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我10岁赢得班上辩论比赛第二名的时候,给了我一本书,
是美国人戴尔卡内基所写的: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
父亲告诉我说:
“辩论的益处在于可以把问题厘清,但在生活上,
就算把问题说得再清楚,别人不支持你也是没有效的。”
“重点是要怎样让别人把你当作朋友,而不是胜过对方。”
这本蓝色的小书,几十年来翻阅了无数次,每次总是会让我再有一点新的收获。
经过长年的学校教育,刚出社会时心里想的都是辩赢,
要把事实用绵密详实的资料拿给别人看,在舆论的战场上击败反对者。
但是,击败了之后呢?
旁观者不见得关心或看懂,被击败的人依旧是反方。我方完全没有增加。
我必须很坦率地承认,我自己也会有这个毛病,也就是想在论理上胜过别人。
尤其是在自己所想的与事实相符,证据完备的时候我也不喜欢认输。
不过我的好处是,要是我发现我错误了,认错道歉的速度与诚意也总是令人满意的。
但这样还是不够,我们要做的是把观念送到别人脑子里面,
还要让他以为那是自己想到的,奉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有点像是“全面启动”的那个故事一样,要深入对方的脑子里头,才能奏效。
正面强押对方认输道歉是全然无效的,就算他真的是错误的,也只是让人心生仇恨,
并没有办法让对方变成我方。
羞辱对方不懂历史,没有读书,无知、愚蠢...等等,就算你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站得住脚的,在赛局上你还是错误了,因为朋友并没有增加。
所以卡内基说:“使一个人认为新的意见是他自己想到的。”那才是最有效力的。
我也一直在往这方面进行,所以的“提问”经常多过于“意见”。
而这些提问,重点也不是哪个答案才是绝对正确的,
甚至有很多问题我的心里也没有什么答案,我想要的效果,
只是让这个问题在读者的脑子里面绕一绕。
重点是这个“问题在脑子里面绕”的过程。
目前为止,戴尔卡内基的原则我觉得有几项特别有效的,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
1.自己错了的时候要快速断然地承认
2.认真专心地多聆听别人表达意见
3.真诚地替对方的需求着想
4.让对方认为点子是他自己想到的
5.用问问题来取代直接的要求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卡内基先生所提倡的法则,都是极为有益的,
我一时也记不起那么多,但若要认真地说服别人,
请切记,咄咄逼人的辩论并没有任何益处,而我也还有许多磨练的空间,
要应用这些原则有时甚至有点反人性,但确实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