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人生给的答案1》谈失败和最糟的建议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2-10-04 09:50:57
《人生给的答案1》读后心得:谈失败和最糟的建议
超过 130 位各领域的顶尖人物,给我们过来人的闯关攻略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tribe-of-mentors-1/
你有过这种挣扎吗?该选什么科系?要不要换工作?要跟对方结婚吗?追求安稳还是冒险
?我觉得每当我自己感到迷惘的时候,都想要寻找一盏明灯,希望有厉害的人可以给我指
点,让我不用一个人面对这些人生难题。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是过去两年来,
我放在书桌旁随时拿出来翻阅的解答本。
这本书在说什么?
《人生给的答案》的作者是畅销作家提摩西.费里斯(Timothy Ferriss),他的
Podcast 节目“The Tim Ferriss Show”连续三年蝉联 iTunes 的最佳节目,被媒体称为
“音频界的欧普拉”。他也是我十分欣赏的模范楷模之一,在生活哲学和商业的思考上,
我都从他的身上获得很多的启发。
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他虽然精通五国语言、二十一岁就创业成功、主持全球最火红
的 Podcast 节目,却在 44 岁时失去目标、感到迷惘。为了突破瓶颈,他决定采用
Email 访谈的方式,向全世界厉害的人物寻求建议。他寄信邀请创业家、运动员、作家、
电影人、教育家、科学家,跟他分享他们最深刻的失败、最值得的投资、最荒谬的习惯、
最喜欢的书、听过最糟的建议、最忙的时候如何放松。
我认为这本书的隐藏版全名是《(那些厉害的人的)人生给的答案》,每个名人的回答都
很有意思,有些人的风格强烈,有些人的建议很刺耳。这本书因为篇幅庞大,总共有超
过 130 位各领域的顶尖人物的回答,因此全书分拆成两册《人生给的答案1》和《人生给
的答案2》,这次我想先和大家分享第一本对我最有启发的重点。
最喜欢的失败经验
Tim Ferris 常常问对方一个经典问题:“有没有看起来像是失败的经验,却成为后来成
功的垫脚石?”我超级喜欢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像是畅销作家 Neil Strauss 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最棒的事情是“没有考上新闻系”。因
为他没被录取,所以他才能成为《纽约时报》的记者兼专栏作家。他知道如何透过实务经
验更胜于学术研究,也让他能朝自己的热情前进,而不是遵循常规。他深刻地了解到:
“结果不是真的结果。我们认为的终点往往只是通往下一个地方的岔路口,我们的人生就
是一条无尽往下分岔的路。以宏观的角度看待人生时,我们其实无从得知某个单一成功或
失败,是帮助我们还是伤害我们,所以我现在为自己的努力和目标打分数的方式是:以我
当下的状态与拥有的知识,我有尽力吗?我可以从结果中得到什么,让下次更好?”
顶尖扑克牌选手 Annie Duke 发现打扑克牌让她学到一件事情:输不一定代表失败,赢也
不一定代表成功。因为在扑克牌的牌局当中,经常有输有赢,单纯以结果来看只有输和赢
两种。可是我们有能打的很差,却赢得一局;也有可能打的很好,却还是输掉那局。如果
我们定义失败就是“输牌”,那我们可能为了避免输掉而调整策略,哪怕原本的策略可能
很好。更糟的是,可能侥幸赢了一次,就继续使用原本不好的策略。
我们可以从扑克牌局学到这一课:把成功和失败定义在“是否做出好的决策”。重点在于
过程当中做出的决策是好是坏,面对每一次失败的决策都是学习,当成调整下一次决策的
机会。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决策的品质,就不会被结果的输赢影响情绪,做出更好的决策
,获得更长远的成功。
我自己最喜欢的失败经验
回想起来,我自己也有一个最喜欢的失败经验。那就是我曾经在晋升副理的选拔中,被淘
汰出局。
我在进入公司的第五年,就从最资浅的菜鸟工程师一路晋升,获得管理职副理的选拔门票
。在当时这是一个极快的速度,我必须跟部门里面其他两位资深的学长竞争,是一个“三
取二”的局面。我使尽浑身解数准备简报,花了很多时间排练,表现出一种志在必得的气
势。选拔结果出炉后,我落选了。
我当下感到非常气馁,觉得如果是因为年纪的关系而落马,也未免太不公平。我低潮了一
小段持时间之后就重新振作,表现出一种“即使现在没有获得晋升,我仍然会表现得很好
”的态度。就像是扑克牌局的决策,做出好的决策“持续发挥好表现”,才有可能获得更
长期的成功。隔年,我顺利晋升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个“美好的失败”。倘若当时我真的在第五年的时候就被晋升,很
可能会太志得意满,也会遭受更大的压力和眼光,我可能也不会拥有之后一整年的磨练期
,让我准备得更充分、更值得担任管理职的角色。当我第六年再度参与选拔时,心态反而
更从容,感觉就像水到渠成,一切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
你呢,你最喜欢的失败经验是什么?
