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一次读10本书的串联阅读法》:心得笔记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2-07-30 03:09:52
部落格图文心得:
https://maxjamesread.com/read-10-books-at-a-time-with-connected-reading/
你会觉得读书很难?读得慢?好不容易看完却好像吸收不多?没有带来什么改变吗?今天
介绍的《一次读10本书的串联阅读法》,或许可以为你带来一些启发。
作者金炳完的人生经历很奇葩。原是三星研究员的他,因意识到上班人生有如落叶而毅然
辞职(这……),并开始在图书馆展开阅读挑战,花三年读了一万本书。而这本书就是要
推广这个帮他高速博览群书的“串联阅读法”。
这篇心得会先讲解串联阅读法是什么玩意儿,跟传统阅读法相比有什么优点;接着会从我
的角度谈谈这样的阅读法,在操作可能有什么盲点;最后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会怎么运用
串联阅读法。
【什么是串联阅读法】
串联阅读法又名“平台阅读法”。这是作者从网络时代巨头中得到的启发。他认为谷歌、
脸书或是亚马逊等公司,之所以可以成为巨擎,关键就在于它们创建了“平台”。像脸书
本身并不生产内容,却借由庞大用户上传贴文、彼此互动,进而产生极大影响。
作者将这样的观念延伸到阅读。书中提到,知识的拥有与扩张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建
造一个串联知识,进而发想、演化的平台,效果会更巨大。
串联阅读法首要的目标不是辛苦地读完大量书,或拥有丰富知识,而是连结每
本书的内容与知识,透过互动建构平台。
那要怎么打造这样的阅读平台呢?作者提出以下7步骤:
1.决定阅读目标主题
2.一次挑选多本与主题关联度高的书
3.同时快速阅读多本书
4.从书中选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抄下来
5.摘选抄录的构想并将它们分类、串联进而创造新知
6.将新知串成针对主题的平台数据库
7.验证平台是否能解决一开始所设定的主题
串联阅读法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法,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问题导向〕
相较于传统一字不漏,却漫无目的的读书方式,串联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因为先设
定好想探讨或解决的主题,就不会读完却不知道如何应用。
〔二、加速阅读〕
串联法能加快阅读速度。如作者说的,阅读速度其实等同思考速度。许多传统速读法过于
强调眼睛移动速度,却忽略“大脑”才是阅读的关键。读得快但没理解也是白搭。
而串联法因为有明确目标,阅读时要运用大脑思考,不是无脑将文字吸入。就结果来说,
反而能读更快。
阅读的本质不在解码文字,而是大脑的思考。
〔三、串联知识〕
相较于大部分人习惯一本读完再接着下一本读,串联法则借由一次阅读多本书籍,形成一
种“网状阅读”结构。
也就是说,原本散落在不同书上的知识点,透过串联法,便能形成更完整全面的知识网。
零散的知识可借由读者自主的连结,产生整合性的架构。
〔四、创新可能〕
除了统整知识,串联法最大的优势是它能借由这样的整合网络,激发出新的可能。
相较于传统阅读法只能单向习得知识,串联阅读法能双向连结资讯,搭建出能容纳各种知
识平台,再透过这些数据连结互动,“再生”出新的想法、洞见。
创新是将各种元素联在一起,唯有串联不同的事物,尤其是异质性较高的事物
,才会出现创造力。 -贾伯斯
【串联阅读法的盲点?】
看起来很不错对吧?不过我觉得这方式虽然乍看很棒,但实际操作时可能会有一些小问题
。让我们接着探讨这部分。
〔理解问题?〕
首先我有点怀疑串联法的理解效果。虽说作者强调串联时不用太担心理解问题,只要像玩
游戏般自由地连结每本书中的知识,就能发现新想法。但如果连基础内容理解都有问题,
真的能产生洞见吗?
如果是较熟悉的主题,直接串联好几本书或许还可行。但若是离自己很远的陌生领域,直
接找一堆书来读,怎么想都很吃力。比如你想学习理财,但对投资毫无概念,于是你找了
指数化投资、价值投资、技术分析的书籍,全部熔在一起读,怎么想都是灾难吧?
〔读得更多更快?〕
作者号称用这方式三年读书万本。但真的可能读那么快吗?
