到一篇狗屁报导的记者名字是什么吗?就算你记得,过了半
年你还记得住那么多人的名字吗?就算你真的记得了,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作者也指出这种现象不能直接怪罪记者个人身上,而是整个新闻产业的发展趋势,
迫使他们只能这么做。根据 2015 年美国求职网站 CareerCast 对 200 多种职业做的调
查,以工作环境、压力、薪资和未来展望…等综合评鉴标准,排名最后一名的就是新闻记
者1。
我也抛出一个问题给你想想看:“你能够期待在这种环境工作的人,产出多么有品质的东
西?”道理很简单,从糟糕的环境制造出来的东西,就只会是品质很糟糕的东西。因此,
作者给我们的建议,就是不要去淌这个混水,不要消费这种新闻;而他给新闻记者的建议
就是,应该尽快告别新闻记者这份工作。
在书中,作者也批评新闻产业其实是一种“娱乐产业”,它的商业模式就是透过免费和吸
睛的图文夺取注意力,再转换成为获利。而身为读者的我们要非常小心,我认为免费且普
遍的资讯是为了供应者存在,而不是为了接受者。频繁地浏览新闻(特别是短篇、耸动的
)对大脑是只有害处、没有好处的。
5.新闻会让我们对同理心产生错觉
在写这本书之前,作者已经发表过一篇类似主题的文章〈新闻对你有害〉。
当时的他,收到了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像是:“不看新闻的话,你就不知道世上穷
困的人的痛苦,无法对战争和暴行表达关切。”作者的看法是,我们根本不需要透过看新
闻来“表达关切”,因为在别的国家和星球也发生了很多比这件事情还严重的暴行,我们
是不是都要表达关切?而这个界限到底在哪里?
他认为:“‘透过收看新闻来表达关切’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不仅无济于事,而
且根本令人反感。”他主张我们应该奉献出来的东西是“金钱”,不是注意力、不是劳力
、不是祈祷,而是金钱。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关注新闻的“注意力”不会帮到那些灾民,而是帮新闻平台多
赚一点广告费而已。你的“劳力”是最没效率的协助,不要亲自跑去救灾,而是把钱捐给
专业的救灾团体,让他们采取最有效率的行动。你的“祈祷”,也不会有什么实质帮助,
除了让你自己心情好一点而已。
你可能还会怀疑,如果不看新闻,我怎么知道哪里发生灾难,我怎么知道要捐钱给谁呢?
记得回头过来想想,新闻会报导什么事件?当然是“最新”发生的、有“最精采”画面的
、能讲出一段“耸动”的故事的。相反地,那些专业的援助团体,像是红十字会或无国界
医生,他们会不会比新闻媒体“更清楚”哪里要投入更多的救灾资源呢?肯定会。因为,
他们并不是以“吸睛程度”来判断要如何救灾,而是以“重要程度”来判断如何分配救灾
资源。他们才是真正知道哪需要最迫切的协助。
作者给出一个实际的建议,就是把你每年消费新闻的那些无意义的时间给“收回来”,投
资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创造更好的收入,然后把这些钱捐赠给那些专业援助团体,让专业
的人做他们最专业的事情,这才是实质有意义的“表达关切”。
结论就是,你的人道精神并不是依据你消费了多少则新闻而定,也不是你看新闻的当下感
受到多少的同情心。事实的真相是:“即使你完全不看新闻,世界的苦难也不会减少。”
反直觉的道理是:“你看愈少这方面的新闻,你的金钱就愈能够锁定真正有意义的援助行
动。”不读新闻,你反而更有可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后记:不读新闻的人生更美好
《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这本书有点像是一记当头棒喝,他让我们知道“没有新闻”的生
活,并不会让你变成一个无聊的人。正好相反,它会让你更讨人喜欢。下一次你跟朋友聚
会的时候,试着问他们:“这个星期有哪些重要的头条新闻呢?”你会看到大多数的人有
多爱跟你做全盘报告。他们还会因此喜欢你,因为你替他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分享
他们自己浩瀚无边但毫无用处的新闻知识。你只要投以听得入迷的眼光,继续看他们表演
就可以。
其实这本书我在两年前就已经买了,当时我只读了一点点就决定不再看新闻。加上我当时
也戒断了社群媒体的使用,整个人真的是感到焕然一新。我不看的是那种每日新闻、那种
小打小闹,但我偶尔还是会看像是《华尔街日报》的长篇数千字以上的深度报导。我也渐
渐发现,自己投入书籍的怀抱之后,看长篇的文章和书籍,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不会觉得
很辛苦。
更重要的是:我好像没有错过任何重要的事。就像作者所说,如果有一件事情真的很重要
,你会来得及知道的——从专业报导,从你的朋友、你的家人,或任何一个跟你聊过天的
人那里得知。你跟你的朋友碰面的时候,就问问看他们:“最近世界上有没有发生什么重
要的事情?”以这种方式作为聊天的开场白是最棒的了,但是你听到的答案通常会是:“
其实并没有。”
最后,如果有一个活动,它会让你越来越缺乏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它会让你觉得自己
很渺小、它会让你接收到在糟糕环境工作的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它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很有
同理心,你还会选择去做这个活动吗?
|没有任何新闻是重要到没有它你就活不下去的。一本好书对你的生活与幸福的价值,千
|倍于不计其数的新闻。
p.s. 如果你有余裕,你可以去 Google 搜寻“读新闻的好处”,你会发现那些论点当中
的矛盾。你可能也会发现,要达成那些好处,远远有比读新闻还好出百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