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陈浩基 魔笛:童话推理事件簿 简评(微雷)

楼主: Addidas (天堂 地狱 一线间)   2022-10-04 09:01:28
网页好读版 https://news.readmoo.com/2022/08/02/220802-the-magic-flute/
童话推理事件簿 开辟本革新出路
陈浩基是近十年来华文人气推理小说作家,继《13.67》、《遗忘˙刑警》等好评不断、
屡创佳绩还出售海外影视版权后,此作集结写于前揭作品前的〈杰克魔豆杀人事件〉、〈
蓝胡子的密室〉、把〈哈梅林魔笛儿童诱拐事件〉也收录于本书中。曾经上述短篇投稿台
湾推理作家协会,被已故景翔先生指为疑似翻译文学而不列入决赛评审排除,恐是因为母
语为英文及粤语所致,导致在正体中文遣词用字上有阅读不顺的情况。喜的是完成度之高
有媲美外国文学作品,其开创性不曾被华文圈所洞见;忧的是造成花费心力过关斩将后成
果却抱有遗珠之憾,肇因于见多识广的资深评审反被经验误事,差点葬送掉一个前程似锦
的作家生命。
既然要将童话故事宛如架空世界的设定,用当代的人民生活水准及科技知识解析,着实有
相当的难度,尤其冠上“推理”两字,讲求的是逻辑理性及人本思维,更容易被人放大检
视。论时空背景在中世纪的欧洲,不仅是人生地不熟而已,更有着政治军事、国土异动、
宗教信仰、王族权贵、阶级制度、货币经济、卫生习惯等问题须考究,甚至书中假装为英
国法学博士作家四处游历的爵士贵族主角,还有语言沟通、剑术流派、武打擒拿、艺术文
化、主仆关系等诸多因素是华文圈不曾涉猎也难以想像的,是只能通过史书古籍、经典传
奇等加以还原。要以理服人屏除科幻灵异、危言耸听,不难想像要克服多少障碍才得以付
梓,后记也提到亲自远赴他乡取材查证,并删修多处耗时良久才得以让读者看到手中的心
血。
其实近代欧洲以主仆游历世界,令笔者印象较深刻的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笔下
《环游世界八十天》、《海底两万里》的人物。比起侦探与助手、刑警与法医等如此冷硬
派的设定,更添加了不少神秘冒险的色彩,让读的过程不会过于烧脑、亦不会特别针对杀
人案件或凶手如此执著,重点是放在谜团解释、犯案动机、障眼手法等足以令人慑服的剧
情。第一视角常是担任仆役的角色,一来方便作为旁观者较直觉的将所见所闻描述出来,
也方便加入叙述性诡计、供述性证据;二来偶尔要犯个蠢才有办法推进事件,主角犯错会
相对丧失说服力,故粗鄙的脏活、说溜嘴、掉东西、调虎离山等权宜之计总有人得接刀,
提升了不少沉浸感。剧本描写得计画赶不上变化之功力无疑增加作者的负担,除了要从不
同角度分析现状,评估各方人马利弊得失、轻重缓急、行动变化等,还要让读者掌握事件
的推演情况避免阅读障碍,当你吐槽怪罪书中人物时,即代表作者刻划角色成功,不会有
前后言行不一,或作者保留硬塞凶手等不合理安排。
三篇文章分别取材自英国、法国及德国的民间童话故事。<微雷警告>
〈杰克魔豆杀人事件〉这是篇城府很深,且大幅翻转善恶、黑吃黑的故事。同样有爬豆茎
、拿金鸡、死巨人,不同的是真正的问题是死巨人才开始。原著中描绘巨人吃人且摔死后
杰克与母亲过著幸福的日子,但本篇则是巨人老婆下山告官了,指称杰克不仅是窃贼,还
强盗杀了她老公。究竟是被借刀杀人、还是失手意外?真有自动弹奏的竖琴、下金蛋的母
鸡、一日成长的通天巨豆吗?引起主角兴趣而停留明查暗访,透过抽丝剥茧揪出幕后主使
,完整用16世纪末的法庭审判、对质诘问、设套诱陷,逼迫凶手”们”一一现行,以及多
重计中计的前因后果。动机部分都交代得很明确,且执行层面也合乎情理,虽然有奇幻色
彩的影子难以磨灭,但作者也有针对不合时宜的名词诸如“茶叶”、“顺时针”、“握手
”等在现在看似在司空见惯不过的日常琐事,都有严实留意或替代之,减少被鸡蛋里挑骨
头的机会。而“巨人”常出现在欧洲神话及童话的一隅,就像日本的天狗、中国的龙、台
湾的魔神仔一样,不见得都是善恶分明的角色,作者在取名及形容时,也参考了其他野史
边角料,甚至透过剧中角色捏他或在旁附录注脚,对此有兴趣或略知一二的读者便能知道
作者的用心。
〈蓝胡子的密室〉这是篇感伤哀戚的故事,不禁让笔者想起泰丝˙格里森的《骸骨花园》
,标题虽然耸动颤栗,且开头直接把逃离命案丢上台面,再加上诸多迹象及人物指证历历
,自然会认为蓝胡子是变态的连续杀人犯,这或许就是中世纪的霸凌排挤、栽赃夺权日常
吧。原作直指蓝胡子杀妻及考验妻子是否恪遵美德似乎有点政治正确倾向,但本作很完美
的根据案件解释为何胡子蓝色、仆人鲜少、夫妻不同房、消失的尸体、密室的钥匙、暗夜
的黑影、最终对峙等环节,没有拙劣的角色撒谎或刻意的铺陈拖泥带水,将主角两人化为
原作中解救女士的骑士兄长,最后用同样出自法国《美女与野兽》首尾呼应收笔,不愧于
该届征文首奖作。
〈哈梅林魔笛儿童诱拐事件〉原著有多种诠释,甚至鼠疫的黑死病问题并没有跟吹笛手搭
上边,作者把女巫、糖果屋等概念融入其中,编织出一个更庞大且利害纠葛繁复的故事。
从开篇骑士团的隐喻、与父亲职业牵动的人物关系、接二连三而非集体的孩子失踪、富有
魔法的催眠音律、隐身出现与消失无形,乃至于票据借款等,有如真的置身亲临其中之感
,脑海不经意浮现有中世纪欧洲货币经济学美誉之《狼与辛香料》的场景。有运筹帷幄、
真情流露、义无反顾、表里不一、忘恩负义的角色各个鲜明立体。处处伏笔、通通回收,
借由仲裁谈判而非说教认罪的方式达成共识,颇有亚森.罗苹的作风,是篇赏心悦目的集
大成之作。
作者: qqqlisa (兔子蹦蹦跳跳)   2021-08-05 02:10:00
这本很精采 看了后记更佩服作者取材之用心
作者: cherisheng (cherisheng)   2021-08-05 13:02:00
推!蓝胡子那篇诡计挺妙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22-10-04 10:04:00
童话故事已经是我很喜欢的文学,再加上推理就更棒了!期待有续集。XD
作者: mapabeyb (╮(﹀_﹀")╭)   2022-10-04 13:25:00
不过不太喜欢这种“完美”的侦探也就是每个动作都有伏笔,什么都考虑到了反而让人感觉不真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