前面提到阅读速度取决于思考速度。事实上,我在看书时花最多时间的部分,正是停下来
思考,试着去整合、串联与发想的时候。如果要照书中的方式,勾串各书的知识再统整发
想,阅读速度恐怕很难提起来。
老实说,我觉得读一年几本书真的不是太重要。重点是这些内容是否对自己产生影响。如
果读工具书,要思考的应是所学真的有被应用;如果读文学书,在意的应是内容是否有产
生共振。
不过作者其实在书中也多次强调重点是串联,而不是读多少书。或许为了广告,不得不强
调高速阅读,增加吸引力吧。
〔意外知识连结被抹除?〕
最后,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设定主题的阅读法固然很聚焦,但有时候反而会弄巧成
拙,因为许多知识连结往往不在预期的象限内。
像我最近重读到《反脆弱》的脆弱性转移段落时,马上让想到前些日子的Luna事件。许多
币圈的项目方,正是让自己享受上档利益,让韭菜承担下档损失。如果我只针对区块链的
主题找书来看,可能就会错失这样连结的机会。
【我怎么运用串联】
那串联阅读法难道不可行吗?其实我很喜欢创建平台,串联知识的想法。所以在这段落,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会怎么来运用串联法。
〔研究室阅读法〕
这方式是硕班指导教授教我的,姑且命名为研究室法(笑)。研究所做的是半导体封装,
老师对那时甫升硕一的我给出这样的建议:先去读封装领域的经典书和review paper,建
立一个大致完整的概念。接着再阅读大量paper,看看大家都在研究什么。然后想一下有
哪些研究方向可以走。
于是我便先拜读师公杜经宁所写的《Solder Joint Technology》和我教授发表的review
paper。接着再针对其中的子主题(如电迁移)去数据库找大量Paper比较参照。
最后大量阅读Paper的部分其实就是本书说的串联法。所以与串联法的差别,只在研究室
法会先阅读“经典”,对一个领域建立基本概念后再来大量串联。
而这方法也能应用到一般阅读场域。比如想加强投资,可先阅读《漫步华尔街》这样的经
典,理解技术、价值、指数投资,接着便可针对小主题(如价值投资)找相关书籍来串联
阅读。如此便可解决前面提到的理解问题。
书中提到许多阅读高手,如贾伯斯、比尔盖斯都很喜欢读百科全书正是这个道理。借由百
科对一个领域搭建基础钢骨,之后再摄取相关知识就会更得心应手。
〔漫步式阅读法〕
不过老实说,撇除研究所那样高目的性的状况(想毕业……),我通常还是一本一本顺顺
看。而且不大会一直读同主题的书,像随机乱步般,叫它漫步式阅读法好了(硬要取)。
此外,在看书时我会做笔记,除客观重述书中内容,我还会用红字记录主观想法与和知识
串联。
https://imgur.com/jw7Suqe
《品味,从知识开始》笔记
这样的漫步阅读不会侷限在单一领域,可以让串联自然而然地发生,解决错失连结的问题
。像我在写上面研究式法段落时突然想到这方法与《品味从知识开始》的知识累积3步骤
很像,意外又找到很有意思连结。
〔笔记串联法〕
而这本书的平台概念,也让我产生一个串联的新点子。过去我在Evernote中建立许多想法
笔记,但很零散,缺乏系统。于是我照着串联法将这些笔记整理成10来个“主题”。
https://imgur.com/iOIcfql
我的主题总目录笔记
我在这些领域笔记中写下想探讨的目标,并利用Evernote的笔记连结功能,将原本零散的
想法整理下面那样的层状结构。再将自己的想法与过去的笔记、阅读的书籍、文章做整合

https://imgur.com/nQrFWFJ
我的串联笔记架构
如此我便建立书中所谓的平台。之后不管是从网络文章或书中读到什么相关概念,都可以
灵活地扩充到其中。不过目前才刚开始玩,还很不成熟,往后有更多进展再跟大家分享。
前几天看到超级歪分享留学生活文化冲击的影片,其中一点很有意思。他说,亚洲学生可
能读一二十本书,但提炼不出什么非常厉害的问题;但欧美学生可能读了四十页,就可以
问出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点也是我觉得我需要加强的部分,希望透过这样的串联更可
以打开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UYhXkNC59I
【总结】
总结来说串联阅读法就是利用目的性阅读,一次大量从许多同主题书籍取经,并建构好让
知识互动的平台,达到统整,甚至创造新知的效果。
串联网络的想法很好,但我觉得实际操作恐怕不那么容易。因此提出一些自己的方法,算
是野人献曝,大家可以参考参考。如作者说的:
不是说了解串联阅读法,以后就只用这种方式阅读,而是务必以此为基础,创
造自己独特的读法。
书中也分享像是抄写阅读法、编辑工学阅读法、主题阅读法等各种阅读方式。虽说作者的
结论是串联法最好,但我觉得其实这些方法都很不错,大家也都可以参照来玩玩看。
总之,阅读终究要回归自我,不必硬把什么阅读法往身上套。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试误
、成长,相信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
【后记:平台杂想】
我对作者提到“平台指的是能让使用者进入同一空间,针对新的价值问题,创造最佳的解
决方案”这样的概念很有感。
在《部落格100篇特辑》中,我谈到之所以将部落格取名为姆斯的阅读“空间”的原因:
我希望大家可以轻松自在地走入这里,随意晃晃,找个舒适的地方独自品思,或可与我讨
论,或可与他人交流。
我一直期待能透过推广阅读,让更多面向的知识被看见,再透过与读者互动,交流沟通各
种想法,进而创新发想,找到更多可能。读这本书时我突然意识我想打造的空间,就是所
谓的“平台”。
目前来说,不管是部落格、粉专还是IG似乎都还没实现这样的想望。只能说除了持续调整
现有资源外,有机会再尝试看看不同的媒介吧。希望有天能实现我对“空间”的期许。
总之,很谢谢看到这边的你,希望在这空间待得还愉快。也很期待你留言与我交流,增加
平台的多元串联哦。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最适合自己的那条阅读之路,给自己一个大平台吧!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2-07-30 05:52:00
好奇作者所谓“平台”是什么意思。有兴趣,谢谢分享
作者: allnight (欧耐)   2022-07-30 06:36:00
谢谢分享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2-07-29 21:52:00
好奇作者所谓“平台”是什么意思。有兴趣,谢谢分享
作者: allnight (欧耐)   2022-07-29 22:36:00
谢谢分享
作者: Fishappy (Fishappy World)   2022-07-31 07:28:00
thanks!
作者: habodaha (零食)   2022-07-31 13:09:00
谢谢分享
作者: cancellarame (计时之神)   2022-07-31 18:42:00
学生时期的理科 文科 比较有知觉的唸 就是平台阅读无法法 至少在大学前的
作者: hermithsieh (hermit)   2022-07-31 19:12:00
作者: emile1224   2022-07-31 22:35: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