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人想成能够安装各种软件的机器,而书本(或是接触的资讯本身)
给人带来的作用就是“安装新软件”,
依照这个比喻,比较能够对书籍作出价值判断。
第一类是直接更新作业系统的层级,像是Windows作业系统之类的。
这类软件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业系统一换,简直像是换了灵魂一样。
第二类是杀手级的应用程式,像是浏览器软件、Office、或是手机的导航软件。
这类软件非常重要,对生产力的影响至关紧要,没有的话会对日常与工作造成很大困扰。
第三类是一些小品,例如踩地雷或是贪食蛇之类的东西。
这类软件没有了不会影响些什么,但是会让生活无聊很多。
而无聊是连神都要举手投降。
所以,以下的闲谈是根据“书籍对人的影响程度”进行简单分类
1.能够从人生价值观与态度进行改变的书
这类的书,无论乘载的文字或时代,都算是相当有价值的书籍。
而哪些书有这类效果?
英国人 Dr.Robert B.Downs曾经写过《改变历史的50本书》
,里面就有很多是这种类型的。
例如马基亚维力的《君主论》或是潘恩的《常识》,马克斯的《资本论》
达尔文的《物种源始》、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都是这类。
当然这也包括各种宗教经典,比如《圣经》、《阿含经》
若要找个比喻的话,这类的书就好比是一台处理器连同作业系统都直接重新安装了,
会让整个人的行为举止神情表现得截然不同。
这类书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是是正面或负面,那就不好说。
2.能让人习得一门新技术的书籍
这类的书通常比较指引性质,比如说《鸟哥的Linux私房菜》,
或是黄阿文教练所写的《最新健美运动详解》或是葛拉汉的《智慧型股票投资人》
这类的书很棒,知识丰富连贯且可以让你学到一门完整的新技能。
但问题在于很多读者读完了之后没有动力去实践书上的东西。
很多时候问题是在价值观与人生态度上面,如果本来就是悲观负面消极的人,
买了这类的书也很难发挥作用。
市面上有很多杀手级的应用程式,你知道很好用但是你却总是不懂用,也是类似的原因。
3.能够知道一些有趣的资讯
这类的书,经常是为了趣味而存在。
小说也是提供读者情节和独特的文字来吸引读者,
我不会说这类的书籍无用,事实证明这些书在市场上活得很好。
事实上很多人拿电脑玩小游戏的时间比办公还多。
当然,当你把自己怎么看待阅读的价值排序更动一下,你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要评论价值,先揭露自己的价值观是必须的,
而不分青红皂白的,直接把某些阅读的面相直接打成毫无价值,恐怕就沦于偏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