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西蒙.波娃《论老年》

楼主: manic7058463 (MaNiC7058463)   2023-05-18 17:31:18
论老年
作者: Simone de Beauvoir(西蒙.波娃) ;译者: 邱瑞銮
网页好读版:https://link.medium.com/eG1J85RITzb
“为什么会老?老了什么都不能做…。”
近来,某位认识的长辈在一次轻忽中受了点小伤,一时间需要麻烦家中晚辈照顾自己
日常的生活起居,突如其来的意外也难免多少出现令人不快的摩擦,有一次在双方百般烦
躁下,长辈突然脱口说出上面那一句警惕自己,也警惕他人的埋怨。
话从口出的当下,当然没有人愿意当头接下话语中的责难,如同我自己在阅读西蒙.
波娃在谈到书中对于高龄人士相同的分类时,我也一样不知道要怎么接受自己心中阅读免
不了的失望,难道年老真的是无可避免、令人厌恶的漩涡?
一句长辈无意的唠叨,除了道尽心中面对自身无力的挫折,也点出当中问题并非因为
身旁他人对年纪的冷嘲热讽,更不是自己周遭没有人可以帮一把手。叹气叹的是无法接受
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做不来年轻唾手可得的小事。尤其这些小事总是要一而再的麻烦
身旁周遭的晚辈,连喝一杯水都犹豫再三,怎么可能舍得自己总是使唤别人。
所以在反思台湾社会面向超高龄化今日,往后走在路上,每经过五位行人就有一位是
高龄人士时,我想是时候我们可以想想未来的生活,我们是否能先多做什么准备,特别是
书中一再强调老年人心中的认同与社会的目光,是作为认识老年最好的范本。老,是什么?
年长,在形容人们相貌的同时,也涵盖身体变化的过程;高龄是自己看着自己年龄越
来越大的时候,外人也察觉自己发根渐渐斑白的起迄。
这是西蒙.波娃在书中论述年老的样貌,最为清楚直白的描述,鲜明地点出其实老年
是个自己认识到自己岁数渐增,也是个别人看道自己白发斑白的过程。《论老年》书中透
过阐述外人(社会)是如何看待年长者,与年长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带我们重新认
识我们的社会是如何定义老年这件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又是如何透过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排除这群年龄过大的异类。
但是为什么社会要划分这条制造对立的分界,尤其是又没有谁的身体是不会日渐弱?
为何会有区隔身体状况的分野。特别是身体弱好像又有点没有清楚明白的界线,要说岁数
大于65岁算老?但这个年纪箭步如飞大有人在;拄拐杖、坐轮椅算老?但不便于行却能中
气十足的教训晚辈的新闻也屡见不鲜,那年老与否真的非得成为区分异己如此明确的界线吗?
我想在台湾从高龄化迈入超高龄化的今日,我们是应该再更为严肃正视社会年龄结构
的改变,或许会是个将来长期困扰我们未来二、三十年的难题。特别是当前强调投资自我
、强调心灵成长的社会氛围,是否能打造更为包容年长者脆弱身心的社会,我想这是非常
值得我们去思辨这近在咫尺的未来。
尤其,高龄化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背后所牵涉的意涵,并不仅止于老化这个肉眼可见
的变化而已,老年也涵盖身体从年轻到不年轻的过程。在西蒙.波娃眼里,这项漫长的旅
程也一并包括外界眼光与自我认同的身分转变,老年如同性别,均是交由社会经年累月建
构起的身份位置,这项身份牵涉外在与自我彼此的挣扎,以此竖立我们心中老年的形象,
是更需要我们去接触与认识。
当年长者苦苦挣扎于自身的尊严,身体却无力承担自己虚弱的身躯时,会更加在意外
界评判自己的眼光。或许,我们也该问问我们是否能为年长者多做什么?特别是台湾社会
时常忽略高龄者自身的脆弱,总以为所有人都像青少年一样身强体壮,我们更应该反省自
己这样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是否能有不同的改善机会。
不过我们也要问自己,为什么我们会让年龄与外貌会成为评断一个举动是否合乎道德
的标准?为什么我们会难以接受外观衰老的人渴望权力与性欲,但是却坦然接受外貌年轻
貌美的人做出相同的举止。而另一方却是下流、肮脏、龌龊。
书中论述
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老化是不是生物性衰老的结果,还是说,它其实是老年人的社会所造
成的人为产物。
法国社会学家 ─ Roger Bastide
西蒙.波娃在书中透过叙述社会里晚年人士的受到外界目光与自身心境的纠葛,围绕
出上下两部相互资生的内外结构。《论老年》近乎穷举了各种老年生活可能面对的外界耳
语和自身心态的转折,尤其两者彼此交互订定出的秩序,往往成为我们约定成俗的道德标
准,窄化社会对老年的想像。
书中透过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替我们质问社会,这些对老年刻板印象是凭什么限制
总有一天会迈入晚年的我们?同时,也质疑我们划分晚年的界线。
第一部西蒙.波娃从外而内,检视不同社会文化看到老年的框架,引导着我们去思考
不同传统文化下的脉络,为何对于老年的眼光会如此不同?是因为身体机能上的差异、还
是文化相异的背景,导致社会视老年为异类?
