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morphology到底有没用之前,你至少要先理解学说,那才能站在最基本的
讨论基础。比如说如果你连Morpheme的概念都没有的话,那你当然看不懂:
friend
friend ly
un griend ly
把三个单字切成这样在干嘛。我们在语言学会特地切成这样是有理由的,
因为人类的语言它自然会有某些模仿形成的规律,而就算是新增的字,它也会倾向
遵守这些规律,于是你才会看到所谓被俗称部首的词素(Morpheme),以及如何把字
切成不同的部首来解析它的可能意思。
这不会和你学了多少语言有关,而是跟你是否有morphology的知识架构有关。
简单来说,我们会把字切成Prefix, Suffix, circumfix等affix是有意义的。
因为这关系到几个应证的规则,比如说 friend +ly会变词性的规则。
加上un会变成反义字的规则,或者chang+able(得)会变成可改变的规则,
这是一种你已经懂英文下,看到英文可以刻意做到的心智文法,
你才可以猜出这个字它原本造出来原本是想要说明什么样的意思,
比如说skatepunk,你就算看不懂这个字,大概也可以从skate + punk来猜测
这东西可能是一种形容把滑板元素纳入的庞克风格。
而cyberpunk则可能是一种含电脑或网络的数位庞克。
Cyberphobia(害怕)则可能是某种害怕电脑或网络的症状。
你记这些字跟字首有没有用?单独记当然没用,因为morpheme只是构成字的最小单位。
但它并不是字本身,然而从记部首的方式有系统地辨识,记住你看到的字有没有用?
它当然有一定的作用,就例如哪天你打字打习惯了,要写"拾"这个字突然忘记怎么写
只要你有部首的概念,你一定会先想到扌这个部首,然后再用类似尝试错误的方式
试着想出或试出你要的字。
但它会不会有误区,当然会有,我们称为Lexical Gap。
意思是理论上可以但是实际上却还没被造出来的字,或者是已经被其他不同来
表示该意义的字已经被造出来了。而你用这套部首记忆法那当然会失效。
比如说上文的Cyberphobia,如果你是1990年讲的那没有外国人听得懂你在讲啥,
那时唯一比较相近的还是精神科疾病的logizomechanophobia。
如果你用1903年的Simp(Simpleton缩写)在2005年来喷某些根本火山孝子的男子,
你可能会被笑在公三小,明明就叫做cuck, "white knight"好吗?
但Simp在2019年开始又被拿来特别指称某些在实况主频道一掷千金斗内,
只求那些女皮vtuber能注意到他们念他们的付费台词,来形容这种数位迷粉。
你可以发现其实深究这些字与字根的历史,探究到底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本身不见得有任何意义,因为在现今可能某群人信手捻来在社群网站讲讲,
它又会突然流行了。这其中完全没有道理,就只是风潮与好玩而已。
你用morpheme来记这些迷因或完全不同理由造出来的字,那当然会有解读上的侷限。
但这代表morphology没那么有用吗?那只是你不会用这工具而已。
如果你有morphology的概念,那用字典或google出你看不懂的字时,
它会是帮助你记忆的一个好工具。
至于个人怎么记他认为的morpheme,与他的命名是否合乎历史脉络,
我认为这完全无关,英文词汇量就是一个结果论的东西,你要在解构上用一些
好记的标签来解释你归类的一些morpheme特征,只要结果有用,
那这套方法对你来说就是有用。就算别人怎么笑这方法超蠢,也不会影响这方法的有用。
我不觉得蠢,那蠢的就是觉得蠢的那个人。
在方法论上不缺乏这种无视方法论而批评的人,对于这种人也就一笑置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