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者》读后心得:实用性和理论分析兼具的指南
让阅读进阶,接轨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terpreter/
面对这纷乱的时代,我们不只需要阅读,更需要解读的能力。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解答,而
是自己找出答案的方法。这次要分享的这本书,就是在教我们如何成为生活的解读者、工
作的解读者、生命的解读者,最后做为自己的解读者。
这本书在说什么?
《解读者》的作者是黄国珍老师,他在学生时期学的是艺术,进入职场之后做的是设计思
考,帮助企业出解决方案或规划新的产品。在 40 岁之后,因为他很关注青少年的阅读问
题,下定决心离开职场投身教育领域。后来他创办了“品学堂”这个品牌,发行了华语世
界第一本培养“阅读素养”的杂志《阅读理解》。过去十多年来,他在学校和企业举办过
很多关于阅读的讲座和工作坊,一直致力于推广阅读。
他认为“阅读”不是只有阅读纸本书籍而已,而是这个世界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复杂
的文本”。他写这本书,将是希望我们将“阅读的素养”去接轨到“真实的情境和问题”
,培养出感性的体验能力跟理性的思辨能力。能够做这种程度的人,就被称为“解读者”
,也就是这本书的书名。这本书谈的就是成为一个解读者的好处、方法跟步骤。
这本书会教我们如何解读一个现象的形成原因、解读数据的意义、解读行为的暗示、解读
很多个不同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值得一提的是,我很喜欢这本书每个章节的编排方式。因
为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个贯穿章节主旨的人物故事,让我们“先”从故事当中得到启发,然
后“再”透过作者的分析和讲解,让我们理解背后的原理。这是一本读起来很流畅而且让
我收获满满的书。
阅读和解读的差异
这本书让我最好奇的是书名里面的“解读”这两个字。为什么不用最常见的“阅读”这两
个字呢?讲“阅读者”不是比较好懂吗?原来,作者有他的用意。
“阅读”指的是当我们读到一段文字、看到一段影像、听到一段语音的时候,我们大脑处
理讯息、进行理解、产生自己对这段资讯的认知。阅读比较像是“我看懂了”和“我听懂
了”,大部分的人都具备某种程度的阅读能力,只是能力的程度高低不一样而已。可是更
重要的是,阅读之后,然后呢?
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懂了”这个阶段,就太可惜。下一步,我们可以进行“解读”。
“解读”指的是对阅读资讯的进一步“思考”。从字面上来说,解读是对某件事情的“解
释”和“观点”,反映出来的是读者本身的涵养和专业能力。当一个人懂得如何解读,他
会将阅读到的资讯转化成自己思考的养分,并且将自身的经验整理成包含思维与步骤的方
法。透过解读,我们才会明白如何改变、采取行动,以及创造出新的价值。解读是一种成
长和蜕变的过程。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我们读过什么或记得什么,而是我们成为什么。就如同作者所说的:
“阅读者是摄取知识和经验。解读者是将阅读、探究和思考当成一段蜕变生命的道路。”
解读是为了改变生命。
关于解读的故事
在 1997 年,美国的国家铁路客运公司遇到一个问题:高速列车在美国东北大都会的载客
率很低。它们找上了一家全球顶尖的设计公司 IDEO 来改善这个问题,希望能提升乘客的
搭乘意愿。
如果只是用一般“阅读”的角度出发,我们可能只会去观察列车车厢的空间设计,去观察
座椅的舒适度,或者丈量每个座椅之间的距离。直觉上来说,我们希望可以透过阅读去搞
懂一些什么。可是设计公司 IDEO 并没有急着这么做,他们试着“解读”。在他们的经验
当中,所谓的设计思考是以“人”为中心,必须先解读出人们心中真正的问题和阻碍,接
著才是思考解决方法。
IDEO 发了大量的问卷调查,他们从乘客的回馈当中发现,问题不是出在什么列车空间和
服务品质。乘客心中的最大问题是“买票和取票的流程太过繁琐”,导致很多人的搭乘意
愿降低。最后,他们重新设计了一个新的、更好用的购票系统,就达成了提高搭乘意愿的
目标。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停留在阅读的阶段,只是听了表面的需求、看了表面的资讯,就急
著采取行动的话,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接着,我们来看要如何解读。
解读的三个步骤
对于书中的“解读步骤”,我认为浓缩成这三个关键字会更容易记忆,那就是:输入、处
理、输出。我们分别来看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输入”。这个步骤是透过阅读,先看懂资讯,然后撷取讯息。接着从讯息当中
,找出各自独立、而且互有关联的基础。这个阶段需要发挥基本的阅读能力,对一个主题
或问题,透过大量的输入,先形成广泛的理解。
第二步是“处理”。这个步骤讲求的是“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归纳是指透过观察或
经验,将具体的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的原则或结论。例如,观察很多的人类行为之后,归纳
出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普遍定律。演绎是指透过推理和逻辑的规则,从已知的前提去推导
出一定会成立的结论。例如,从“所有人都会死亡”和“小明是人”这两个前提,推导出
“小明将会死亡”这个结论。透过归纳和演绎,我们可以对事情建立深层的解释和理解。
第三步是“输出”。这个步骤是统整个别的解释,建立起完整的结构,以及上下关联的核
心概念。例如,当你想要解读“我该如何沟通,才能说服上级?”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可
能就归纳出当自己老板心情不好的时候,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或者根据以往经验,他比较
容易被数据说服,所以你要尽可能从数据来下手。解读,不是直接抄别人怎么做,而是透
过三个步骤的过程,找出最适合自己处境的答案,找到让自己蜕变的方法。
我认为,解读就是一段“化输入为输出”的过程,是一种找出“个人化”的答案的行为。
解读的能力,就是获得答案的能力。
后记:解读就是创造的过程
《解读者》整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非常杰出,前半段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案例,后半段
则是结合了各种理论,像是“金字塔原理”、“英雄旅程”、“第五项修练”,统整出一
张完整说明解读过程的图片。这张图片就是好酒沉瓮底,加深我们对整本书的认识,更让
我们明白如何应用。
作者说:“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每个人需要的不是解答,而是自己理出答案的修为。解读
者不再是一种身分,而是必要的生存能力与态度。”他认为,一个人由内而外的转化过程
,都是基于解读的能力。解读不只是“理解”的过程,更是“创造”的过程。解读创造出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更赋予万物与自身存在的意义。
虽然我提到解读就像是“找出答案的行为”,但是能够先“问出好问题”也是非常重要。
如果说《解读者》这本书是教我们如何找出个人化的答案,那么另外一本好书《精准提问
》就是教我们怎么问出个人化的好问题。或许这两本书搭配服用,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最后,谈到解读就是创造,当我帮大家解读“解读者”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在创造价值。
单纯阅读这本书不会带来任何价值,但是经过我的解说,就对其他人产生了价值。你呢?
读完这本书,你怎么跟日常生活结合和应用?如何解决自己独特的困惑?这个问题就留给
大家自己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