在专业领域听过最糟的建议
我在书中划下“最多重点”的就是这个问题:“你在专业领域听过最糟的建议是什么?”
以下我举两个很棒的回答。
投资人 Mike Maples Jr. 认为最糟糕的建议就是告诉别人:“我都是靠这样成功的,所
以就用我的方式来做吧!”他发现最好的建议,往往来自与那些不会试着告诉我们答案的
人。
糟糕的建议来自于那些“只告诉我们答案”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这样成功的,所以我
们应该照着他的方式做。优良的建议来自于那些“不会试着告诉我们答案”的人。他们提
供一些看问题的新角度,让我们自己去找出答案。
给出糟糕建议的人,不过是想重现他们自己过往的荣耀。给出优良建议的人,目的是帮助
别人走出独一无二的路。与其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不如让他们知道可以怎么想。
另外,决策专家 Julia Galef 认为“建议”通常都不够好,因为建议很难一体适用。像
是“勇于冒险”、“不要对自己太严格”、“努力工作”这些建议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
于有些人需要冒更多险,有些人却应该少冒险;有些人需要放松一些,有些人则对自己太
好了。
她认为最有用的建议是“试着改善我们的基本判断力”,如此一来,我们才能够准确察觉
出自己所处的情况、找出可能的选项、做出适当的取舍。好的判断力,可以帮助我们评估
某个建议是否适合自己;而不好的判断力,则无法分辨出建议的好坏。
关于书中提到所有的“最糟糕的建议”,我认为可以收敛成这三个重点:不要尽信大师、
要懂得质疑和提问、记得将自己的情况纳入考量。许多的建议都是根据某一种情境和背景
而给出来的,我们必须先了解背后的情境,然后再思考这项建议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对我很有帮助的建议
因为我之前很喜欢尝试不同的写作框架,阅读的种类也有点杂食,所以我在写读书心得的
时候,其实遇过满多次的“写作瓶颈”。这本书里面刚好访问了很多作家,他们给予的建
议让我深受启发。
像是高人气部落格“Wait But Why”的作者 Tim Urban 给作家的建议。他先讲他认为最
不适合的建议,就是“抓住读者的心”。这种建议会要求我们把读者想像成“钉子”,然
后把自己塑造成完全符合那个钉子的“洞”,将自己变成可以吸引大量读者的样子。
他的建议则完全相反。他认为我们可以寻找身为一个作家最有趣、最令人兴奋、最真实自
然的自己,并朝这个方向努力。因为在网络上,任何人都有机会看到我们的作品,只要一
千个人当中有一个刚好跟我们是契合的钉子和洞,百万人当中就会有一千个人会喜欢我们
的作品。他的建议是“把读者想像成是一群复制的自己”,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因为
我们知道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喜欢的风格。“把重心放在自己内在的作家想写什么,而不
是揣测读者想读什么,最后一定能够创作出最棒、最原创的作品,而那些千中选一、喜爱
你作品的人也会找到你。”
后来我在其他 Podcast 节目听到《致富心态》的作者 Morgan Housel 也曾分享过类似看
法,他的写作的对象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他从来不为觉得自己在为别人写
作,而是只写给自己看。他认为能够引起自己兴趣、自己会喜欢读的东西,也一定会有人
喜欢。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他仍吸引到为数众多的财经读者。
他们的建议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明白“不要刻意去想要为了谁而写”,最重要的就
是为自己而写。当我写自己喜欢读、需要读、想要读的东西时,自然会吸引到志同道合的
读者。我们不需要委屈自己改变成一个不喜欢的样子,而是展现自己喜欢的样子,让喜欢
这样子的人自然向我们靠拢就可以了。
先利己,后利人,这个顺序也适用于写作。
后记:向厉害的人们取经
Tim Ferris 在《人生给的答案》书中提到一个他的感悟,他发现这些最充实又具影响力
的人,都认为他们的人生旅程有 25% 在追寻自我,剩下的 75% 则在创造自我。他引述
了作家尼恩的名言:“生命格局的大小取决于勇气的多寡。”成功取决于愿意跨出舒适圈
的对话与行动。
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带给我力量,让我把他放在手边时常翻阅,是因为书中有很多“跨出
舒适圈的”的真实经验,可以让我知道他们是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不舒适的。此外,我也
认为这两本书的精采,来自于 Tim Ferris 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让这些厉害的人们可以
说出他们自己的洞见。而我们读者是最幸福的,我们就直接向世界上最厉害的这些人们取
经。
诚如畅销作家 Matt Ridley 的建议,我们不需要畏惧任何事情,因为在大多数的工作领
域中,成功的人都没有比我们“更聪明”。世界上并不是充满跟神一样的强者,而是那些
强者掌握到适合自己的能力和习惯而已。这本书让我们可以窥见这些强者,在心态、观念
和思考层面上的细节。
作者: Tangut (七下挡象)   2022-10-05 07:17:00
作者: e20021104 (ying)   2022-10-06 23:58:00
小众市场的概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