是否是因为生物学、社会文化、历史脉络的差异,让老年人士不得谈论金钱、地位、
政治等等追求权力欲望的事物;也无法试图展露愤怒、恋爱、失望...等情绪;更不用说
追求身体上一点点关于性/繁殖、口欲等等身体机能的渴望,都会被社会贴上贪得无厌、
卑鄙下流的标签。
但是,换个年纪,如果不是老人,这些要求却被视之理所当然。
尽管身体会因年龄渐长活力会有所衰退,但是相同的年纪也会增进待人处事的经验,
但是为什么体力衰弱会为我们穿上新的身份?为什么年纪在某些东方传统能够获得社会的
尊重,但是在部分部落的文化却弃若敝屣?而又是什么型塑我们当前社会的规矩?
第二部,西蒙.波娃分析高龄者对于自身的想像,书中透过与同时代的思想家们老年
生活的对比,绵密的阐述她对于不同老年生活样态的思考,特别是与她终身伴侣沙特的对
话,叙述老年人对于自身的拘束。
这些拘束包括个人看待自己步履蹒跚的身躯,带来各自不同的心态。因为介意身体衰
弱、形象不佳而无法自在的满足自己性欲上的需求,引来乖张离奇的情色笑话与另类眼光。
老年心态上也开始察觉生命时间有限的变化无常,牵挂事务的先后顺序也会逐渐开始
改变。有些人会担忧时日无多倦怠冷漠下来,有些人因为明白生命有限尽可能抓住最后一
丝灵感努力不懈,这些面对生命的态度伴随着老后无常的憧憬,与迈向人生尽头的心境。
特别是年老过于习惯日常的生活,再也提不起对寻常周遭的情绪,开始拒绝平日作息
的变化,对日常生活的琐事感到百般无趣与烦闷,失去活着的活力与意志,让情绪难以稳
定与过度防卫著周遭,拘束著自己,也拘束著社会。
疑问与反思
1. 推荐,附录二,谁来照助老人 ─ Robert. E Berger。
2. 年老,作为一种身份,也是一种状态。但是在台湾,除了敬重,我们是不是时常忽略
人老的差别?特别是公共空间的规划。
3. 我们该如何建立彼此差异的对话?当这些埋怨已经累积到可以成书时,我们的反应可
能已经有点慢了。
4. 借助经验,还是受年龄的倦怠所苦?我想这应该不是二选一的难题,而是我们要尽可
能接受年龄的好坏,以此作规划。但是否能反转,可能不会是要优先处理的事务。
作者: ymj1123 (YMJ)   2023-05-21 17:47:00
作者: ilovemiao (孤独一只猫)   2023-05-22 06:13:00
这本最近买了还没开始看 ><
作者: GameTheory9 (赛局)   2023-05-24 20:12:00
谢谢分享
作者: joepllee   2023-05-28 04:38:00
感谢分享,觉得西蒙波娃活在未来,我们现今社会依然面临“老”的迷思当中
楼主: manic7058463 (MaNiC7058463)   2023-06-04 13:14:00
也幸好有西蒙波娃这些率先打破迷思的前辈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